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包子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穩定,天越往冷裡走,賣得就越好。
随着食材的消耗量越來越大,林珊想着錢給誰不是給,不如讓大崗村的舅舅,在院子裡種些菜供給他們。這樣既能改善一下舅舅家的情況,自家又能省些成本。反正大崗村離城西也就十幾公裡,騎車來回也方便。
她家裡那些曬幹的豇豆角就是舅舅之前送來的,中間用完之後,趙桂花又去大崗村收了一麻袋。
林珊雖然對這個舅舅印象不深,但感覺人應該還行。
沒想到趙桂花聽了這主意後,唉聲歎氣:“我這個弟弟什麼都好,就是太窩囊了,在家裡放個屁都得看他婆娘臉色。”
雖然老趙家就剩下他們姐弟倆了,但是趙桂花跟趙大強來往并不多。不是對這個小兩歲的弟弟不親,而是不願意搭理那個精得跟猴似的弟媳。
遠的不說,就拿這些幹豆角來說吧,家裡快用完了,她想去村裡看看有沒有家裡還存着的。結果一到就受了弟媳黃玉芬的冷臉子。
原來之前那些幹豆角,是趙大強背着黃玉芬偷偷給她送來的,這回見趙桂花上門,黃玉芬以為她又想來白拿。
趙桂花也不是那受氣的人,直接甩上一大塊,按市場價補回了上次的豆角錢,接着又拍下三塊錢,算是這回收購的錢。
黃玉芬這個人見錢眼就開,瞬間變了個人似的端茶倒水、笑臉迎人,還很快就幫她收了滿滿一麻袋的豆角。
趙大強在一旁坐着,全程屁都不敢放一個。
“所以啊,我一般不願意招他們倆。黃玉芬這個人你要說她多壞吧,也不至于,反正就是有錢就是娘,連她親娘都别想占她一分錢便宜,人短得很!”
林珊聽完,覺得這事還是可行的,“認錢就行。”
認錢就能提要求,總比動不動就拿親情裹挾人強。這年頭多的是那種一個人富,全家都指望着被帶富,不然這人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林珊解釋道:“咱家現在用到的菜不算多,差價不大,但是等開了鋪子,菜量大了,差距可就出來了。要不咱改天去一趟大崗村,我先跟妗子談談,要是行,咱就讓他們幹,不行就當是看舅舅了。”
趙桂花想了想,“行吧。”談不攏,就當是看大侄子了。反正那個家也就她大侄子招人喜歡了。
于是次日賣完早上那頓之後,林珊帶着趙桂花去了大崗村。
本來她想讓姐姐也一塊兒去的,結果林紅怕離婚的事兒被親戚問東問西,就決定留在家裡準備下午的餡料,這樣等兩人回來也不耽誤下午出攤。
大崗村在城西的西邊,就跟這個年代的大多數農村一樣,窮得叮當響。
趙桂花當年能從村裡嫁到城裡,完全是因為模樣好、個子高,所以才能把城西那個,不高不帥房子還小的林老二迷得團團轉。
林紅和林珊就遺傳了她的好基因,個頭都挺高。不過林紅長得更像林老二一點,脾氣性格也像。林珊則更像趙桂花,脾氣性格更是跟活脫的一樣。
趙大強的房子在村東頭,破破舊舊的磚瓦房,地方倒是挺大,收拾得也挺幹淨。
林珊她們到的時候剛九點鐘,過了飯點又沒到下一個飯點,還是挺合适的。村裡剛忙完秋收,基本都在家閑着。
大概是上次買豆角讓黃玉芬占着便宜了,這回見趙桂花帶着閨女來,她還挺熱情,尤其是看見林珊提着的雞蛋和包子,笑得就更加合不攏嘴了。
倒是大侄子趙福對趙桂花說:“姑,你們來就來呗,帶東西幹啥啊!”
趙桂花笑了笑,她最喜歡這個大侄子,長得人高馬大,人還實誠,沒有半點兒他爹娘的毛病。
趙大強家同樣是三個孩子,一個兒子倆閨女,都已經早早成家了。趙福是家裡的老大,比林愛國小幾個月,孩子都生倆了。
大丫和二虎,一個四歲,一個兩歲,又黑又瘦,正一門心思蹲院子玩兒土呢。
林珊對趙家不熟,但人還是能認全的,大大方方問完好之後,她直接開門見山把自己想讓趙家幫着種菜的想法說了。
黃玉芬還沒聽完就笑着拍闆:“沒問題啊!咱家菜地大,珊丫頭想種啥咱就能種啥!不過……就是這花銷……”
林珊會意:“您放心,親兄弟明算賬,絕對不會虧了您的。”
白菜、豆角、蔥姜蒜,辣椒、香菜、黃瓜西紅柿,隻要是當季能種的菜她都要。沒有種子,她可以提供。價格按市裡價格的一半,需要送貨上門。
如果覺得行就幹,不行就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