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他觀察的這段時間裡,沈若除了這個坐姿以外,沒有什麼特别的地方。
紋哲去找沈若的時候,也見到過這個坐姿。
是這個坐姿有什麼特殊的地方,所以才能讓人族把水焰蓮花的能量舉重若輕地吸收和摘除?
君哲一邊照着自己的印象嘗試沈若的坐姿,一邊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那個人族也沒有很舉重若輕,他兩次見到沈若把水焰蓮花的能量移出體外,變成非靈階也可以吸收的能量,都是有損的。
隻不過第一次那個人族受損應該比較嚴重,雖然血都隻是貼着表皮而不是流滿地,和受傷造成的出血效果不同,但是從視覺效果上很是誇張。
看起來就是一個人剛從血水裡撈出來一樣。
第二次,雖然出血量不大,由于是先出現細密的汗珠,淡化了血色,而且出血的位置不再是全身,而隻是右半身小腹一直到手臂手掌,但是是有出血的,君哲也聞到了血腥味。
所以,這個坐姿究竟是有什麼意義?
君哲按照自己印象中的姿勢坐好,隻覺得雙腿有點酸累,實在是找不到什麼有用的收獲。
這樣坐着,他也沒有能夠在魔法陣中再次用出火焰魔法。
君哲排除了這個坐姿有什麼他所沒有發現的盲點的可能。
沈若吃飽睡足,抽空在床上打坐内觀了一下自己的脈絡。
其實人族的體型影響着他們的實力,不僅僅隻是天賦上更弱小那麼簡單。
最弱小的智慧種族可不是單方面的弱小,比如人族身體的體型,就會限制他們身體的脈絡粗細。
即便沈若能夠通過真氣周天運行,能夠在一定範圍内調整自己的五感,乃至心覺、時覺,但是都不能改變一個事實。
那就是如果一次性通過自己的脈絡聚集在自己某個部分的氣有限,那麼即便是沈若這樣的、在母星地球時期被視為天才的人,也隻能借助這有限的氣,去做這個能力範圍内的事。
像哲哲、赫稀這樣的體型,他們體内如果和人族構造一樣存在有脈絡,那至少應該脈絡對氣的容量應該在人族的一倍甚至還要多,這就是先天優勢。
龍族就更不必說了。
還有沈若見過的角髫也是如此。
天狐族男性的身材也遠比人族強壯。
另外還有一些他沒有見識過的種族。
因為使用眼識、改變時覺,都需要氣來強化自己,所以沈若在潭邊和君哲的那一次對決,他一擊雖然能讓君哲半身麻痹,但是那更多是巧勝。
否則他也不需要一擊即退,還和龍威連夜離開。
嚴格來說,君哲在那一瞬間身周的氣流平衡變化中出現的突破口,是類似于東方古老武學中名為穴道的東西。
不同種族的穴道自然不可能和人族一樣,即便是人族,武學高手也可以做到“移穴”這樣旁人看起來匪夷所思的事情。
穴位本質上就是脈絡中體内氣流的節點,脈絡不通則真氣運行不暢。
沈若當然明白自己就是勝在取巧,以他的脈絡寬度在那樣高強度的需要借助真氣運行的戰鬥中聚氣一擊,實際上根本不能破除對方的防禦。
事實上,就在君哲被他一擊得手之後,将所有的元素力攻擊轉化為防禦,在身體周圍凝聚了光元素力的铠甲一樣的防禦,要想再擊破,就需要更大的代價了。
如果繼續纏鬥下去,即便赢,也很容易底牌盡出,沒有被洞察的能力才是最好的能力。
沈若認為在那個時候退走,自己留有餘力的同時,也可以讓對方無法摸清自己的實力。
至于後面旅館發生的事,純屬算有遺漏。
在給君哲取水焰蓮花的能量而内觀的時候,沈若就發現自己全身的脈絡似乎發生了一點變化。
經絡是有受到損傷的,上一次旅館的意外之後,這種損傷也沒有完全恢複。
但是有意思的是,這種損傷很均勻,而且脈絡被撐開了一點。
沈若陷入了沉思,甚至是在沉思中入定了。
這是一種非想即想的奇異狀态,他好似什麼都沒有想,完全的放空,但是關于自己身體變化的信息和水焰蓮花的屬性以及為什麼會産生這種變化的可能性,在無意識中不斷被排列組合。
等到沈若結束入定狀态的時候,他對于水焰蓮花為什麼會造成自己經絡變化已經有了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