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大肉包”的熟肉鹵味大受歡迎,新出的包子也每天不夠賣,這幾個月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平均每月的淨利潤都在1200塊左右,真是累并快樂着。
新房子的房款和利息,林珊如約給齊了陳德福。在區政府過完戶之後,趙桂花女士正式成為了屋主。國人對房子和土地的執念根深蒂固,說得再美,都不如實實在在的房子到手安心。
這幾個月生意好,連續忙了這麼多天後,林珊娘仨趁一個下雨天,早早關門,回家開上瓶小酒,整上幾個小菜慶祝去了。
三個人酒量都不行,要的就是那個氣氛。
“姗,以後媽都聽你的。”趙桂花已經喝得有點兒大舌頭了,卻還在不停地重複這句話,誇完林珊,又開始誇林紅,“紅,你是媽的好孩子,乖孩子!媽這輩子做夢都想不到,咱還能過上這樣的生活!”說着,她手指向前面的電風扇,和窗口放着的縫紉機,“看見了麼!電器咱家都買得起了!”
林珊和林紅面面相觑,忍不住笑了,看來桂花女士是真喝大了。
風扇是林珊前兩天剛買的。現在正直盛夏,雖然新家比舊家涼快了不少,又有樹蔭遮着太陽,但還是擋不住熱氣,所以她就做主花了358塊買了兩台電風扇。白天的時候放在店裡給客人解暑,關門之後則搬回家自己吹風。
再加上前幾個月花62塊錢,買的那台七成新的縫紉機,家裡也算是有三台像樣的電器了。
去年夏天就心心念念的風扇,如今吹上了,趙桂花往地上的涼席一躺,乘着風,涼快得她想呼呼大睡。
窗戶下那台縫紉機,是家裡添置的第一件電器。
平時縫縫補補的地方太多了,針線太慢,做出來的又不好看,總不能一直借鄰居的用,所以有了閑錢的第一時間,林珊就找周嬸子尋覓了一台舊縫紉機。
有了縫紉機之後,趙桂花還沉迷上了做衣服。前一陣跟人學習做連衣裙,給兩個閨女一人整了一條的确良連衣裙,她自己則做了一套汗衫和褲子。就這還不過瘾,一有空就翻出之前攢的那堆布頭,三天做個小兜,兩天做個袖套,頗有點兒要把縫紉機踩冒煙的架勢。
林珊現在最怕的就是趙桂花說:“猜猜媽又給你們做了個啥?”
林紅也愛做衣服,不過她剛開始學,都是用趙桂花剩下的那些布條來練手的,縫個頭花啊,做個小背心之類的。
總之全家除了林珊之外,都對這台縫紉機愛不釋手。
“呼……呼……”躺下不到一會兒,趙桂花就開始打呼噜了。
姐妹倆笑着把殘羹剩飯收拾幹淨,洗漱過後也挨着她躺下了。
外頭蟬鳴狂叫,客廳内母女三人睡在鋪着褥子的涼席上,旁邊地上還趴着一條熟睡狗狗,配上電風扇來回搖頭為她們解着暑,畫面别提多溫馨了。
第二天一大早,林珊賣完早上那頓之後,就回家裡來忙活了。今天徐大爺會帶他徒弟過來修繕房屋,西南角那個用來洗澡的小屋,有些破舊了,需要加固改造一下。
也不用多大工程,不到半天就能幹完。除了加固,她主要想在房頂上放一個鐵皮大桶曬水,接好上下管子,這樣夏天淋浴的時候就方便多了。
冬天的話沒辦法,太冷了還是得去門口的澡堂子洗。
把要求說清楚之後,徐大爺他們忙着幹活,林珊也趁這會兒空檔給地裡的菜澆澆水。
她家院子西側那一大塊兒空土地,之前被娘仨種上了好養活的蔬菜。小青菜現在已經成熟了,每天早上摘點兒菜下個挂面湯,别提多方便了。冬瓜也不用管它,讓它躺在地裡長,一天一個樣兒。
院子裡的石榴樹已經開了花,最近都開始要慢慢結果了,相信過不了多久她們就能吃上自家産的石榴啦。
不過原先預想的那種,躺在石榴樹下吃西瓜納涼的日子,壓根兒沒什麼機會過上,實在是因為平時太忙了。
林珊給地裡澆水,大黃以為她在玩兒,趕緊跑過來圍着她搖尾巴。林珊被它一臉渴望的模樣給都笑了,撿起紙團粘成的小球,扔屋裡去了。
大黃嗖一下飛奔出去,沒多大會兒就叼着球回來了,那意思是還要再玩兒。
林珊隻能一邊澆地,一邊扔球給它。
大黃現在已經快一歲了,早沒了小時候的憨态,出落得漂漂亮亮。不但學東西快,還給什麼吃什麼,聽見一點響動就會立刻警覺起來,不但是看家護院的一把好手,還是她們家不可或缺的小可愛。
中午的時候,徐大爺順利完工,林珊檢查了一遍,别提多滿意了。
“你這手藝絕對是安河第一!”水泥平整,做工細緻,關鍵是還快,鐵皮桶也放上去了,上水特别順利,下水就更不用說了,水龍頭一開,那叫一個順暢。
結了工錢之後,林珊把徐大爺他們領到店裡吃了頓飯,面條包子熟肉随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