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吃過早飯、準備妥當之後,一行人又出發了,接到了目标人物就不用算着時間前進,想快就快,想慢就慢,高興怎麼走就怎麼走。
謝十三一個人占據一個舒适的馬車,方便養傷,姜源則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唐風的馬車上,跟哥哥(蔣飛)、姐姐(婉嫣)、弟弟(唐風還沒想好給他取什麼名字,所以暫時叫他蔣二)玩得很開心(蔣二說:明明就是你們拿我當玩具玩),有時也去謝十三那裡看看他親愛的十三叔,恢複了小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孩子一多就鬧得慌,唐風幹脆換了一身男裝,騎着在漢中買的駿馬,跟在自己的車旁,順便練練在現代社會沒機會練習的馬技。
到了晚上,一行人依舊找了一處比較平坦且寬闊的地方紮營,仆人們一陣忙活讓大家用了晚餐後,照慣例開始了“夜校”的學習。因為隊伍裡增加了幾個小孩子,唐風決定親自參與教學,這一晚繼續學習《千字文》。
為了加深大家對所學内容的理解和記憶,唐風首先介紹了《千字文》:“《千字文》是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為了教諸王書法,命大臣殷鐵石從書聖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中挑選并拓出了一千個不同的字,每個字用一張紙做成拓片,再把這些無次序的拓片讓博學的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成有内容的四言韻文。……”
雖然唐風規定府裡上上下下的人都要參與學習,但其實對每個人的要求是不同的,仆人們主要是以認字為主,稍微講解一下,知道大緻的意思就夠了,并不需要學的太細緻;而要求三個小家夥學的内容就要深入得多,不過他們要麼是天資聰慧如蔣飛,要麼是有堅實的基礎如婉嫣,要麼是可以用來學習的時間特别充裕如姜源,所以學習的進度比仆人們快了很多。
簡單地介紹了《千字文》後,唐風開始用古語雅音誦讀了前面學過的部分,她讀一句大家也跟着讀一句,家主親自教學,連婆子們都不敢偷懶,學習态度和氛圍異常地好。
剛一下課,蔣飛便要搶着幹活,唐風阻止了他,還溫和地對他說:“我并不缺聽話幹活的人,我收留你們哥兒倆,是因為你天資聰穎、勤奮好學,想把你培養成為像玲珑那樣能幫助我和孩子們的人,所以你現在應該盡量多花時間在學業上,我也會把我畢生所學都傳授給你,包括武功,但是你要答應我,将來要保護好婉嫣和源兒,尤其是源兒。”
蔣飛聽完唐風的話,立刻雙膝跪下,豎起三根指頭,指天起誓,承諾會拼盡全力去保護婉嫣和源兒,接着給唐風磕了三個響頭,認了師傅,從此蔣飛便開始了枯燥的求學和“苦逼”的帶娃生涯。
娃可不是那麼好帶的,尤其是僞小孩婉嫣,那叫一個傲嬌啊!蔣飛哄着婉嫣讓她叫哥哥,婉嫣開始是抗拒的,覺得自己一個十幾歲的“大人”,叫蔣飛這個小屁孩作哥哥,太沒道理了。不過蔣飛也有辦法,百般哄騙,千般讨好,又兼唐風私底下笑她:“你才十幾歲,人家大你一千多歲好不好,給你當哥那是便宜你了。”一語驚醒夢中人,唐大小姐這才反應過來,别說蔣飛,就是現在叫姜源的這個弟弟,甚至還在吃奶的蔣二都是老祖宗級别的人物,那……叫個哥好像也不吃虧。再說就目前而言,蔣飛畢竟要大一點,還是山裡娃,父親又是獵人,掌握的實操技能那是有些成年人都沒法比的,在途中休息的時候就帶着兩個弟弟妹妹抓蚯蚓去釣魚,小河邊搬螃蟹、捉蝦子,用草葉子編小動物,用樹葉吹出各種鳥叫聲……,雖然哄小孩的這些技能都是最基礎的,但已經把兩個小家夥都哄得服服帖帖的了。可憐的城裡娃婉嫣從來都沒玩過這些,在現代的時候就是上學、上補習班,來到這個時代才有了一些童年的樂趣,索性當自己真的隻有五六歲,慢慢地也開始跟着姜源叫飛哥了。
不幾日車隊便到了大興,巴誠已經接到消息在安化門外迎接,進了安化門就算是進了大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