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落日熔金 >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沈夢境:“所以我決定先讓你看一下我的試戴效果。

說真的我以前很不習慣帶一些手镯項鍊腳鍊之類的東西,讓我有種鐐铐的感覺,現在這種感覺要輕了很多,偶爾戴一次也行。

這手镯有點難戴,你等一下我護手霜呢?

好了,看到效果了吧,它們接下來就要被我塵封收藏了,希望它們有重見天日的那一天吧。”

沈夢境把對镯重新放回盒子,剛把盒子合上她就聽陳馥問道:

“你很想跟我結婚嗎?”

沈夢境:“這一秒。”

陳馥:“下一秒呢,你在想什麼?”

沈夢境:“想工作,想明天的首映禮,想後天的團建還有粉絲抽獎,想我得未來。

我覺得我得未來一直有你,誰讓我一簽就簽了十年呢,可能未來就是十年再十年,我們一直在一起。”

陳馥:“一秒就夠了,你還小專注實業發展才對,反正我人又不會突然消失。

走吧,回家。”

沈夢境:“走。”

……

第二天八月三号沈夢境起了個大早,今天首映禮《枯竭》劇組是有統一服裝的,就是一件煙灰色圓領T恤上面,正面胸口處印着枯竭兩個字,背面T恤下擺是她,林淼源,王石湫還有薛衍四個人的角色剪影。

沈夢境下身直接搭配了一條黑色工裝褲和一雙黑色老爹鞋,她什麼收拾都沒有戴,妝發師給她做得造型也是紮發淡妝,一切從簡。

第一場沈夢境就是在媒體廳的媒體見面會,這裡是他們接受媒體采訪,回答電影相關問題的地方,這裡是有規劃出的攝影區專門供媒體和劇組工作人員拍攝照片錄制訪談視頻的。

這個媒體訪問環節持續了四十五分鐘,聊了演員選角問題,即為什麼主演選擇流量演員和新人。

黃昇黃導回答:

“我覺得選角本身是看演員對角色的理解是否透徹,演技是否優秀,人物外形是否貼合角色而不是那個人是否是流量。

流量不是衡量演員的标準,現代人有一個誤區流量演員等于演技差,覺得我們男女主演在電影中的表現可以完美的打破這一刻闆印象。

至于為什麼選用新人,我也是新人,新人導演,這是我得第二部作品,我覺得我們的影視行業是需要新鮮血液的,所以我我們才會共同完成這個作品。

也聊了不少創作問題和具體到每個角色的選角黃昇都回答得很正常而且話語間滿是對他們這些演員的維護,他面對媒體大衆的時候精神狀态是真得很正常。

正常到不正常,瘋和蠢之間的界限被他拿捏得相當精準,後面一些針對他們這些演員的問題,包括沈夢境在内每個人的回答都很得體。

是那個記者問起林淼源和沈夢境拍攝中遇到最大困難是什麼的時候。

林淼源回答:

“應該拍攝滾下樓梯的橋段和溺水掙紮的鏡頭的時候,為了鏡頭效果更真實我是自己上的,在這個過程客服心理壓力和恐懼對我來說真是史無前例的挑戰。

尤其是滾下樓梯的時候,那個安全墊是不能出鏡的所以肯定不能鋪滿,我當時真得很緊張,萬幸的是我做到了。”

沈夢境第一次知道滾下樓梯的橋段是林淼源真人拍攝的,那還是前期拍攝的,落在當時的黃昇手裡他一個人估計得十幾遍起滾。

沈夢境意識都有些驚了,輪到自己的時候她則回答道:

“最大的困難應該是情緒抽離問題。

我很難快速的從角色中走出來,我需要時間緩沖,在拍攝花絮中我幾乎是不笑得而且常常哭到力竭。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因此對我們劇組氛圍産生誤解,那樣我得過錯就大了。”

媒體見面會結束之後,他們就要去參加主廳映後來,因為制片人給了他們一個首映禮的名額讓她們請圈内同行來點評電影,所以沈夢境就請了鄒儀過來,鄒儀老師是欣然同意。

進場的時候沈夢境還特意往她那個方向揮手打了招呼,主廳的映後問答互動環節大緻被劃定為三十分鐘,和媒體見面會一樣專人控場。

因為人選已經定下後他們就告知了制片人,所以這個互動環節鄒儀是肯定會被喊起來發表觀影,沈夢境很在意她的評價。

鄒儀:“我真得非常高興沈夢能邀請我來參加《枯竭》的首映禮,我們相識于《天倫》劇組那時候我就覺得這個新人很有表演天賦,戲感很優秀雖然台詞一般但也算是年輕一輩裡拔尖的了。

到《呼吸》的時候我更加看好她,但到後面《謝謝你走向我》的時候,我就發現她的表演突然變得很匠氣。

她到了那個階段之後好像太知道該怎麼演了,太知道觀衆想看到什麼了,但在這部影片裡她整個人是完全沉浸在角色之中的,情緒内收外放自如銜接自然,整部影片中她的表演痕迹近乎于無,好像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

這讓我覺得很驚喜,我覺得她可以憑借楊淩這個角色包攬不少獎項提名了。”

沈夢境在台上笑着聽完了全部内容,楊淩這個角色可以說是她的人生角色了,比蔣嫽還要貼近她本人。

對,她本人并沒有蔣嫽那麼堅強優秀,她也自殺未遂過,因為她當時一無所有也再不願意去幻想未來。

那種病态的東亞原生家庭環境,那種被剝奪隐私權處于家庭底層充當父母情緒垃圾桶被非打即罵的過往經曆,那種精神長期處在高壓環境下瀕臨崩潰的狀态,那種徹底崩盤尋求解脫的心境她都理解。

楊淩甚至作為命運共同體的哥哥,而她當時隻有自己。

今天沈夢境甚至可以說楊淩這個角色她是本色出演的了,所以她怎麼可能有表演痕迹呢?

就算有也早被黃昇這種拍攝方式給磨沒了,剛開機的時候她真的每天都處在處在高壓環境,拍攝時她甚至因為過度高壓導緻練度肌肉抽搐,後面更是因為情緒激動過呼吸堿中毒。

後面黃昇被制片人制裁了,她的日子才好過起來,想到這裡沈夢境又有些恨恨的。

不過在主持人要求她對鄒儀的回答給予反饋時她還是笑着說道:

“我覺得這多虧了黃昇導演,他真的教會了我們很多。”

林淼源在一旁點頭附和說着對,他倆屬于同病相憐的倒黴蛋,算是徹底栽在黃昇手裡了。

等到這場映後結束之後沈夢境和鄒儀聊了幾句就揮手離開了,她還要趕下一個映後呢,今天第四場映後的時候還發生了一件事。

觀影團有一個觀衆說黃昇對女性角色塑造有問題,言下之意是他隐性厭女。

沈夢境覺得不厭男也不厭女,他隻是很單純的沒人性,對演員也很沒人性,這裡的演員代指她和林淼源尤其是後者,黃昇其實還挺喜歡薛衍的,對他一直都是“法外開恩”。

黃昇對于女性角色塑造的問題回答是:

“我覺得電影制片是有基礎門檻的,觀影理所當然也應該有。”

沈夢境内心咯噔了一些,黃昇就像條瘋狗一樣,一旦有人質疑他的電影情節,他就開始口不擇言了。

作為導演答疑解惑對他來說有這麼難嗎?

黃昇最該感謝的就是上部電影的編劇,要沒有那位他這性格問題估計暴露的更早,那位編劇筆下得劇情讓他免于接受審判。

可惜那部作品的成績也讓他更傲了,觀衆不需要這種高高在上的評價,觀影也不應該有門檻。

沈夢境真想讓制片人天天拿條鐵鍊拴住着他,她和林淼源對視了一眼,那種疲憊感真是溢于言表,什麼叫說話得罪人啊……

沈夢境: “我覺得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更加合适,因為我是在場的幾位主演中唯一的女性,也是整片戲份最重的角色之一。

你能問一下你覺得這部電影的女性角色的塑造問題出現在哪嗎?”

“一個母親因為丈夫的背叛而精神病态逼死子女;

另一個母親因為丈夫家暴抛下孩子一走了之,完全不顧孩子的生死;

一個女人因為丈夫挑唆能直接對和她無冤無仇為家庭為家庭任勞任怨的公公怨聲載道,希望沒有利用價值的老人消失。

大部分女性角色都那麼自私自利那麼刻薄這還沒有問題?”

沈夢境:“有問題,但你沒有發現麼,不止女性角色的塑造,劇中大部分男性角色塑造也都是蠻橫無理陰險狡詐的。

電影角色塑造都是在為劇情服務,我們這部電影片就是在披露這些人性醜惡涼薄的地方,批露當下熱議的原生家庭問題和家庭教育的悲哀。

你說一個母親因為丈夫的背叛而逼死子女,我覺得這是不準确的,我不覺得一個女人會因為男人的背叛而性情大變。

就像我不覺得結婚生子能改變人的性格一樣,丈夫婚内出軌抛妻棄女是因為他喜新厭舊的劣根性,因為他自私涼薄不負責任這與妻子無關。

同樣母親逼死子女在我看來這也是因為她本身精神扭曲病态控制欲強,因為孩子不單單是她丈夫的也是她的,她卻通過折磨子女來報複丈夫獲得病态的滿足感。

你沒看出問題在哪嗎?

正常人都知道一個抛妻棄子的男人是不可能在乎孩子死活的。

這對夫妻本身就是存在性格缺陷的,一對有人品缺陷的男女不可能因為結婚生子,就變得品行優良。

你上網搜索一下父母逼死子女你會發現這種情況遠比你想得多,各大醫院精神科的青少年患者中因為原生家庭而出現精神問題的孩子占比非常高,豆瓣甚至有個遠古小組叫父母皆禍害,我覺得你可以去看看。

我覺得導演塑造這樣的兩個角色,就是要批判家庭教育的悲哀,人不用經過任何考核就能結婚就能成為父母,這就是一則真實恐怖故事。

你說得另一個母親因為丈夫家暴抛下孩子不顧孩子生死,影片裡面的丈夫是一個蠻橫無理愛撒酒瘋毆打妻子的人設。

注意電影中是有台詞說起丈夫從前沒有打過兒子的,她是在妻子走後為了發洩怒氣才轉而對孩子下手了,也就是這個妻子也就是母親她并不知道自己孩子未來的遭遇。

她是在丈夫家暴日漸嚴重自己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選擇逃離的。”

“她離婚為什麼不要撫養權,為什麼不帶男主一起走,為什麼之後不管孩子死活?”

沈夢境:“她怎麼要,她怎麼帶,站在她的角度她為什麼要帶?

她十幾年家庭主婦,身上沒有一分錢存款,丈夫家暴但過往不打孩子而且有經濟實力為孩子提供學費生活費。

你是法官你把孩子判給誰,你是孩子你願意跟誰?

我不了解你但男主顯然是願意跟父親的,從一點就能看出他當時都快成年了一米八大高個了,他步入青春期之後就完全有能力組織父親毆打母親了,可他選擇了旁觀。

我也不喜歡這個母親的塑造太優柔寡斷了,她下不了決心離婚可卻把一切歸咎于孩子,不斷給孩子施加心理壓力。

母親單方面覺得她為孩子付出了很多,孩子卻不站在她這一邊,所以她心灰意冷的選擇離開,這個邏輯是順的,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真的不少。

男主開始事不關己高高挂起在遇到相同遭遇的時候才稍微理解母親,你不覺得這更是一種家庭教育的悲哀嗎?

我可以從第一篇的母親和第二篇父親的身上看到我父母的影子,導演是在通過角色塑造将赤裸裸的人性展現出來。”

“那第三篇呢?”

沈夢境:“這就是導演仁慈的地方了,很多人拍這種家庭糾紛都會拍公婆和兒媳,而隐去那個作為罪魁禍首的丈夫和兒子而導演一開始就指名了問題的所在 。

一個被老父親撫養長大的兒子,在他年老體衰沒有利用價值時想要直接将他抛棄,這難道不是家庭教育的悲哀麼。

更悲哀的是導演還暗示這一點将延續下去,因為孫子在看到這類場景的時候有點一個頭的舉動,他未來大概也會在夫婦被榨幹利用價值後有樣學樣。

導演通過塑造一個個這樣的角色把這現實生活中出現過的悲劇一一展現在大家面前,我覺得他是希望大家關注到劇情本身的。

隻是黃導這個人說話有點詞不達意,所以話聽起來才這麼刺耳,我代他跟大家說聲抱歉吧,希望大家可以諒解一下。”

這時候台下有個觀影團成員問道:

“這也是家庭教育的悲哀造成的嗎?”

黃昇:“是。”

……

沈夢境忙得是暈頭轉向的,她那些通過各種渠道拿到電影首映禮們門票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