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林蘭高興壞了,“哥,你這麼想就對了!男子漢就是要有出息!隻要奮鬥就沒有做不成的事兒!我支持你!”
劉淑芬雖然不舍得兒子,又害怕外頭危險,但是兩個孩子都這麼想,她也隻有同意的份兒了。而且兒子說得對,這麼下去确實不行。不說報仇沒希望,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
林愛軍下了決定闖出一片天地之後,行動力非常迅速,隻用了兩天時間,就準備好了要南下的所有東西。正月初九一到,他就跟哥們兒一起登上了開往粵城的火車。
林蘭看着遙遙遠去的火車,堵在胸口的悶氣總算是消散了一些,不管二哥能不能成事兒,至少是邁出第一步了。她也把粵城的事兒都講給他聽了,做什麼賺錢,要注意什麼,都說得仔仔細細。實在遇到模棱兩可的,一定一定要跟她商量。
林愛軍本來聽得還有些糊弄,直到林蘭哭得稀裡嘩啦,說隻有他這個大哥了之後,他陡然升起一種“原來我這個能幹的妹妹也這麼需要我”的使命感,決定以後遇事一定多跟她商量。
林蘭解決了大半塊兒心病,跟賀啟明的感情又進展得非常順利,開始覺得這日子也挺不錯的。死棒槌一家就留在安河永生永世賣包子去吧,跟自己完全就不是一個檔次的人。報仇的事情交給二哥,相信在她的指導下,他一定能出人頭地。棒槌一家到時候就是跪在地上求饒也沒用,必須全都消滅!
林蘭這邊暢想着美好未來,林珊那邊的年後計劃也正式啟動。
年前她就跟趙福談過自己的想法了。趙福自然是舉雙手贊成,他的原話是“哪兒需要我我就去哪兒”。
林珊決定讓他老婆王芳頂替店長的位置,所以這些天她一邊去城南店裡培訓王芳,一邊幫着他們物色房子。
趙福一家原本就計劃年後到城裡來租房子住,這樣不用每天上下班跑回村,還能讓孩子到城裡來借讀。趙大強和黃玉芬因為還得守着村裡,給鋪子種菜和收糧,所以沒辦法進城。兩口子就把王芳的寡母給接來了,這樣孩子能有個照應,他們也能接濟一下老人。
林珊幫他們找的房子,就在城南店鋪不到五百米的地方。租金一個月四塊五,是個帶院子的平房,非常适合一家人住。
解決完趙福一家的問題之後,她正式開啟“加盟”業務。
原本林珊是打算年後開啟大規模營銷的,不過由于之前市裡那一場大慰問之後,店裡的名氣就直接上了一個台階,倒是省了她不少宣傳的勁兒。也算是因禍得福。
林珊決定乘勝追擊,她把“愛國大肉包”的發展史,遭遇到的一系列事情寫了下來,投稿給了安河日報。86年雖然還沒有大肆鼓勵個體戶,但是這股發展的風早已經擋不住了,需要豎立一個标杆和榜樣,用來指導其他個體戶們。
林珊家的包子鋪,不但被領導慰問過,還被他們表揚過,這事兒報社的人都知道。所以一收到林珊的投稿之後,一位叫王學斌編輯,立刻跑鋪子來找人了。
王編輯做事認真,先是把鋪子裡裡外外全看了一遍,又把領導那天來的詳情問了一遍,跟着把自己改好的稿子遞給林珊。
林珊看完之後,直接豎起了大拇指。專業的就是不一樣,她寫的那是商業簡介,人家一潤筆之後,簡直成了歌頌勞動人民、歌頌社會的贊歌。
“您太厲害了!不愧是大編輯!”
王學斌笑道:“小林老闆這麼年輕就能把包子鋪開成這樣,才是真正的年輕有為。”
林珊禮貌地謙虛了幾句,因為有意跟人家攀關系,所以從報社到編輯,她是誇了又誇,當然還不忘請對方吃了熟肉和面,包子也給他打包帶走了。
王學斌自然開心,文章很快就見了報。
安河這年頭的廣告最多是拍個畫報,然後到處貼一下。林珊這種軟文性質的廣告,根本沒人見過,況且還登上了發行量第一的安河日報,版面又那麼大,一時之間“愛國大肉包”在安河市,算是徹底火了起來。
城裡家家戶戶都知道了“愛國大肉包”,連村裡人進城說什麼也要買個嘗嘗。各個門店每天都大排長龍,營業額直接翻倍。
趙桂花美滋滋地買了兩份安河日報,一份裱在家裡,一份時不時就拿出來看看,整天笑得合不攏嘴。
林珊本來想把“加盟”的事兒,也想辦法編進去,但是之前寫了幾次發現實在太明顯,就都删了。畢竟這年頭還不鼓勵個體戶呢,登個日報打知名度的同時,還想兼顧招商,那就有點兒過了。
不過報紙上雖然不能寫,但在各大門店最顯眼的地方,都被貼上了她早早制作好的“加盟”畫報。
——想加入這個大家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