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珊對她倆笑笑:“我就算考大學,也得差不多要一年半以後了,現在還不着急,咱的生意要緊。”
她這一輩子決定再讀一次大學,純粹是為了人脈。誰都知道八十年代的大學生金貴,畢業後國家還包分配,以後各行業出來的精英,幾乎都來自這一批大學生。
同學情誼總比酒桌上認識得強,培養了多年的感情,肯定也比求人辦事的虛情假意來得溫暖真誠。
所以這個大學必須上。
趙桂花不知道該說什麼,她是相信珊丫頭要考大學是認真的了,但是不相信她能考上。可要說完全一丁點都不信的話,那倒也不是,畢竟這丫頭自從懂事之後,說過的每件事都辦到了。唉,腦子有點兒亂。
林紅跟趙桂花差不多,既相信又不相信的,不過如果姗姗要是真能考上大學,那就太好了,到時候她跟媽照顧好鋪子,讓姗姗好好學習,将來找份更體面的工作。
一家人忙活到很晚,簡單吃了點飯之後,就洗洗睡了。第二天又集體跑去郊區,給林老二和林愛國燒了些元寶上了上香。年前的任務基本就完成了。
除夕夜沒有春晚看,多少讓林珊有點懷念那些陪伴了她很久的聲音。不過一家三口坐在屋裡,就着小酒吃香喝辣,再圍着爐子玩兒玩兒紙牌,也是另一種幸福。
鞭炮聲噼裡啪啦此起彼伏,老百姓們相信炮聲越大,來年就會越順。把不好的都得崩走了,好的自然就來了。
大年初一的主要任務是拜年。林珊爺爺奶奶都不在了,就一個大伯還不對付,倒是省了給長輩磕頭那一環。不過街坊鄰居間,還是要走動一下的。
王大娘家是她們的第一站。王大娘家的房子雖然這不是什麼大四合院,但是整個院子也就隻有她一家人住。
王大娘有三個兒子,老大一家在外頭當兵,過年沒有假,隻有兒媳帶着孩子們回來了。老二在城南當幹部,平時一家人住在單位分的房子裡,隻有節假日過來。所以整個院子,常年就隻有王大娘和王軍住。
王大爺前幾年沒了,王大娘本來以為王軍娶了媳婦兒之後,家裡能熱鬧一點兒,結果那姑娘是個短命的,早早就沒了。所以兜兜轉轉家裡還是冷冷清清的,隻有過年的時候才有些人氣兒。
林珊一家到的時候,王大娘剛好給孩子們發完紅包,見趙桂花帶着兩閨女進來拜年,笑着拿起兩個紅包硬要塞給林珊和林紅。
林珊笑着躲了,上演了一出“使不得使不得”的戲碼之後才乖巧地收了。林紅也不好意思收,她覺得自己都結過一次婚,早就不是小孩子了。但王大娘硬是笑着塞到她懷裡,再推辭就過意不去了。
林珊熟門熟路地鞠躬拜年,緻上賀詞:“我們全家祝大娘新的一年,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哥哥嫂嫂們幸福美滿、事業順利。孩子們健康快樂,冰雪聰明。祖國人民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這一連串話她說得又溜又快又喜慶,把一屋子人都逗笑了,好好好,新年就是要這種好兆頭。
王軍也在跟着笑,不過注意力卻全都在林紅身上。這幾天包子鋪不開門,他不能去吃面去,已經好幾天沒見過林紅了。這會兒見她腼腆地站在自家屋裡笑,心裡美滋滋的,怎麼越來越好看了呢。
王大娘笑呵呵地跟趙桂花唠了兩句家常,無意間一瞥,發現軍子居然在盯着林紅發呆!那傻樣都不需要她猜,兩隻眼睛亮得跟黃鼠狼似的,一臉的“想上前說點兒什麼又不敢”的德行。
王大娘還有什麼不懂的,她壓住内心的震驚,喝了口熱茶緩勁兒。最早的時候她是想過,要是珊丫頭能給她當兒媳婦就好了。但是想到兒子大人家那麼多,還有過媳婦,就覺得不是很合适了。後來又見倆人處起來就跟親兄妹似的,便徹底打消了念頭。
紅丫頭……
王大娘以前倒是沒想過兒子會跟紅丫頭對上眼。不,看紅丫頭這架勢,估計是她那傻兒子在剃頭擔子一頭熱。
紅丫頭比珊丫頭大幾歲,今年也該有二十二、三了吧,倆人歲數倒是差得不多。瞧這小模樣,長得高高挂挂白白淨淨的,人又和氣懂事,每次見了她都是腼腆地笑笑,然後輕聲細語地打招呼。
也能吃苦,每天在包子鋪起早貪黑的。雖然也結過一次婚,但又沒孩子,而且還是因為被打才過不下去的。
王大娘越琢磨越覺得林紅不錯,要是真能跟軍子好了,她可要好好給老天爺燒燒香。這兩年替兒子找對象,找得她腦袋都大了,活生生氣老好幾歲。
沒想到這小子不聲不響的,竟然自己開花了。好,待會兒可得好好問問他咋回事。
林紅知道王軍在看自己,所以她一直站在姗姗的後頭,想着這樣就能擋住他。結果沒想到她挪一下,他竟然也跟着不着痕迹地換了地方,而且還這麼直勾勾地看。
她本來臉皮就薄,這下弄得連耳朵都紅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