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訓讓孫穎莎回到了18歲備戰青奧會的日子,她和王楚欽幾乎每天都綁在一起,她陪他加強正手,他幫她練練接發,每天都累得直不起腰,但下了訓就有很多話要講。
孫穎莎一邊一邊手舞足蹈地跟王楚欽比比劃劃,“殺指導真的很帥!人又帥球又好,講話還特溫柔!”
“再帥他也結婚了,你沒機會。”王楚欽撇了撇嘴,醋得不行。
“是那回事兒嗎?人球也好啊!”孫穎莎根本就不以為然,繼續誇她的新教練,“肖指導的徒弟诶!跟他肯定能學到好多的!你看曼昱,成績多好。”
王楚欽覺得驚奇,“你不覺得肖指導很兇嗎?”
在男隊,王楚欽聽方博和闫安叨叨得最多的就是肖指導又如何羞辱他們了,各種的二字經、三字經彙總一下簡直可以寫一本肖式口吐芬芳彙編。
他光聽隊友描述就覺得那個光頭好可怕。
“兇點就兇點呗,你知道有師父的感覺多好嗎?全運會的時候,肖指導每天都陪着曼昱訓練,我都想,他要是能帶帶我就好了,哪怕幾天也好。”
孫穎莎想起全運會那塊銀牌,心裡還是發苦。
王楚欽擡手揉揉她的頭,“人各有命,也許你的好福氣還在後頭,别羨慕她。”
兩人親親密密地走到球館門口,那裡已經聚集起了一群粉絲舉着手機等着“偶遇”自己心儀的運動員。
兩人對視了一眼,默契地拉開了距離。
他們兩家的粉絲最近的關系變得微妙,大約也是看出了什麼。從前太陽屋和氫氣球還會互相在自家孩子的微博評論裡撈對方,一幅兄友弟恭的樣子,如今不知怎的隐隐有些勢同水火的架勢。
周到也已經三番五次地提醒他們,在外一定要注意,小心輿論。
兩個人都在自己私信裡看見過惡毒的謾罵,隻是誰都沒有告訴對方,自己默默咽了下來。
王楚欽想起那些不利于孫穎莎的流言蜚語,二話不說擡起腳加快了步伐,丢下她三米遠。
孫穎莎也十分默契地放慢了腳步,拿出手機裝着回微信,快速穿過人群。
他們是彼此的軟肋,他們幾次三番被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阻擋。
王楚欽覺得這始終不是個辦法,當縮頭烏龜不是他們東北爺們兒的風格。
他特意去見了一次周到。
“到姐,難道我們要一輩子這樣嗎?看到攝像機就躲,看到人就分開?我們是正式戀愛,為什麼像做賊?”
他真的不理解。
“你還記得你們當初為什麼被拆隊嗎?”
周到說話總是這麼一針見血。
“……”
“成績都沒有,就想着要名分?”
“……”
王楚欽覺得周到說得也對。
粉絲吵的也左不過是那些誰拖累了誰,那如果他們誰也沒拖累誰呢?
“明白了。”
他要去證明,他們誰也沒有被誰拖累。
王楚欽訓練得更為刻苦,11月初還飛了一趟斯洛文尼亞參加支線賽,搭檔王藝迪拿下了拉什科和新梅斯托兩站的混雙冠軍。
斯洛文尼亞小分隊人均至少獲得了兩座獎杯。
“亞軍的獎杯真小。”
王楚欽掂着自己手上的三座獎杯,一冠兩亞,撇了撇嘴。
“得虧是個小獎杯!你看我這個,郵寄都得貴死了!”
王藝迪費勁地抱着自己的三個冠軍大杯,幾近崩潰。
“沒事兒,你勁兒大,扛回去。”
王楚欽好整以暇地插兜看她,半點沒有幫忙的意思。
王藝迪白了他一眼,“你再不幫忙小心我回去告狀。”
王楚欽這才伸手幫了一把,讨好道,“姐,你得理解我,現在有家有口的我得避嫌,咱男女授受不親啊。”
“授受不親你個大頭鬼!”王藝迪被他酸掉了牙,二話不說給了他一拳,“你特麼趕緊滾回去找豆包兒吧,别在我跟前犯賤。”
11月24日,休斯頓世乒賽正賽開始。
孫穎莎、王楚欽同時身兼三項,開始緊鑼密鼓地備戰,打完混雙打女雙,打完女雙打單打,一天三賽,打得人想吐。
集訓時每個運動員的訓練都有側重,王楚欽和孫穎莎的混雙課占比80%,教練組明明白白地對這塊金牌勢在必得。
同往巴黎的第一站,他們隻能赢,不能輸。
1/16,莎頭對陣台灣組合。
台灣組合針對孫穎莎發了一個反手小三角,孫穎莎狠狠磕在球台上,“咚”地一聲,聽得王楚欽的腿也疼了一下。
他下意識伸了伸手想替她擋住球台的棱角,奈何為時已晚。
第二局對手故技重施,孫穎莎又一次磕了腿。
王楚欽不爽地皺了皺眉,他給孫穎莎發了一個明确的信号,“我要拉他們。”
孫穎莎點點頭。
随後台灣組合被牢牢鎖死在中遠台,再也沒機會給孫穎莎小三角位,最後1-3止步十六強。
1/8決賽,莎頭3-1戰勝西班牙組合,順利挺進四強。
同日,王楚欽在男單1/8決賽上遇到了樊振東。
孫穎莎備戰間隙抽空站在了場邊觀戰,他每赢一球她都用力鼓掌,這是他們的暗号。
王楚欽局間循着掌聲找到了孫穎莎所在的角落,對她笑了笑,内心覺得充滿了力量。
最終王楚欽還是2-3遺憾敗北,止步男單八強。
孫穎莎第一時間走到他身邊摸了摸他的肩表示安慰,來不及多說一句就被陳玘催促着準備她的下一場女單對決。
她強迫自己暫時放下那些擔心,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下一場比賽,而王楚欽也必須迅速放下剛才的失利,迅速調整狀态,因為一小時後,他又要和剛才戰勝了自己的樊振東一起搭檔男雙,進行下一個半區的争奪。
他們都已經很習慣于在這樣激烈而殘酷的節奏裡見縫插針地相愛。
遞一遞水,撿一撿球,提醒她趕緊把衣服穿上,她彎腰的時候就站在她身後當個人肉擋闆防止走光……
這是他們對彼此無聲的關照,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也是他們為數不多能為對方做的事情。
陳玘站在一旁默默盯緊賽場,對兩個小孩互相關切的行為視而不見,聽之不聞。
11月29日是孫穎莎的人生中明暗交替得最頻繁的一天,混雙半決賽,決賽都安排在同一天,同時還要角逐女單和女雙的半決賽。
如何平衡好比賽和比賽?無非是每一場都全力以赴。
教練組要保混雙,她不能輸。女單和女雙關乎她自己,也要拼。
混雙半決賽的對手是東京奧運會的季軍組合,來自台北的林昀儒/鄭怡靜。
這是一組強敵,他們大賽經驗豐富,配合默契,比他們配得久、配得好。
最終能不能挺進決賽,連他們自己都覺得有幾分聽天由命的成分。
賽前,劉國梁親自找兩個孩子聊了聊。
他沒有再把那些壓力放在明面上,轉而關心起了他們的生活,“最近,比賽壓力比較大哈?”
“确實,大家都兼了多項,要随時适應新的身份會造成一定的困難吧,但是每個運動員都是這樣過來的,我們沒問題!”
孫穎莎二話不說先表上了忠心。
她是經曆過兩次考驗的戰士,劉國梁對孫穎莎有信心,對她點了點頭,“精神頭兒挺好的,狀态要保持住。”
孫穎莎笑着答應了下來。
“明天你們怎麼分配?”劉國梁這是要給他們上大師課的意思。
王楚欽興奮地開始介紹明天的戰術,從對手自身的技術特點該如何攻,講到他們自己的配合上有哪些弱點,該如何守,一套一套的方案,算無遺漏。
劉國梁摸着下巴細細地聽,突然抛出一句,“我記得你小時候下圍棋是吧?”
“是。”
“難怪。”劉國梁笑了起來,“下圍棋的人打球就是會讓别人覺得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