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四十個春秋的抽瘋,氣候竟開始回暖,獻不由開始思考要不要改變政策。
氣候變冷時,為了盡量不讓作物絕收,不得不糧食收成越少,越大量的修建水利,并在蓄水的水塘中養魚,種茨菇,多少是一份口糧。但修建工事時,人一天得吃四五頓,每頓飯量快趕上過去一天的飯量。
因此獻無奈的發現小冰期的一個惡性循環。
小冰期時作物會減産,為了保證作物收成減産得别那麼慘烈,減産得少一些,必須修建大量水利,而修建大量水利,人的食物消耗量便數倍于暖期,而要供給如此多的食物,就必須保證作物收成,而要保證作物收成.....
得虧這年頭大家是狩獵采集捕魚多面小能手,即便作物減産,也還能從其它方面搞吃的,再加上獻的飛行能力易于尋找巨獸,這才沒斷炊。
這要是隻靠作物吃飯,合作部落群就算還沒咽氣,也可以準備挖坑埋自己了。
如今氣候開始回暖,對水利的需求便不再如寒冷時一般大,合作部落群可以少修些水利,緩一緩緊繃了幾十個春秋的神經與肌肉。而水利修得少了,消耗的糧肉便少了,可以存進倉裡,來日氣候再變冷時也有的吃。
獻心中有了想法,也有人提議,氣候暖和起來了,不如水利少修一些,但獻想了想,還是駁了回去。
“過去四五十春秋,氣候也有過回暖時,但往往隻一兩個春秋又會突然變冷,且比之前更冷,吾等并不确定此次回暖是長久,還是再次變冷前的回光返照。”獻具體的介紹了下過去發生過的回光返照案例與時間,最終道:“且再看看,确定它是暫時的還是長久的。”
衆人聞言,也覺得這些回光返照案例不能不謹慎,也贊同再等幾個春秋,确定不是又一次回光返照。
雖然工事仍舊不停,但氣候變暖還是讓合作部落群的日子輕松了許多,食物更多了。
食物多了,生存壓力小了,人總會整點幺蛾子。
被現實打過不止一次的獻也在這段時間更密切的關注諸部的變化,然後發現,人類這種果然沒有辜負自己與拂曉兩代大首領的經驗。
拂曉在任的時候,諸部整幺蛾子,不過是守大倉時對糧食區别對待,但随着拂曉一次又一次撤換守倉人,以及氣候越來越冷,這個幺蛾子神奇的自己消亡了,如今卻有死灰複燃的迹象。
獻在任前期,雖然不浪費食物,但出現了人力浪費的現像,一些受到愛戴的首領吃得食物精細了些,而其他首領見了,也向自己的部落族人暗示,隔壁部落的族人那麼對待部落首領,你們也看看....
最終結果,有的首領的暗示得到應允,有的首領的暗示被族人嘲笑,而得到應允的首領,也開始吃得不同。但就像拂曉曾經擔憂的一樣,吃得不一樣的首領不是能一直這麼吃的,他們終會老去,老得無法再勝任首領的工作量,需要禅讓給精力更充沛的年輕人。做為退下來的前首領,這些人中一部分會與族人吃一樣的食物,也有的仍舊吃得比族人好一點,但不論哪一種,他們吃的食物都比不上在任時吃的。
獻經過那些部落時,能清楚的從那些首領眼裡看到夥食下降的不甘與憤怒,但他們退下來時已經衰老,即便心有不甘與憤怒,也隻能不甘與憤怒,頂天冷嘲熱諷幾句人走湯涼。
獻每次看到他們的眼神都有一種說不出的不安感。
讓獻無語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前一代首領們吃得好的關系,那些部落在新首領繼任後,隻要新首領幹得過得去,也允許了新首領吃得好點的需求。但獻看了看,雖然這些新首領幹得還行,但與前代首領比起來還是差了不少。
對前代首領,獻還能看在他們确實幹得不錯,确實得人心上捏着鼻子忍忍,但對新一代首領們就沒那麼客氣了。
想和前首領一樣吃好的,也不臨水自照,看看自己幹得比之前代首領如何,你跟人差了多少距離,心裡有沒有點數?居然想吃一樣的食物。
還有部落的族人,你們是不是日子過得太好,腦子出問題了?
居然對首領的要求越來越低了。
經過一番大範圍打擊,獻成功讓新首領們老實下來,與族人吃一樣的食物。
然,以上還不是最氣人的。
最氣人的是繁衍。
獻在幾個部落裡看到了五名大着肚子的婦,女人大着肚子不稀奇,但獻根據肚子大小倒推時間,卻發現時間對不上。
秋季食物充裕,幼崽更容易活下來。
冬季食物少,但天氣冷,婦很少會産後發熱,更容易活下來。
因此,為了避免資源與人口的無意義浪費,每個部落隻允許男女在秋冬季節歡好,受孕,其餘季節,要是有女人懷孕,這個女人與這段時間歡好過的男人一起去背石頭。
引起獻注意的五個婦,她們肚子裡的崽是在春夏時節懷上的。
獻再觀察了下,發現這五個婦雖然犯了規矩,卻沒受到懲罰。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還沒生,折騰孕婦,崽流掉了是小事,大人死了就虧大了,因此女人背石頭會放到生完後,但獻發現這幾個婦的飯食裡有肥肉。
誠然,婦是部落裡少數有資格吃肥肉的人,但這絕不包括在不合季節的時間懷孕的婦。
她們的飯食裡不該有肥肉。
合作部落群的部落并不大,每個部落少則兩三百人,多則四五百人,人與人之間根本沒有秘密可言,獻很容易找了隻幼崽問出怎麼回事。
四個婦懷孕那段時間睡過的人是部落首領,部落首領許諾會給她們照顧,她們便同意了。
獻将林檎果掰成兩半,分了一半給幼崽。“照顧?能給什麼照顧?可以不背石頭?”
幼崽搖頭。“石頭還是要背的,畢竟違反了傳統,但她可以吃到肥肉,平時時,首領也願意分她一些食物。”
“分食物?部落裡的食物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随便吃嗎?隻要能吃完,不浪費就行。”
幼崽補充道:“不是分尋常食物,是分首領才能吃的食物。”
“想吃更脫殼更好的食物,可以努力成為好首領。”
幼崽道:“她當不上首領的。”
“為什麼?”
“太弱,不論是身體還是聰明,都是部落之末。”
“做不了首領,也可以自己動手,雖然分量少,但費點休息時間也能吃上。”
“可她是部落之末,做完部落每天需要做的活,很累,沒有多少精神與時間再做别的。”
獻懂了,這四個部落首領不是随便務色的對像。
部落之末的人,不論是肥肉還是首領吃的食物注定與她無緣,但隻是陪首領睡幾次就能得到,有誰能拒絕呢?
當然,她們無法拒絕誘惑不妨礙獻找她們麻煩。
了解了四個非首領的原因,還有一個自己就是首領的,不論是肥肉還是首領吃的食物,她都不缺,她又是為啥?
“首領精力旺盛,很喜歡與男人歡好,每歲秋冬都會與部落大部分男人歡好。”
“但春夏時節,男女不許歡好,那些男人如何會同意?”
“可以吃到首領吃的食物。”
獻用盡全部的自制力才控制住自己問候每一個人的沖動。
粗糧細糧都是糧,都能吃飽,實在嫌棄粗糧費牙口,也可以多吃肉少吃粗糧,就非得跟細糧過不去嗎?
不吃上一口細糧,你是會餓死還是怎麼的?
獻并未當場發作,而是等到合作部落群的大會上才發作。
首領婦可以提前退休了,生完記得去背石頭,背三個春秋。
她那段時間睡過的幾個男人,立刻去背石頭,背一個春秋。
非首領的四個婦,生完了沒?生完了就去背石頭,沒生就等生完了去背石頭,背一個春秋。
那四個男首領,立刻去背石頭,背三個春秋。
還有男首領們睡過,但沒懷孕的其她女人,立刻背石頭,背一個春秋。
這責罰不可謂不狠。
按照部落傳統,不合時節懷孕,也就背百日石頭,獻給改成了一個春秋。
首領帶頭違反傳統,重懲也沒問題,但罰三個春秋就有點離譜。
在傳統裡,背石頭最高處罰是兩個春秋。
罪行超過兩個春秋怎麼辦?
死刑立刻執行,避免浪費食物。
面對衆人的疑惑,獻道:“吾是很想宰了他們的,但按傳統,不合時節歡好,罪不至死。”
但不宰又咽不下這口氣,就提高了懲罰的上限。
一人忍不住道:“可這受罰人數是不是太多了?加起來足有四十六個大人....”一下少這麼多幹活的大人,而這些大人還都要繼續吃飯,部落壓力很大,不如隻收拾首惡。
獻道:“人是有點多,這麼多人隻背石頭,不勞作,為了不讓他們餓死,部落還要給他們食物,不是小數,既如此,每日隻給兩碗肉湯。”
犯錯受罰的人吃那麼飽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