“哪裡有附加條件!我接世伯的風,是我的歡喜;世伯求索有得,是世伯的歡喜。我不過盼着約定和惦記很久的一會,是場喜會。”
“那你不會空盼的。不管其他進退,我一見你們就滿心歡喜了。”
“果真這樣,世伯你以後多請我吃飯吧,還有菁華,還有‘劉師娘’,這是個幸福的秘密,檔期有限,我不告訴别人。”
“幸福的秘密?”
林慕南點頭,解釋說:“既然你一見我們就歡喜,那就多見嘛,歡喜積攢得多了,就是幸福。”
“有道理,受教了。”左宗後露出了笑容,“好了,你們玩吧,我去跟主辦方打個招呼。菁華,下午你抽空來找我一趟。”
“好。”
左宗後和白日晞到達在最早一波之列,離計劃開幕時間還有不短的距離。
随後,趁其他很多專家還在報道,林慕南一行向工作人員提供了卞族社會統一身份代碼,要來權限,先行進館參觀展品。
另一邊,夏青璇對數萬片古牍興奮不已,拿出她的厚塗鴉本匆匆記錄,馮良濟從旁跟她說着相關的學術問題,師生兩代飽滿的熱情是一眼看得出來的。
石琤也似乎對古牍頗感興趣,挨近了參與進馮良濟、夏青璇師生兩人的讨論。
林慕南朝幾個同伴比了手勢緻意,沒打斷他們,自行往裡走着,起先走馬觀花,直到進入997号展廳,目光被一隻小船吸引,停駐下來。
小船旁,有一系列骨頭棒,和大小不一的貝殼。
林慕南試探着用骨頭棒敲擊貝殼,得出的聲音很有組織性,一時間,他也如同那些癡迷的學者一樣,生理性地擴張了眼眸,心潮翻湧。
激動不單單隻為這文物本身,而是逐次地敲擊後,聲音響起來,那麼地有規律。
也許得益于這濃郁的學術氛圍,一瞬間,林慕南不由地猜測,那一系列骨頭棒和大小不一的貝殼,可能構建了一種什麼古早樂器。
沒浏覽太久,廣播提醒開幕式即将開始,林慕南一行于是暫停了觀賞,動身往開幕式場地聚集。
一組年青隊員,自發地向石琤處聚集,同其站在了一起。
随即,隆重的開幕儀式啟動。
台上,主辦方發言人介紹了此次論壇的宗旨目标,專家團隊,最後指出整個論壇舉辦期間,大行母媒會進行全程的影音記錄。
開幕式簡短精煉,随後專家們參觀研究,大行母媒的團隊在旁進行拍攝,準備素材,以便将來向大衆公布科研成果。
左記醫學研究院傳來關于夏青璇手機檢出微生物——高陽菌的新突破,左菁華得到消息,趕緊向研究員提請語音會話,了解情況,并且轉過身去,遠離了人員最聚集的地方。
“昆子,走吧,咱們把所有展廳轉一遍。”林慕南招呼張明昆道。
“嗯?”張明昆瞥了林慕南一眼,停下動作,“怎麼眼睛都發着光!”
“我發現了點特别的東西,想再找找看。”
“說說吧,我幫你一起找。”
“邊走邊說。”林慕南說着,又朝左菁華方向看了一眼,後者在談事情,兩人離開便沒有驚動他。
博物館共九層高,三層在地上,六層沉在地下。
林慕南和張明昆沿着樓梯一路往下,中途有崗哨上的工作人員提醒:“兩位專家,負五六層還沒有完工呢,你們關注警告标識,行動小心點,注意安全呀。”
“好的,謝謝你提醒。”
下到最底一層,林慕南往前走了幾步,驚喜地又發現了跟997号展廳所發現的類似的骨頭棒和貝殼。
林慕南蹲下.身來,慢慢地用骨頭棒敲擊蛛絲排貝,凝神把聲音記錄了下來,不如所料,仍是有規律的音組。
張明昆站在一旁,靜靜看着林慕南,敲敲打打數小時,最後随着他席地坐下:“南南,我倒是沒想到你會對這些東西感興趣。”
林慕南說:“有支歌曲,在我的意念裡,呼之欲出。”
張明昆順着調侃:“不錯,這些小東西,還給你打通了藝術靈感。”
“不是我的靈感,是這裡頭真的寫着東西,我隐約有這種直覺。呼之欲出,又沒有真的出。”
“假設如你所料,真的那麼玄秘的事,就随緣吧。”張明昆站起身,反身拉林慕南起來,“走吧,咱們上樓去。”
由于太過深入沒有通訊信号,林慕南和張明昆兩人與外界一失聯就是幾乎一天。
等二人上去,透過窗口可見昏暗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