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康熙側臣·納蘭容若傳 > 第119章 第119章

第119章 第119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朝堂之上。

明珠站出一步:“臣有喜報要奏明皇上。”

索額圖冷眼一掃,心想:明珠你該不會是要當着天子和群臣的面,來大說特說你家貴公子設計的大清國旗吧?

康熙皇帝道:“講——”

明珠清了一下嗓子,大聲道:“臣向皇上舉薦的能人靳輔,治水六載,已經大大有了成果。”

康熙皇帝果然龍顔大悅,“朕勵精圖治,從未松懈過河運與漕運之事,朕當年發了三大願,至今還刻在朝堂的柱子呢!”【注1】

說罷,康熙皇帝向禦前侍衛一遞眼色。

禦前侍衛就來到了刻字的柱子前,威武清肅地對衆大臣道:

“各位大人,此處印迹,正是當今天子功在千秋的證明!大河通暢,漕運無憂;河災不犯,百姓安樂。皇上遠見,無人能及。”

滿朝文武立刻齊聲道:“皇上聖明,高瞻遠矚。臣等恭喜皇上,賀喜皇上,與天下萬民同樂!”

康熙皇帝朝氣蓬勃道:

“朕每日充滿幹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接下來要為大清所走的每一步路。所謂政通人和,說得就是:皇帝主政清明,百姓們的日子才能過的好。列位臣工,你等好好問問自己,這一年來、這多年以來,是否忠心耿耿為朕?是否真心盼切于朕?是否誠心奉公于朕?若是,大清就就沒有白養活你們。”

“靳輔治水有功,朕要将他連升三級,主理工部河運之事。另外,與靳輔一同竭盡全力修築維護河道的兵吏們,朕也要賞賜他們布匹與錢财,具體數目,就由戶部核對之後,再上報朕來定奪。”

“明珠薦才有功,也應嘉獎。”康熙皇帝一斟酌,得送納蘭性德稀罕的東西才行,“朕賜納蘭一家親筆字一幅。”

“臣替一家子叩謝皇上!”

明珠朝天子一拜。

“啟禀皇上,臣有話要說。”

“索額圖,你是有話要說,還是有異議?”

“納蘭父子看似舉薦對了人才,實際上是投皇上所好。現在天下漕運河運暢通,一切都是皇上的功勞,一切得益于大河沿岸官民的配合,與納蘭父子何關?皇上的賞賜之舉一出,是不是意味着:日後隻要是安排一個‘人才’到有需要的地方去,一旦那個‘人才’成了事,就要三方大賞【注2】?”

“朕賞的是‘功’而不是‘臣’,索大人難道不明白?”

“皇上執意如此,臣無話可說。”索額圖擠出了一臉悲哀,“隻恐往後,皇上的‘恩賞’與‘回饋’不知道會被明珠如何利用,不可不先做提防。”

“索大人要是不放心,逮着本官的漏洞來彈劾就是。”明珠波瀾不驚,“何須在皇上面前惺惺作态?就跟自己沒有過類似的‘任人之舉’一樣。”

“皇上。”索額圖進言,“靳輔治水是大任,大任能成,加官晉爵理所當然,臣不與明珠計較這個。臣就是容不下明珠日後會利用類似手段,背着皇上操縱地方任命權。“

康熙皇帝把目光一沉,“明珠,你的官路、你兒子的前途、你們納蘭家的榮辱,到底取決于你,還是取決于朕,自己仔細掂量清楚!“

“臣明珠,謝皇上明示。”

*

納蘭容若獲得康熙皇帝允許後,将孔尚任帶入皇宮的書房候駕。

此前,孔尚任按照納蘭和沈宛的意見,對劇本裡面“很漢人”的東西,尤其是咬文嚼字稍作變通之後,就有“反清崇明”之意的詩詞做了大量删改。

這不改不知道,除了宛若二人圈點出來的地方外,字裡行間竟然還有孔尚任“自招”了的玩味支筆。

納蘭脾氣好,隻一笑而過,道:“孔兄筆墨,高深莫測,戲劇沖突,比之更甚。”

孔尚任垂首道:“我這不是被吓唬了嗎?《桃花扇》的第一卷在‘花鳥風月樓’預演沒關系,畢竟觀衆都是來自天南地北的百姓。可是公子你真把我帶去皇宮,我不能因為自己的劇本被康熙皇帝推敲出了端倪來,而枉費了公子的好心啊!”

“我想先跟孔兄說清楚,《桃花扇》能夠被皇上聖閱已經是莫大榮幸,面聖後,孔兄不可自鳴得意,說出在皇宮開戲的癡心話來。”

“公子提醒的是,文人總是外在清高、内在狂傲,我不是沒有想過請求皇恩來讓自己揚名天下,但是人……”孔尚任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不可多求,不可多求啊!”

“孔兄放得下那一份願景就好!”納蘭鼓勵道,“待到《桃花扇》四卷既成,機會自來,不必急于一時。”

梁九功過來,“納蘭公子,借一步說話。”

納蘭便跟着梁公公來到柱子後面,問他什麼事?

“惠妃娘娘心細,一面幫着皇後娘娘協理六宮,一面惦記着納蘭家。娘娘叫身邊的宮女遠黛捎來了一塊頂好的鴛墨,說是當作給公子的婚賀之禮。”

納蘭将鴛墨收下,微笑道:“有勞梁公公傳訊,就說容若惜取此物,編撰《通志堂經解》時,一定會用上。”

“是。奴才會找準契機去叫遠黛姑娘向惠妃娘娘傳達公子的意思。”

“我還有一句話,要勞梁公公一并帶過去。”

“公子請講,奴才保證一字不差地記着。”

“你就說:容若除夕會在宮中陪伴皇上寫‘歲末把筆’,心裡惦記着惠兒,仿佛已經相見。家中一切安好,惠兒不必擔心,一定一定在後宮周全保全自己。”

“是。”

門口傳來司禮太監的一聲喊:“皇上駕到——”

納蘭、孔尚任、梁九功各自就位,恭迎下朝後的康熙皇帝。

納蘭再一看,阿瑪明珠果然跟着來了。

父子倆的眼神一交彙,納蘭就猜到:阿瑪定是受了索額圖的針對之言或是皇上的警告之語。

“草民孔尚任,先賢孔子第六十四代孫,山東曲阜人士,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納蘭說你擅長寫劇本。”康熙皇帝往禦桌後一坐,“自稱大作的《桃花扇》已經完成第一卷。”

“草民惶恐,拙作《桃花扇》隻是将心中故事提筆寫就,算不得是劇本名流。草民之所以寫這部劇,乃是在歌頌忠貞的愛情與痛批南明王朝的昏庸與腐敗……”

明珠心裡對孔尚任冷漠一諷:

當年你來我明府請見我兒容若的時候,不是嚷嚷着自己要幹大事和成大作嗎?如今怎麼見了天子,就規規矩矩?

明珠又一瞧容若,用眼神詢問:孔尚任面君的這套話術,全是你教的?

容若搖頭,那意思是:兒隻是引薦人才給皇上,沒做多餘之事。

*

叫顧總管從孔尚任手中接過《桃花扇》劇本,仔細地翻看了半晌之後,康熙皇帝對裡面的内容與内涵早已心裡有數。

“你這個‘弘光政權’隐射的不錯,朕看過之後,已經下定決心——派兵剿滅偏安一隅的南明僞朝,不留那邊官僚投降與效忠我大清之機。”

“皇上聖明。”孔尚任附和,“草民不敢對皇上有所隐瞞,族兄孔尚則乃是依附在南明僞朝之下的官員,臣對其多次勸谏,就是不為其所納。如今族兄自食其果,随僞朝而亡,皆是命數!”

“納蘭,你說孔尚任這番話,”康熙皇帝目光深邃,“是大義滅親,忠于我大清?還是怕受牽連,主動求生?”

“皇上,孔尚任寫這部劇,本就已經小心翼翼,怕行文差錯觸怒君心、人心和天下悠悠之口,他一點都不省心,你要是還叫他謹慎分辨‘忠君’還是‘親孝’的話,臣怕自己也沒法替他作答。”

“所以說朕看得出來,孔尚任已經把拿給朕看的這些東西,改到沒法再改的地步了。朕倒是不希望他那顆本應天馬行空來構造獨特世界的心,演變成了任由局勢和人情來擺布的地步。”

“那就是臣說錯話了,請皇上不怪。”

“納蘭你沒說錯什麼,而是孔尚任說出了真心話。”

康熙皇帝對着陪臣旁側的人一指:

“孔尚任,儒家有儒家的那一套行事和做學問的準則,朕有朕對朝代興亡和物是人非的判斷,你有責任完成自己的理想,朕也有責任挑起自己的萬丈雄心。朕當面就給你一個答案:你,是朕的臣民;孔尚則,投靠僞朝罪不容誅。”

“皇上的意思,草民明白了。”

孔尚任跪地,擡頭仰視聖顔。

“既然你明白,又跟納蘭有所交集,朕就當作你從心底裡知曉什麼叫做:滿漢一家。你的劇本從第二卷開始,也要照着朕所推行的策略去寫,不許寫不可言之情,不許藏不可有之心,聽清楚沒有?”

“草民謝皇上點醒,如今心境清澈開朗。”

“孔尚任,今日你既然已經把《桃花扇》的第一卷真迹獻給了朕,朕也不會讓你空手而歸。”康熙皇帝大度,“說吧,你要朕賞你什麼?”

“草民——”孔尚任欲言又止,終于拿出勇氣,“想要納蘭公子自制的九節扇骨折扇。”

康熙皇帝臉色有變,納蘭本人也是眉頭微鎖,事态在意料之外。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