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作為一個年齡要求極其特殊的行業,因其特殊性在家長群體中往往是人憎狗嫌的存在。
十七八正是接受教育的關鍵時期,選擇一條與大衆迥異的道路往往是不被看好和支持的,況且也并非所有人都是天才,進入隻是拿到了一張入場券。身為npc,換個賽道也不會有什麼改變。
但繼續随大流起碼有個文憑保證,不至于浪費時間又兩手空空。
家長總是會考慮到孩子的後路,但年少輕狂的時候誰都以為自己就是那個天選之子。考慮到戲劇性,電競小說裡這樣的情況就變得更加極端,面對的要麼是以死相逼或者斷絕關系互不往來,要麼是背景闆一樣的父母關愛後路無憂傾力支持。
打野的劇本裡是前者的變體,還加了點豪門要素,楊月這邊呢,則是多了點親情糾葛。
楊月有個哥哥,叫楊陽。孩子從小就聰明,順風順水到了大二,自主創業還整了點小錢,讀着當下的熱門專業,大三就簽了業内知名企業,眼見着前途光明萬事無憂,中途就出了點幺蛾子。
楊陽有個好朋友,家庭條件非常不錯,大三那年跟家裡移民了,要去國外重讀本科,就把自己的很多東西都轉贈給了他,其中就包括YOY的遊戲賬号。
楊陽以前沒有接觸過類似的遊戲,大三已經搞定工作問題,又沒什麼事做,閑的無聊就本着不要浪費的原則開始了他的YOY生涯。
那時候,YOY上手難度還很高,遊戲機制也沒有經過修改,跟現在的本體可以說是兩模兩樣,遠沒有如今這樣龐大的受衆群體,商業化程度也是剛剛起步,跟當時流行的電競比賽是毫不搭邊。但楊陽一上手就發現,相比于其他同品類的遊戲,雖然現在還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潛力非常大,調整好的話遠比當下的遊戲比賽觀賞性強。
後來事情發展也如他期待中的那樣,在經曆了兩次革命性的更新之後,YOY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火爆遊戲,彼時的楊陽也已經工作好幾年了。
YOY如野草一樣肆意生長,職業聯賽的搭建也随之提上了日程,本來這一切都該與楊陽無關,但在同學聚會上,與那位曾經的好友再次相遇,兩人徹夜長談,再度點燃了楊陽心裡的那把火。
二十多年的循規蹈矩讓他再也無法壓抑自己的内心。就因為一個瘋狂的想法,好友回國,他辭去了工作,兩個人着手籌備起了戰隊。
當然,他們也為自己的輕率付出了代價。
身在其中方知不易,戰隊經營不善,完全沒有此類經驗的兩人着實走了不少彎路,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跌跌撞撞了兩年總算護住了這來之不易的火苗。
眼看戰隊有了起色,朋友因為移民身份的緣故出了問題,一次資金鍊斷裂就又把他們打回了原形。楊陽東奔西走,求爺爺告奶奶也再拿不出救急的錢,楊月那時候初三,在家裡就沒見過他幾面,隻能從父母的隻言片語裡捕捉到一點哥哥的痕迹。
楊陽的父親是一個嚴肅固執的學究型人物,對于兒子“偏離正道”去搞那些虛無的事業本來就秉持強烈反對的态度,奈何兒大不由人,這幾年也就随他去了,但這時候見楊陽所謀的事業出了岔子,便又有了引他走正路的想法。
此時楊陽已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無奈之下隻能求助于家庭。楊陽的父親做生意,楊家也算小有家資,但他的父親是絕對不可能“放虎歸山”的,極力要求楊陽不要再不務正業,早點回歸正确的人生為好。
于是,數次溝通無果後,在一個烏雲密布的晚上,父子二人爆發了一場激烈的争吵。楊月聽到了家裡大門重重關上的聲音,從門縫裡偷偷看去,樓下隻剩滿臉怒容的父親獨自面對着玄關。
後面楊月就沒再見到哥哥了。
一直到中考結束,母親告訴他,哥哥失蹤了。
直到後來某天,他發現母親在房間裡對着哥哥的照片流淚才得知真相。原來楊陽當時因為接二連三的打擊已經患上了重度抑郁,所謂的好友在戰隊出事後自顧不暇,一句話都沒有留就人間蒸發,留給他的是一連串的傳票和債務,家人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孩子,怎麼什麼都不說呢?母親流眼淚的時候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
楊月不怪自己的父親,他也許是個不稱職的父親,但他是真心愛着自己的兒子。
楊陽死後,或許是出于愧疚心理,他的父親投資建立了一個YOY戰隊:煅明。
晏宇:“你和你哥一個日一個月?”
“嗯,不知道他為什麼要把我的名字加進去,那時候我對YOY一點了解都沒有。”楊月說。
可能是因為小說情節裡你的線早就被安排好了,作者也沒想到時間上的問題就這麼安排了吧,還真是簡單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