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徐真元點點頭,帶她出外景的這名攝像師前輩又轉過頭。
他盯着玉擇演開出停車場的那輛卡宴,多看了幾眼。
這天上午出完外景,領完盒飯,欄目組幾個相熟的職員坐車裡吃飯。
見新來的徐局長女兒不在。
先前開車的攝像師說了早上在車庫碰見孟拂曉的事:“局裡這批進來的新人,個個都很有背景啊。早上還看到那個最近挺出名的孟拂曉,是豪車送過來的。”
“是啊,不是都說她是今年金理事長和副局長押的寶嗎?宋智恩還親自帶她。”
提到整個電視台的名人宋智恩,有人更來興趣了。
“等今年宋智恩退下來,就是徐真元跟這個新人之間上去一個吧。”
“肯定就在她們倆中間選了。”
“那不都算定了?宋智恩不是帶了那個姓孟的後輩嗎?聽說還是她自己選的人,也不知道為什麼,宋智恩眼光這麼高,偏偏選了個非科班出身的。”
“是啊,看不懂。”
“宋智恩隻是帶人學習呐,這麼重要的位置,最後定崗還是得看台裡意思啊。”
“難不成今年是金家人拿到這個黃金檔位置?”
幾人閑聊着這些天局裡的新人八卦,為自己無聊的工作日添加些樂趣。
而這些話題,也正是報道局最近私下讨論爛的事。
黃金檔新聞節目女主持,一步登天的位置,牽扯兩方利益。
毫無疑問,是報道局今年的大事。
這批進來的新人不少,但所有人都清楚,真正能競争這位置的人隻有兩個。
而誰能在最後脫穎而出,所有人也都在關注着。
孟拂曉聽到些風言風語是在某天午後。
她跟着宋智恩從辦公室出來。
對方今天沒有節目錄制,遞了稿文件給她,就拿着車鑰匙準備離開電視台。
“你先看看吧,過幾天我們在台裡錄一期。”
孟拂曉說得平淡。
但若是有人看了她遞給孟拂曉的文件,都會驚訝地吸一口氣。
這可是宋智恩知名的個人FM節目《A Point of View》的新一期稿本内容,在KBS電台廣播頻道收聽率極高!
這個FM節目主要圍繞近期社會熱點、時事新聞進行科普讨論,邀請的嘉賓有許多相關領域的知名人士。
其中不乏著名記者主持、時評家、大學教授等等,極具影響力。
這些人裡,不少都是宋智恩圈内結識的好友。
而《A Point of View》也完全是由宋智恩一手辦起來的。
雖說内容上和報道局有些關系,但這個電台并不是報道局下屬節目。
聽說當初報道局并不同意辦這個電台。
宋智恩直接向台裡申請,自己找了電台PD(制作人)和嘉賓,自己申請節目号,對接頻道排期才辦下來的。
後面電台辦起來以後,收聽率特别好,于是就這樣保留了下來,這個節目也一直放在了她的名下。
宋智恩偶爾也會請台裡一些相熟的主持朋友一起上《A Point of View》,但帶着剛進台裡的後輩,這可還是第一次!
見慣常沉着的孟拂曉也愕然了一下,宋智恩笑了,“放輕松,拂曉。你的能力,這些天我已經見識到了。”
平日裡要求嚴格的宋智恩,說出這樣的話,這毫無疑問是種莫大的肯定。
宋智恩又叮囑了聲,“每日訓練還是不要落下,這以後都是你吃飯的東西。”
“嗯,我明白的,前輩。”
手上的稿本很輕,這刻卻變得沉甸甸的,拂曉握緊它,不卑不亢地點下頭。
這是跟班學習一個月以來。
除了常規的功底訓練和觀摩她新聞直播外,宋智恩第一次給她的錄制任務。
該說,不愧是宋智恩的手筆嗎?
不枉費她專門為她等待了這麼久。
久到旁人都疑惑——為什麼她這個所謂的“有背景新人”,卻遲遲沒有拿到任何節目錄制資源!
孟拂曉有種意料之中的驚喜。
所以在茶水間門口聽到那些議論時,她直接叩了叩門,裡面說話的人頓時被吓得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