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她還擡眼看了看何家衆人,見大家都是理所當然的樣子。溫惜惜在何家養了這許多年,初時或許大家還有些生疏,但因何文宏夫妻待她極好,當成掌上明珠一般,時日久了其他人便也認定了這個女兒。
“不過,不論哪家出了和離婦,對于家族的名聲總是不好的。大小姐在陵安城鬧出這樣的事情來,京都溫家畢竟離得遠,不會有多大的影響,但何家就不一樣了……”
這話說得冠冕堂皇,還像是多麼替溫惜惜着想一般。
而何家雖說都疼愛溫惜惜,但人一多難免都有些許私心,尤其是那些膝下剛好有适齡女郎的人家。便有個旁支年長的婦人,面上露出遲疑神色來。
媽媽眼尖,自是一眼就看見了,立刻說:“女人的名聲何其要緊?一個不小心,整個家族的女兒都要受到連累,大小姐這般,怕是往後何家的女兒都嫁不出去吧?”
就知道會有這麼一遭。
溫惜惜打算和離的時候,就将這些事情都想得一清二楚了。她不願意何家出面,正是因不想連累了何家,她也早就打算,不論如何都要與何家做割舍。
至于何家的态度,她并不在乎。哪怕是宋氏為了小允兒的将來,不肯出面,她都是能理解的。
這世道對女人來說,太過艱難了。何家隻是商戶,是最叫人看不起的商戶。她欠何家的已經夠多了,怎舍得讓何家姐妹,再因為她而受到牽連。
故而溫惜惜上前一步,就要說話。
卻見旁邊一個小孩奔上前來,擋在溫惜惜面前,正是何文宏的長子,溫惜惜那十二歲的表弟何謙。
何謙大聲說:“誰說我何家女兒不愁嫁?我姐姐和離,其他的姐妹就嫁不出去了嗎?真是可笑,若是當真如此,等我長大了定要好生努力,供養我何家所有的姐妹,叫他們一輩子無憂無慮,更不必受道貌岸然之徒的欺負!”
次子何彥牽着小允兒的手也過來了:“兄長說得不錯,我也一定會努力,不會叫我何家女兒家受屈。”
這三個孩子,是與溫惜惜一起長大的,感情最深,今日也一定要跟着過來。而其他何家小輩并未來,但各家的人來了不少,其中也有年輕一輩。
這些兒郎見兩個小子都出來替姐姐說話,不管心裡是怎麼想的,他們絕不會做出在外争吵的事情來。家族在外,無論如何都要擰成一股繩。
他們也紛紛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