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明白!”
盧娘子想說錢家,想說蘇東家,想說西市的繡坊因為衛衡都不敢用自己!
她想告訴衛衡人們是多忌憚他!
可衛衡輕輕一笑:“是我從前沒有告訴你。讓你為我擔心了,是我的不是。”
“我本姓嚴,名雲澤。祖上是開國柱國嚴将軍。後來家族沒落,我的上一輩,窮極鑽營,也不過做了個從四品的官。”
“我十歲的時候,皇太子選伴讀,我在衆多世家子弟中脫穎而出,入了東宮陪太子讀書。”
六歲的時候,衛衡就知道,嚴家的未來,要擔在自己肩上。
父親無能,兄長才學平平。
旁支子弟也不成氣候。
隻有自己讀書習武還有些樣子。
他爹對他說過很多次。
人這一輩子,要才學,也要機會。
才學常有,而機會不多得。
你一定要學好本事,有機會就抓住!
咱們嚴家就靠你了!
于是他自小就在心裡裝了整個嚴家。
入選東宮的時候,他開心極了!
往後幾十年,他都能回憶起那一日。
仿若是昨天。
十二歲的太子錦袍玉帶站在檐下,看着他們六個伴讀來見禮。
遠遠的,太子就擡手:“跪什麼跪!往後都是同門。”
衛衡隔着陽光看着太子。
他知道,跟着太子,自己一定有好前程!
嚴家一定有好前程!
從那天開始。
他是伴讀中讀書最用心的。
習武最吃苦的。
太子待他也漸漸不同。
太子知道,他有大報複!
太子也願意成全他的報複。
每有客來,太子都帶着衛衡一起。
讓衛衡見不同的人。
聽不同的聲音。
太子會細細給他講誰是做什麼的。
遇到什麼難處。
來求什麼方便。
與百姓有益的。
太子都會放在心上。
查明白後,斟酌着拟一道折子,呈給皇上。
在東宮五年。
衛衡是太子心腹。
祈雨,治水,放糧,安撫災民。
他眼看着太子小小年紀做出一件件為民的大事。
他的心也更大了。
他不隻裝了嚴家,也裝了太子。
這樣好的人。
他想陪着他一起。
他還小小的裝了天下的一角。
他努力做個不被障目的人。
他努力了解一道道奏折背後的民生疾苦。
就在他一心輔佐太子的時候。
遠在封地的康王入京了。
明眼人都看出,皇上舉棋不定了。
這個時候,太子這裡偏偏屢屢出錯。
太傅的孫子縱馬傷人。
良第的婢女出手傷太子妃。
東宮的長史都被翻出來偷東宮的禦用之物私下售賣。
衛衡心裡清楚。
這都是康王的手段。
他在抹黑太子。
衛衡更謹言慎行了。
每每歸家,他也不忘敲打父親和兄長。
讓他們約束家中,不要給太子抹黑。
可他沒想到。
洩露太子行蹤,偷竊太子手書,誣告太子謀反的人,就是自己的兄長!
到東宮被圍。
衛衡才知道,自己的哥哥,嚴雲甯,屢次假借探望自己的便利偷走太子的手書。
又尋了善于模仿的人,仿着太子的筆迹寫下謀反的罪證!
自己的父親也通過身邊小厮的行動,判斷太子的行蹤,透露給康王!
太子幾次遇險都和嚴家有關!
衛衡隻恨自己眼瞎,沒有早早看出自己父兄早已經投靠了康王!
東宮被圍。
為首的将領卻放自己歸家。
說是康王看在嚴家的面子上,放自己一馬。
他不僅放了自己,還曆數嚴家對太子的背叛。
讓太子聽清楚,嚴家對康王的忠心。
衛衡不願意走。
他想向太子解釋!
自己不知道嚴家倒戈!
可太子失望的眼神說明了一切。
他被康王的人扔出太子府。
在門外,他聽見裡面婦孺的慘叫和刀兵的碰撞。
東宮一百八十三口,在那一天,無一有命!
衛衡雙眼通紅,捏緊了拳頭!
自己九年辛苦為了什麼?
不就為了光耀門楣!
可嚴家呢?
在背後利用自己!
臨陣倒戈!
害死太子!
還讓太子背上造反的名聲!
放了自己?
真是殺人誅心!
康王是讓太子臨死的時候都不得甯靜!
讓他帶着對身邊人的失望而死!
帶着對自己用人能力的質疑而死!
衛衡憤怒而絕望!
他紅着眼沖進嚴家。
阻攔他的人都一刀斃命。
他爹站在中庭哭求:“爹也沒辦法呀!太子不堪,康王才是武朝的希望啊!況且隻你一人,如何撐得起家族?”
衛衡手裡的刀橫在親爹脖子前:“我撐不起?那你們就做小人?為什麼是你們!為什麼!”
他不理解。
明明自己已經竭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