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書強作鎮靜地迎向他的目光。
她不知道杜南辰為什麼說她叫蘇錦錦,但她卻很清楚杜南辰勞師動衆地派人去安南鄉下找她的真實目的。
在原書裡,女主就是那位傾慕杜南辰的禮部左侍郎嫡女蘇靜茹。
其父是禮部左侍郎蘇恒,也是原主的便宜爹。
這一年禮部尚書趙高遠年歲已高,有了辭官歸鄉養老之意。按照慣例,前一任禮部尚書卸任之前,都是會向朝廷推薦接替自己位置的人選的,一般情況下,隻要皇帝不是特讨厭這位禮部尚書,就會采納他的意見,讓推薦之人接任。
趙高遠有意無意地就把自己要辭官的信息透露給了他的左右手,左侍郎蘇恒與右侍郎李修鶴。
蘇恒與李修鶴同級别,又都是科舉出身,無論是學識乃至能力都不相上下。
這就促使兩人在工作中,無意識地把對方當做是競争對手。
以至于在對有些問題的看法上,蘇恒說對,李修鶴就必會說錯,然後就帶動了禮部的一衆官員站隊,有站蘇恒的,就有站李修鶴的,弄來弄去,兩人就跟打擂台似的,各自帶了數量相近的一些個支持者針鋒相對……
如此,禮部尚書要退,誰頂上的問題,關鍵就取決于趙尚書的意思了。
其實,那之後,趙高遠的親信還有意無意地向蘇恒、李修鶴傳達了一個趙家内部的信息,趙尚書的長孫,已經年二十了,還未婚配!
“如果,誰能幫尚書了了心願,那尚書大人就可以幫他達成心願!”
親信最後意味深長地對蘇恒與李修鶴說了同樣的一句話。
蘇恒與李修鶴都有點傻眼。
他們都知道,尚書家的長孫有點弱智,年二十歲還不會自己穿衣吃飯,有人傳說,就是現在這位趙長孫晚上睡覺還得抱着他的娘親,哼哼唧唧地找奶吃。
蘇恒左思右想,做出一個決定,讓自己閨女嫁給趙長孫。
哪知道,他的意思剛說出來,正室彭氏就砸了一屋子的玉石擺件,她說了,想要把我千嬌百媚的靜茹嫁給一個傻子,你先得從我的屍體上邁過去!
彭氏的父親雖說隻是一個七品縣令,但她的哥哥卻是骁勇猛将,駐紮在邊疆,數次立功,被皇帝嘉獎,彭家也因此與有榮焉地在京都風光了起來。
娘家後台硬,彭氏自然腰杆也就挺直了。
所以即便她把整個房子拆了,蘇恒也是不敢把她怎樣的!
更何況他這是想葬送女兒的幸福達到自己升官的目的。
他灰溜溜地走了,到外頭喝了一場花酒,把自己灌得爛醉如泥地被下人擡了回來。
接連幾日他都如此,彭氏看在眼裡,很生氣,又沒法子。
後來她身邊伺候的婆子提及了張氏以及她生的閨女蘇錦錦。
張氏剛生了蘇錦書就被醋壇子彭氏趕出蘇家後,不得已她們回了安南鄉下的老家。
婆子說,夫人,有一個成語叫李代桃僵!
彭氏聞言大喜,賞了那婆子十兩銀子。
這就是原書裡關于蘇家為什麼忽然要把張氏與蘇錦錦找回來的真正原因。
彭氏的人趕去安南時,張氏一個人在家,蘇錦錦去了外地的舅舅家。
急于回去交差,彭氏的人就先把張氏帶回了蘇家,他以為隻要張氏在大夫人手中牢牢攥着,那蘇錦錦就不得不乖乖地趕來京都與其母回合。
但讓彭氏沒想到的是,張氏來京都一個多月了,蘇錦錦也沒找來,她正焦急,女兒蘇靜茹說,她有朋友要去安南,正好可以去鄉下看看,如果蘇錦錦回來了,那就一并将她帶到京都來。
彭氏聞言大喜,忙讓蘇靜茹去拜托她朋友。
蘇靜茹的朋友就是杜南辰。
兩人與某一年的元宵花燈會上偶遇,一見鐘情後,私定了終生。
在得知父親要把自己嫁給一個傻子後,蘇靜茹哭着找杜南辰商量,李代桃僵這個主意就是杜南辰想出來的,蘇靜茹點撥了彭氏身邊的婆子後,由那婆子把主意再傳給彭氏。
就這樣幾個人編織出了一個大網,隻等着蘇錦錦這隻小可憐一頭撞進來,做實替罪羊。
萬萬沒想到,網是編好了,但蘇錦錦卻不見了。
從原主的記憶裡,當初張氏是抱着襁褓中的女兒離開蘇家的,回到鄉下後,張氏才給女兒取名蘇錦書。
她為什麼告訴彭氏等人,她閨女叫蘇錦錦,想必也是存了私心,不想彭氏找到她吧,畢竟作為一個母親,誰願意把親閨女往火坑裡推呢!
現在杜南辰求秦逸之調動錦衣衛幫忙找蘇錦書,秦逸之會不會答應?蘇錦書心裡沒底!
不過,她也明白,因着秦逸之的精明,他應該是猜出來了她就是蘇錦錦。
“聽說有一種吃食叫酸菜魚……”
秦逸之回味起那酸酸辣辣的感覺在自己舌尖上肆意彌漫,他對于自己味覺找回來的驚喜,無法用語言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