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一輛馬車停在了西郊的一處農家小院的附近。
農家大門輕掩,門頭之下,懸挂着兩盞燈籠,紅色的外籠顔色已經褪色,想來是受了太陽的長期照射。
圍牆的四周堆了一些柴火,牆頭不算高,隐約能看見院子裡屋子有三間,廚房上方的煙囪,幾縷青煙緩慢而出。
唐钰兒站在門口,擡起了手,又緩慢放下。
一心惦記那個被救的丫頭,想來看看,如今真的來了,突然之間不知道,見了面又該說什麼。
與那個孩子也不過是一面之緣,就連她姑姑下葬的事情,也不是自己去處理的,見了面,似乎也隻能詢問她好與不好。
可失去親人的這種痛,又何來的好。
“這農家的當家,因早年受傷不能生育,一直沒有孩子,那女娃年歲不大,她們很是喜歡,這些年的勞作,雖未大富大貴,卻也過的衣食無憂,日後,我也會吩咐人多加照料,你不必擔心。”
“進去吧。”
農家夫婦聽見門口的響動聲,急忙從屋子裡走了出來。
雖然不知眼前之人的身份,但也明白有些事情還是不該知道的好。
這幾日從孩子的口中也了解了一些事情,感歎孩子身世可憐,又感謝上天垂憐,被人所救,還來到了他們的身邊。
得知有人要過來看孩子,這幾天夫婦兩一直在忙活,為的就是讓人家知道,他們是真心喜歡這孩子,以後也會好好照料,就算不是親生的,也不會虧待半分。
跟在身後的孩子,看到來人的是那天救了自己的姐姐,走上前去,小心翼翼的輕聲問道:“姐姐,我姑姑是不是去見我爹爹跟娘親了?”
迎上孩子純真的目光,到了嘴邊的話語,最終咽了下去,緩緩的點了點。
“那樣姑姑就不會痛了,姐姐,我可以去看看姑姑嗎?我想告訴姑姑,我現在過的很好,有疼愛我的新阿爹和新阿娘,她不用在擔心我了。”
“好,我帶你過去。”唐钰兒哽咽道。
農家婦聽到孩子的話,忍不住紅了眼眶,窩在丈夫的懷中,最終還是落了淚。
本以為孩子撅,不願意認他們為爹娘,隻盼着以後精誠所至,能讓他改口,沒想到孩子什麼都知道,隻是一直沒有說罷了。
河堤破圩,萬家頃,裴清衍也嘗試命人去尋找過那孩子的故土,可查來查去也隻留有模糊的線索,最終也隻能将墳墓修葺朝着所謂家的方向。
黃土新蓋,墓碑上劉小銀三個字孤零零的立在那裡。
劉琪雖不識字,但那一處隻有一座新墳,自然知曉那是一直護着自己的姑姑留在人間的最後一點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