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重生後頂級戀愛腦沉迷搞事業 > 第67章 第六十七章

第67章 第六十七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竹紙的制造相對而言并不難,但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

蔡元祯憑借着自己的經驗和從前在課堂、古籍中學到的經驗,手把手地在紙坊裡教授工人造紙。

造竹紙對于時間節點的要求也比較高,蔡元祯要求浸泡竹麻的時間必須在小滿前完成,周蛋還一臉疑惑地問:“為什麼必須是小滿呢?”

蔡元祯說:“小滿一到,竹麻便會長出黑色的小斑點,這樣很容易影響紙張的質量。”

周蛋恍然大悟。

蔡元祯對原材料的要求十分苛刻,必須要求農戶在立夏到小滿這段時間的初生枝、未生葉的嫩竹砍下作為造紙的原材料。

有人為了提升砍伐率從而得到更多的原材料,擅自推後了砍竹的時間,導緻砍下的竹子過老,以至于蔡元祯還生了很大的氣,立馬更換了雇傭的農戶。

跟着蔡元祯做事越久,木槿和周蛋對她便越是佩服。

她總是一絲不苟,而且在造紙這件事情上極度認真,對自己也十分苛刻。

幹起活來,她也從不嫌髒怕累。

新竹在竹塘内浸泡後難免會發出腐爛的氣味,就算是平日裡見多了的工人嗅到也不禁面露難色,可蔡元祯卻始終不會有避閃,親手做好每一件事。

對待工人,她也毫無保留地教授自己的技巧。

蔡元祯對紙坊的抄紙工人說:“竹漿纖維較短,所以對抄紙技術要求較高,大家抄紙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觀看紙漿是否均勻。大家在抄紙的時候要将竹簾在水中多撈一次竹漿,撈三次才能使造出來的竹紙厚度适宜。”

蔡元祯還将自己教授的抄紙方法起了個名字,叫“蕩簾打浪法”,紙坊的工人聽了都覺得這個名字又形象又貼切。

除了教授技巧,蔡元祯還會手把手地去教授,時間久了大家自然都對她打心底裡佩服。

不過蔡元祯向來是個知道提攜下屬的人,在祖父面前也說了蔡辛的千般好。

說是他親自采購了原材料,又說了他是如何獨自一人談妥生意的,并且還沒有叫周家人盯上。

蔡仲聽了不禁點點頭,也是難得在飯桌上誇了蔡辛,說他“穩重”了不少。

此言一出,蔡辛的背脊都挺得更直了,端碗的姿勢也變得端正了。

那可是鮮少誇人的祖父!竟然誇他穩重!

那他可要千萬好好維護人設,千萬不能随意崩塌。

蔡辛被誇,蔡明自然臉上有光。

雖說如今他這個二掌櫃仍然在紙坊,沒資格去鋪子,可隻要兒子争氣,以後二房就還有希望。

蔡明看蔡元祯的眼神也變得複雜起來。

從前他們夫妻親自教導蔡辛的時候,他可不是這樣的,如今跟着蔡元祯,反倒是開始務正業了。

看來以後還是得叫蔡辛跟她妹妹多玩玩,也好繼續進步。

竹紙造出來的效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原本以為竹子造出的紙會脆而易碎,但沒有想到其韌性跟構樹皮造出來的一般無二。

這一切都是蔡元祯不斷實踐和指導的結果。

蔡氏紙坊三掌櫃的含金量,在大家眼裡也不斷上升。

蔡元祯給這個紙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元書紙”。

蔡仲對元書紙也十分滿意,便詢問蔡元祯什麼時候在市面上推出這款紙。

蔡元祯可是在二十一世紀見過營銷包裝的人,她認為直接将這款紙推出售賣并不能起到什麼很好的效果,而且也不能對這款紙賦予什麼特殊的意義。

可這個時代既不盛行營銷号短視頻,也沒有廣告洗腦播放,想要讓更多人認識元書紙,并讓大家對元書紙形成一種固化的品牌印象,還是比較困難的。

但這個世界上有什麼事是能夠難倒蔡元祯的呢?

她在路過街邊小巷的時候聽到孩童在念打油詩,她便挑燈夜讀、嘔心瀝血編造了一段。

十載寒窗憐瘦影,一朝金榜立高台;京都狀元東洲紙,十件元書考進士。

至于傳頌者,自然是那些整日在街頭巷尾遊玩,奔來跑去的孩童了。

隻要他們反複吟唱,定然能将隻要寫滿十捆元書紙便能考狀元這件事印刻在大家的腦海裡。

經過前期的預熱之後,元書紙也正式在澄心堂進行發售。

為了展現出“一紙難求”的現象,蔡元祯銷售完第一批元書紙之後還搞了個“預售”措施。

想要紙的人必須先付定金,随後澄心堂會按照付定金的先後順序将紙在固定期限内送上門。

蔡元祯執行這個銷售辦法的時候,蔡程還提出過疑義:“元祯,咱們蔡氏紙坊可從來沒有這樣幹過,這樣先收錢再交貨的方法真的好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