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好事近 > 第119章 談笑間、達成共識

第119章 談笑間、達成共識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邁入學宮的門檻,青杳仍然不知複試要考的内容是什麼。

而且這一次的搜身檢查較之上場考試而言,簡直可以算作是潦草敷衍。

仍是學宮正門左右兩側的一排耳房,這次助教們隻要求将文具擺在書案上一一給他們過目即可;搜身也隻要求脫去外面的披襖和大氅,由老嬷嬷們自肩頭到手臂、腰腹、臀腿迅捷地捋過一遍便宣告結束,并沒有要求進一步的檢查。

前場故意拖延青杳時間的那位老嬷嬷也并沒有出現。

青杳如今已不會覺得這是自己單純走運,她更偏向是這背後發生了什麼自己所不知、沒有掌握的信息,而她不喜歡這種無法掌控局面的感覺。

所幸令她感到心安的是這一場應考的考生均如她一般,經過簡單地檢查後就被分成幾隊,由助教帶領,由學宮西側繞過南湖來到萬壽堂以北的益壽堂。

益壽堂在多寶山南面的山腰間,和小廟妙覺寺離得不遠,是一處幽靜的院落。初晨的陽光從東邊鋪進益壽堂的正殿,光明滿室,殿内生着炭盆,裡裡外外都暖洋洋的。青杳随着衆人将披襖和鞋靴脫下置于偏殿,又淨了手臉,有年輕的宮人捧着熏香爐将考生們身周熏了一遍後方被允許進入正殿。

益壽堂是一座圓形的大殿,在女學讀書時,平素來了有學問的先生開課講經,便會安排在這裡,大家都拿着蒲團三五成群地正坐在先生身周聆聽;包括繪畫和音律,如果選課人數多的話,也都在益壽堂授講。

此時的益壽堂中已經按照三-四-三的陣型擺好了十張長條書案,而每個進入正殿前的考生都要在助教捧着的廣口銀瓶中拈一張花箋出來。花箋上寫着“詩”、“書”、“文”、“策”、“畫”的字樣,拈出同色字樣花箋的考生就會被助教帶引到同一張長條書案旁邊去。

青杳拈到一張“文”字樣的花箋,跟着助教走到靠東側的一條書案邊,青杳看明白了,這一場是按照花箋字樣将五十人分成了每五人一條書案的小組,陸陸續續和青杳同組的考生被引過來,青杳不動聲色地觀察了一下幾人,看上去都是與自己年歲相仿的青年婦人,較十幾歲的少女脫去些青春稚氣,倒是有了些沉着與閱曆,有一位明顯年歲要更成熟些,眼角有細細的紋路,可歲月在她身上更沉澱出一份别人沒有的從容和笃定,看上去很是有股大将之風。再看她衣着打扮,得體大方,但并未有珠光寶氣加身,青杳不由得猜測這位大約是書香門第的出身,隻是不知何故會來選考女學師。

夏怡沒有和青杳分到一組,而是在最正中央的那條書案上,她們那一組抽到的花箋都是“詩”。

考試尚未開始,彼此尚不認識的衆人彼此都有些尴尬和拘謹,青杳聽到鄰桌在悄聲讨論着這場考試會以什麼形式展開。

有人主張說這一條書案上的人便是對手,每桌以花箋為題,隻取前兩名進入第三試;

也有人說,一共十條書案,五個花箋主題,恐怕是要以組為單位,兩兩筆試,赢的那一組全員進入下一試,輸的那一組全員淘汰;

衆說紛纭,湊在一起變成了一股迷霧似的的緊張情緒。青杳沒有參與讨論,心下也并不想為這些多費思量,左不過是既來之,則安之,不成功,便成仁。

嗡嗡的讨論随着一組身着凝夜紫學官官服的監考官們進殿而瞬間鴉雀無聲。

監考官們似乎也早已分工明确,徑直地走向各條書案,每位監考官身側還配着一名助教。

身着绯紅色官服的主考官示意身側的助教擊響銅磬,清越的一聲後,宣布第二場考試正式開始。

青杳這一組的監考官望之三十如許人,中等身高,胡須修理得略微潦草,他清了清嗓子,然後從助教手中接過一絲帛卷軸,緩緩展開,開始宣讀試題——

“諸位請聽好,假設現在發生了海難,諸位被困孤島等待朝廷救援,但是朝廷派來的小船每次隻能救一人,島上的諸位身份、年齡各有不同,請你們在一炷香的時間内商讨出救援的順序并且達成共識,然後選派一人向本官闡述你們的最終方案。”

說罷,助教捧着一隻瓷盤,裡面有五張葉子牌,全部背面朝上,要考生們一人抽取一張,牌面上的人像和字樣就是本場試題中每個人的“身份”。

青杳抽到的葉子牌上寫着“19歲的太學生”。

其餘四張牌上的身份分别是“65歲戰功赫赫的上柱國大将軍”、“41歲的郎中,醫術高明”、“35歲的太學的五經博士,學富五居,正在寫一部曠世巨著”、“53歲的商人,富可敵國”。

待身份确認後,青杳率先問了一個問題:“這些人的性别都是什麼呢?”

監考官已經坐下,正在輕吹茶碗中剛沏的熱茶,他眼睛也沒擡,淡淡答道:“你們自己商量着定,要是男的就都是男的,要是女的就都是女的。”

青杳包括其他幾人聽監考官這麼說都心下了然,刨除了性别因素,那麼需要考量的變量就少了一個。

助教點燃刻香,一炷香就是一刻鐘,讨論刻不容緩地開始。

一開始,大家都有些持觀望态度,不光是青杳這一組,别的組也都沒人願意第一個開口,待主考官明确說每個人都要參與讨論發言,過程中的表現會計入成績的時候,衆人才像瞄準了獵物的獵人一樣,也無人再顧忌什麼“貞靜”的女訓,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一時如晨間的菜場般熱鬧。

大家都說話,就不知道該聽誰的了。這時,那位稍年長些,有大将之風的考生朗聲壓下了其他人的聲音,用威嚴而又不容拒絕的言辭和語氣定了規矩——每個人先輪流說自己的方案。

一語定調,每個人輪流說即是有發言機會,衆人再無異議,而這位大将恰巧抽到的是“上柱國大将軍”的身份,便由她先來闡述。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