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七年七月三十号最高溫度三十二度,最低溫度二十八度,天氣情況大雨~小雨。
極端高溫天氣早在不久前就已消亡,劇組拍攝計劃今天也已調整回來,一想到又要反季節拍攝沈夢境就覺得悶熱難耐。
不過得虧劇組有人性沒有在前幾天三十八度~三十六度的時候調整拍攝計劃,不然她命休矣。
拍攝的順利是一方面沈夢境對于劇本的思考又是另一方面,随着扮演的深入她越來越控制不住的開始把偶像劇裡的内容帶入現實,尋找其中的不合理之處。
晚上回家的時候鄒儀打來電話問她拍攝情況怎麼樣,《天倫》殺青宴之後倆人已有兩個多月沒見,不過電話聯系卻是一直沒斷的。
沈夢境覺得如果要跟一個人敞開心扉的聊劇情鄒儀絕對是一個好人選,所以她當時認真的回答道:
“拍攝越深入我就越入不了戲,隻能說幸好開拍之前我就根據角色性格設計好了面部表情還有肢體動作。
劇本裡每一場戲主角的情緒我都有備注,我就怕角色情緒割裂觀衆看的不舒服。
我當時是想這是我第一次擔任女主角,再怎麼慎重也不為過,所以我還特地跟覃觀老師商讨每段表演的合理性。
得虧當時全力以赴,現在不看這些備注不用方法表演我真的沒有把握呈現好這個角色,我以前一直以為我是體驗派來着。”
“各種派别沒有高低之分,隻要角色最終呈現的好就行,可以的話能告訴我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你入不了戲嗎?
“太脫離現實了,原著是本網絡小說在那個領域算貼近現實寫的不錯的,劇本改變之後更偏偶像劇了。
其實直到圍讀劇本的時候我都覺得劇本挺不錯的,這部劇的劇本制作其實已經遠超我們公司以往的自制劇水平了,它是存在邏輯的,可問題是經不起深思啊……
它看似把所有的問題都擺在明面上,但沒有一條它給出了切實的解決辦法。
最終跨越這些的方式都是靠所謂的愛,女主單方面的愛和付出以及男主的自我感動。
這就是偶像劇嗎?
企圖用所謂的愛解釋一切解決一切。”
“其實不止偶像劇,很多電影電視劇都是這樣,它們隻是文藝作品不是大衆面臨抉擇時的解惑書,但我還是很好奇到底是那些問題讓你覺得劇本脫離現實的?”
“第一點男主角截癱出行需要靠輪椅并且右膝以下截肢,永遠都站不起來。
他是靠手術和康複治療才解決了兩便失禁是問題,而且他不/行,老師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我都一把年紀了,怎麼可能不明白?”鄒儀都有些失笑了。
“我覺得對女性來說面對一個性/無能的伴侶是件讓人很沮喪的事。
哪怕可以用/道/具滿足欲望,肌膚相親時也會深感無力,而那樣的人生她要過可能二三十年,直到自己的欲望随着肉/體的衰老而消逝。
第二點,女主其實很喜歡孩子,因為他不/行,如果女主想要自己的孩子就必須要做試管嬰兒。
劇本裡借女配之口說出的并發症隻是很小一方面,卵巢功能早衰,卵巢過度刺激綜合症,多胎妊娠,宮内外複合妊娠……
那麼多并發症,我在網上搜這些資料的時候真的很震驚,我從來沒有想到做試管嬰兒對母體的危害有那麼大。
在劇本裡雖然設置情節讓男主主動提出不做試管嬰兒轉而領養小孩,看似很貼心實則呢?
他自以為為女主着想實則完全考慮過她的想法,他以為是自己在關懷女主,其實是女主在遷就他。
女主本來可以和一個性/功能正常的男人結婚生下自己的孩子,就算和他在一起後女主在充分了解試管嬰兒的并發症之後,還是想要自己的孩子,是因為考慮到他的意見和自尊女主才妥協放棄……
女配問起的時候,女主也是說他們倆一起決定領養孩子的。
從他們倆在一起之後就一直都是女主在單方面的犧牲奉獻,我很不喜歡這種付出一種不平等的感情。”
電話那一頭的鄒儀放下水杯說道:
“你的想法很與衆不同,我以為你會說他的觀念未必能代表他父母的觀念。
畢竟中/國社會對于傳宗接代有種狂熱的癡迷,對于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哪怕生孩子會威脅母體的生命安全周圍也會想着死亡隻是小概率事件,然後繼續催生。”
“這就是另外一個方面的事了,而且這種觀念矛盾很容易轉化為現實。
真要面臨這種矛盾的時候男主男主就算當時反對,在他父母的影響下天長日久他難免不會改變觀念,畢竟受苦的又不是他,沒幾個男人能對女人感同身受的。”
沈夢境反應過來自己說了什麼之後連忙補充道:
“我沒歧視男性啊,事實上我覺得人和人之間都是這樣,再親密的關系也很難易地而處将心比心的……”
“嗯,繼續。”
“假設女主做了試管嬰兒,未來如果兩人情感不和選擇離婚,兩人争奪撫養權的時候男主有決定性優勢,因為他不/行他不能正常性/交/生育。
法律偏向生育困難的他,這讓我覺得很不公平。”
鄒儀喝了一口茶,她覺得沈夢境豈止是對這個劇本不滿,她說的話是她對這個社會世俗不公的宣洩,她在宣洩自己的情緒,鄒儀想了想問道:
“他有優勢嗎?”
“有,還真有,第一點他也就是他的扮演者龔宇長得不錯,第二點他本人大廠工作年薪六十萬到七十萬不等在普通人裡算得上薪資相當不錯的。
第三點也就是他最大的優勢,他家境很不錯是個富二代有房有車,如果他出身普通人家,當初他家人估計連ICU的費用都交不起,他早死了。
不對,如果他出身普通人家不是富二代,那他家人根本沒錢給他買車,當初那場車禍也就不會發生了……
這個第三點含金量很高,因為他是獨生子,他父母在他遭遇車禍之後也是潛心培養他,并沒有追生孩子。”
“女主呢?”
“老師你看我就知道了,盤靓條順方桃譬李。”
沈夢境說的時候笑意都快忍不住了,坦白講她真得感謝她這張臉,否則她可能一輩子也跨越不了階級。
“感謝老天爺讓我中了基因彩票,跟老師都有點像了。”
“行了行了,繼續。”鄒儀說話也忍不住帶上了幾分笑意。
“女主家境一般,父親早亡母親再嫁,她和繼父還有同母異父的弟弟關系都很一般。
她自己工作也不錯,是注冊會計師在内資八大工作,不過她的年薪水平比之男主就要遜色不少了。
她最大的優勢除了外貌之外應該就是她四肢健全行動自如了,與這一點對應的就是男主的劣勢。”
“如果他生活條件真這麼好的話,其實很多麻煩都是可以避免的,這樣看這兩個角色的條件其實劃分的挺對等的。”
“外貌條件互相抵消之後,男主的那兩個優勢合二為一其實就是金錢方面,問題是他雖然有錢但他沒怎麼給女主花啊……
他從沒有給女主提供過任何經濟上的幫助,兩人的日常開銷也是各花各的,禮物和驚喜兩個人都是互相送的,價值也都相當。
女主生活遇到苦難的時候他也沒能察覺到女主的情緒變化,為其提供金錢幫助和語言安慰。
相反女配一跟女主見聊天就能察覺到問題所在,繼而追問她發生了什麼事,借錢幫她渡過難關,男主事後還在怪女主為什麼不告訴他……
相反男主再微小的情緒變化女主都能注意到并及時給予關心,他的感情在女主的感情面前顯得太渺小了。
他總讓我覺得他很無能,因為所有的困難和矛盾都是女主一個人在面對。
他的生活赢來的不顧一切愛他的女主,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女主為了他對抗世俗人言,差點和家庭朋友全部鬧翻,迎來了一個善于自我感動的男人。
對,他雖然付出的少,但他會腦補啊。
男主的心理描寫真的很多而且寫得特别好加上龔宇那張臉,最後劇放出來呈現是什麼呢?
觀衆都會覺得男主好愛女主,男主好深情一類的,實際上他有做什麼嗎?
他什麼也沒做,他一向沉默寡言甚至連在女主失意的時候好好安慰她都做不到,我不明白女主要他有什麼用?
就在那一直當個擺設嗎?
關鍵是女主也很會腦補,男主一句安慰她的話也沒說也沒有什麼行動,女主就能把倆人同處一個空間理解為男主不善言辭隻能默默陪伴,無聲安慰她。
我隻能說幸好我們國家的觀衆也很會腦補,尤其是偶像劇觀衆她們大多都很能腦補很能心疼男人,這劇播出去男主角想不火都難。
最主要的問題是其實我心裡一直不太理解女主為什麼那麼愛他?
人都出社會那麼多年了怎麼還是那麼幼稚為了青春期懵懂的愛意從而選擇和一個多年不聯系不甚了解的截癱截肢的男人在一起。
我不歧視殘疾人,我不明白的是男主的性格都徹底翻轉改變了,女主到底喜歡他什麼?
就劇本裡描寫的柔軟的内心以及他的本質我是真的很難看出來,我越演越覺得在我心裡那個高中時期俠義心腸耀眼奪目的男主其實已經徹底死了。
我搞不懂他們的愛,我感覺他們好像突然就愛上了,女主好像突然就要為他對抗全世界了,男主也很奇怪我幾乎感受不到他的愛意,他還在那搞内心戲在那山盟海誓……
要女主一路追問,他才能蹦出來一個愛字,他常常讓我懷疑他愛無能。”
“我不太了解偶像劇,但我知道每部劇都是要迎合市場考慮受衆的,你們公司以往的作品我隻在網上搜索過。
我就看那評分這麼低有些劇還能火這不就說明了市場有這個需求,就是有很多人愛看這些莫名其妙的情情愛愛麼。”
“我就經常這樣安慰自己,可我就是容易想很多,我甚至會想由于男主家庭的金錢優勢,會不會他父母覺得女主另有所圖。
又或者女主和男主父母起來矛盾,男主會不會站在女主的角度替她着想一類的,我好像總是想很多……”
“因為你想的都是現實生活中會發生的事,可你現在演的是偶像劇。
就像你在看童話故事一樣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你不需要把他們的婚姻生活帶入現實,思考他們未來可能發生的種種不幸,這就不是一個能深思的話題。
你需要做的事就是看完這個故事并祝福他們,就像你現在需要的就是扮演好這個角色一樣。
另外,我有一個問題,既然都是脫離現實的偶像劇了為什麼不幹脆寫個大團圓結局,讓男主成功站起來呢?”
“額……這其實是我的提議,我覺得那樣就太落俗了。”
“你能對劇本提出更改意見?”
“那是開拍之前,我當時看劇本的時候完全沒有意識到問題我就把它當一個偶像劇來看。
因為我們公司以往自制劇的水平,我并沒有什麼高水準來要求她。
我覺得它已經比我們公司以往那些自制劇要好很多了,它是存在邏輯的,再加上主演全員顔值在線很難不火來着……
我那個時候是意識不到問題的,因為很多爆火偶像劇的男主都跟沒張嘴一樣。”
沈夢境越說越覺得有種懊悔的情緒在心底裡蔓延,就因為這樣她才沒法跟陳馥交流問題所在,陳馥早就問過她了,當初是她自己表示沒問題的……
“那為什麼現在又要想那麼多呢?”
“我不知道,我覺得我需要心理輔導了,明知偶像劇不需要深入思考,可我還是忍不住苛責它。
其實有一個問題我一直沒說,我總會想起之前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