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宮女秋紅與侍衛私通,又是麗嫔與孫侍衛有染。麗嫔常常賞賜孫侍衛,為其貼補,久而久之,孫侍衛心思野了,再不謹慎小心。
他們二人的奸情被劉美人無意撞見,尚未來得及抉擇,就被麗嫔和孫侍衛聯手害死。麗嫔由此一石二鳥,既除掉一個嫔妃,又保下自身與孫侍衛。
孫侍衛去鬼市買/兇,本以為死個不受寵的美人,不會引起這麼大動靜,也就不會查到鬼市。不料此案由長公主插手,竟被徹查個底兒掉。
後宮中先後折損兩位嫔妃,其中一人還被發現私通。皇帝落了這頂不堪的帽子,雷霆大怒,下令掩蓋真相,将所有涉案人員秘密/處/死,并大力整頓後宮,若有明知故犯者嚴懲不貸。
“豈有此理!”
皇帝一揮衣袖,将案上的物件全部掃開,瓷器杯盞稀裡嘩啦摔得稀碎。
葉靈雨随長公主已在栖梧宮外等候傳召,可皇帝怒不可遏,遲遲未召見慕容鳳兮。
上次匆匆一瞥,隻見帝王寵愛女兒的慈祥模樣,還是頭一遭見皇帝發這麼大的火。沒想到案子調查至最終,這頂帽子扣回了皇帝頭上,難怪梁栖那個老狐狸不肯細究。
皇後與太子皆陪侍在側,怎麼勸都勸不住。殿中一片狼藉,皇帝砸累了,坐在榻上喘粗氣。
見狀,皇後接過宮女手中的茶水,上前奉茶。
“陛下,身體要緊。”
然而,皇帝正在氣頭上,誰的話也聽不進去,揮袖拂開茶盞,力氣之大竟将皇後推了個踉跄。
“母後!”
太子眼疾手快接住皇後,隻是那杯茶水還是打翻了。
皇帝見狀,幾度張嘴,還是什麼都沒說,扭過頭去一言不發。
“父皇……”
太子欲上前理論,卻被皇後攔下。
這時,殿門被用力推開,長公主不顧勸阻,怒氣沖沖的闖入殿内。
葉靈雨緊跟其後,兩人就這麼不經傳喚,直接進來了。
“兮兒。”
皇後搖頭,一個勁兒沖慕容鳳兮使眼色,意思是不讓她這個時候頂撞皇帝。
可長公主的性子忍不得一時半刻,她不顧皇後阻攔,直言不諱。
“兒臣見過父皇。劉美人一案的來龍去脈,兒臣已然聽聞。說到底這裡也有父皇的責任。後宮的嫔妃實在太多,皇宮都快盛不開了,才橫生事端。”
此言一出,栖梧宮主殿鴉雀無聲,宮人們噤若寒蟬,連太子都聞之色變。
“長姐!”
“兮兒,不可以這麼和你父皇說話。”
但無論皇後與太子如何從中斡旋,長公主都未領情,依舊堅持己見。
饒是葉靈雨這般自诩見過世面之人,也被長公主言行所震驚。
“你說什麼?”
皇帝同樣是不可置信。
被衆人勸阻,又被皇帝怒目而視,長公主抿緊雙唇,臨危不懼。
父女二人視線交鋒,大有劍拔弩張之态,令其他人大氣也不敢喘。
事态不妙,葉靈雨甚至想躲遠點,以免被他們父女二人誤傷。可她腳下卻是生根似的,堅定的站在長公主身側。
“父皇,兒臣不是為麗嫔她們求情,她身負人命,當然該罰。”
慕容鳳兮歎聲氣,放柔了聲調,并無沖動之舉。
“但是父皇不必遷怒整個後宮。況且,兒臣有一問,父皇您還得記得所有嫔妃的模樣嗎?可能有些,連您自己也記不得了吧。”
皇帝聞言微怔,眯起眼睛等待她的後話。
見他不駁斥,慕容鳳兮繼續道,“後宮佳麗無數,可許多人都隻是擺設,她們在這裡耗費大好年華,空虛度。
父皇不如趁此機會,讓那些身無子嗣,也想要離宮的人自行出宮,也算皇恩浩蕩。倘若她們自願留下,以後再犯大錯,那便罪有應得。”
葉靈雨再次被長公主所言驚到,不過這次不是因為感歎其膽子大,而是長公主之言說到了人心坎兒裡。宮裡人人都知道,但無人敢言。
而這些話也隻能長公主來講,若是旁人強出頭,怕是尚未開口已經結束了。
良久,皇帝恢複理智,竟點頭同意了長公主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