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探花郎他今天後悔了嗎 > 第18章 第 18 章

第18章 第 18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18章

沈缇新科得中便來外家,已經令殷家喜不自禁。

他一身進士巾服,騎着高頭駿馬披錦簪花地踏街而來,仿佛高中回鄉,實在是給足了殷家臉面。

殷家老太爺心花怒放,直覺得這外孫比嫡親的親孫兒還親!

懷溪縣令就在身側,老太爺腰闆一挺,聲音洪亮:“可是缇兒?”

沈缇翻身下馬上前兩步:“正是孫兒。外祖父如何在此?折煞孫兒了。”

說着,一撩闌袍下擺,便跪了下去。

殷老太爺一輩子的高光時刻便是在此刻了。

然縱是自己的親外孫,終究是文曲星下凡,他也不敢矜持太久,隻飄然了一秒便趕緊伸手去扶:“使不得,快起來,快起來!”

然而沈缇并不輕狂,還是結結實實地叩了下去,給快十年未見的外祖父行了全禮,這才起身,又躬身抱拳:“大舅父、二舅父、三舅父、四舅父……”給舅舅們見了一圈禮。

懷溪縣令暗暗點頭,輕輕咳了一聲。

歡喜得傻了的殷家人反應過來,老太爺親給沈缇引見:“此是本地縣台,錢大人。”

沈缇對錢縣令略一拱手:“縣台。”

錢縣令非常客氣:“翰林。”

沈缇是一甲第三名探花郎,一甲的這三個人狀元、榜眼和探花,按照大穆朝的慣例,不需要經由庶吉士的學習,金榜題名後直接進入翰林院。

沈缇如今身上已經有了翰林編修的職銜,正七品。

縣令也不過就是正七品。且錢縣令是個年近四十的中年人,舉人出身。沈缇沈跻雲年方十七,一甲進士,起步就是天下菁英荟萃的翰林院。

舉人在進士面前如何擡得起頭,何況這是探花郎。故錢縣令雖年長,卻對沈缇頗為客氣。

兩人寒暄了兩句,錢縣令恭喜了沈缇高中。沈缇隻說了句“過獎”,并未十分謙虛。

少年人正春風得意之時。且若不是父親一直壓着他,去年才許他下場鄉試,他還可以更早一屆登科。雖不至于恃才傲物,但菁英讀書人該有的驕傲還是有的。

偏這份驕傲是所有人都欣欣然肯接受的。

殷老太爺适時插嘴:“屋裡說話。”

但錢縣令通達人情世故,擺手笑道:“今日是殷家喜事,令嫒、令外孫闊别多年,必有許多鄉愁要訴。我就不叨擾了,改天再來府上拜會。”

沈缇傾身颔首緻謝。

老太爺帶着兒子們恭敬送走了縣太爺,轉身把住沈缇手臂:“乖孫,快與我家裡去,可想煞老頭子了!”

沈缇反手攙扶住外祖父,正要說話,忽聞女子聲音喊道:“父親。”

衆人扭頭一看,原來是沈夫人看錢縣令走了,她下車來了。

老太爺這才想起來除了金外孫,他還有個遠嫁的女兒呢!忙深情喊一聲:“四娘,你回來了。”

快二十年,沈夫人這才是第二次省親,一聲“四娘”讓她頓時淚水盈眶,輕提裙擺給老父親行禮:“父親……”

老太爺伸手虛托:“快起來,快起來,不要多禮。”

殷家兒子們也紛紛道:“四娘回來了。”

“四娘快起來。”

“四娘莫哭。”

沈缇走下台階,親自将母親攙扶起來。

他心下十分無奈——若在京城,定是拆了門檻,馬車駛入府内母親才會下車與衆人相見,到了這裡,門外還有這許多圍觀看熱鬧的人,她便已經下車了。

一回到懷溪,母親竟也不講究了起來。

他其實剛才便看到了,除了外祖父、舅父和表兄弟們,舅母們也都在門外紮堆。這實在太不講究了。

但他小時候便來過懷溪,也明白外祖家商戶出身,家中規矩頗松散,不是太講究的人家。母親多年前就與他說過,若以京城詩禮人家的标準來要求外家,未免失之苛刻。

沈缇覺得有道理,便接受了。

父女倆見完禮,三夫人領頭與幾個妯娌一擁而上,左右挽了沈夫人的手臂,熱熱鬧鬧地将她迎了進去:“走,去拜見母親。母親見你回來,不知道有多歡喜。”

三夫人還擠了下眼睛。

沈夫人啼笑皆非——這麼多年過去了,嫂子和嫡母之間的關系顯然也沒有多少改善。

但這麼一沖,傷感的情緒淡了許多,都是回家的欣喜了。

男人們在前,婦人們在後,都把着臂挽着手,一起進到大門裡去。

留下管事在外面,又擡出兩籮筐銅錢,一邊唱着喜慶話,一邊一把一把地抓起來往外撒。

鄉親四鄰、街上的閑漢、乞丐都一哄而上去搶着撿。又那伶俐的,不擠着搶,反而沖管事作揖說些恭喜的話。管事便笑着抓一把直直朝他扔去。那人用衣衫兜了,可不比擠在地上跟人搶更強些。

市井間的熱鬧喜慶,多是如此。

殷府深處的一間小院裡,陽光切着院牆上的黛瓦斜灑進來,分割了明暗。

院角的影子裡,蹲着一個少女和一個女童,說起話來聲音清脆。

“手輕點,别傷了根須。”殷莳抱着膝蓋托着腮,指點新進的小丫頭将一株帶着苞球的花移栽進院角的泥土裡。

雲鵑嫁了,葵兒提成大丫頭,下面的粗使小丫頭跟着提,又新進了一個更小的丫頭做粗使灑掃的活計。

這就得從頭教。

沒關系,跟小小女孩相處,教她們一些東西,這個過程安谧又治愈,殷莳是很喜歡的。

這種生活,當她在另一個時空生活的時候,被稱作“我夢想中的養老”。

小丫頭擡頭看看牆頭,道:“姑娘,這位置不好,每日隻曬得片刻就曬不着了。”

“片刻就夠了,這花喜陰,不能多曬。”殷莳解釋,又囑咐,“記得多澆點水。喜陰喜潮,不耐旱的。”

“姑娘懂得真多。我曉得了。姑娘進去歇吧,我已經學會啦。”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