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儀是一個可靠的人,她安排那人和德慶皇帝相見實在禦花園中的一個由漢白玉雕成的一個小亭子中。
此時正是春光正好的時候,亭子周圍開滿了粉紅色的桃花。桃花開得灼灼耀目,仿佛一大片燦爛旖旎的绯色煙霞。而亭子裡面,正隐隐約約立着一個衣着樸素的老妪。
看到故人影影綽綽立在桃花林中,德慶皇帝感慨萬千。畢竟他年輕時候和她在民間相遇時,故人也是在一株桃花樹下,當時人面桃花交相輝映,仿佛将幾十年前的春風蕩漾起淡淡的光澤。
也許是那日少女的容顔比桃花都美,德慶皇帝便對她一見鐘情,而少女也很喜歡微服私訪的青年天子。隻是德慶皇帝不止喜歡她一個人,而少女也有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
當然更重要的是,皇帝身邊已經有了先帝萬貴妃的妹妹萬梓洛,陳佩珊也見過她,自然明白那女子容貌才情其實比自己要強的。那一刻陳佩珊明白皇帝心中不能隻有自己一個人,以她的驕傲自然不願意為了一個不完全屬于自己的人在紫禁城中苦苦煎熬一輩子。
經過仔細考慮後,少女毅然決然地拒絕了入宮為妃的榮耀,選擇和自己青梅竹馬共度一生。
德慶皇帝雖然沒有得到佳人,但卻對她拒絕榮華富貴依舊堅持本心的傲骨很是敬佩。在彼此商定不在見面的那一日,他把一枚雕刻了二龍戲珠紋飾的淡黃色玉佩送給了她,并且承諾她持玉佩尋他可以實現她的一個願望。
二十多年過去了,女子雖然日子過得清貧,但并沒有憑借這枚玉佩去尋求德慶皇帝的幫助。隻是,她如今來找德慶皇帝,也是有着自己迫不得已的苦衷。
隻可惜等到德慶皇帝走進那人時,才發現故人原本順滑柔亮的青絲早已變成花白頭發,原本光潔白皙的臉蛋也因為生活的操勞布滿皺紋,隻是那一雙原本清澈見底的明亮雙眸卻因為忐忑和憂慮而越發暗淡。
德慶皇帝雖然心中早有準備,但看到故人的容顔早已并非記憶中的嬌美明麗後,無窮無盡的失望還是不斷地湧上心頭。
他心中雖然明白眼前的蒼老婦人就是記憶中的那個人,但是某種僥幸心理卻讓他試探着問道:“你就是佩珊?”
故人看到德慶皇帝怯懦的神情,也隻是對他斂衽行禮。她終究是高傲的女子,雖然是對他屈身低頭,可骨子裡的驕傲卻并沒有徹底消失。
“民婦就是陳佩珊。”
當那老婦人親口承認她就是自己二十多年前在民間喜歡的那個少女後,德慶皇帝心中的失望是越積越多,他不隻失望她的紅顔易逝,更失望自己原來喜歡她隻是喜歡她年輕時候的容貌。
“這些年,你都一直避而不見。如今你來尋我所謂何事?”
陳佩珊聽到德慶皇帝冷漠的話語,心中隻是充滿着無窮無盡的屈辱,但小不忍則亂大謀,她如今對皇帝有所求,因此隻能對皇帝低頭哀求。
隻是她心中亦是有着自己的驕傲,因此她對着萬乘之尊,也鼓起勇氣敢于自稱我字。
“希望陛下可以讓我見自己女兒最後一面?”
聽到陳佩珊居然對他提出這樣看似匪夷所思的要求,德慶皇帝雖然一片茫然,但心中隐隐約約有幾分不祥的預感。
“你女兒是誰啊?你怎麼會因為這個緣故了結我們曾經的情誼?”
陳佩珊幽幽歎息道:“我女兒就是紫禁城中人,因此我來了。”
德慶皇帝聽後,對此也十分好奇,并且對于故人之女生出幾分不應該有的念頭。
畢竟在德慶皇帝眼中,陳佩珊已經老了,但她還是有女兒的,她的女兒青春還在,或許還能有幾分她的美貌。
“她是誰?”
陳佩珊一直都是冰雪聰明之人,聽到德慶皇帝語氣中的熱切,她自然明白那個男人對她女兒的用意,心中自然是一片凄涼。
隻是在這比森森冰雪還要刻骨的凄涼中,陳佩珊唯一慶幸的是自己當初并沒有選擇他成為自己人生的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