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觞的上菜方式算不得别具一格,隻是讓客人們取用方便,不過這台面居然是用如此大的樹幹做成的一整塊倒是首次得見。
菜品看上去中規中矩沒什麼特别的地方,但品嘗後感覺這些菜的味道比平時的好吃很多。
使女們擡上來一個水盆,水盆裡是數條長八寸左右的鲫魚,兩個婆子搬過來一個上面放着菜墩的案幾,案幾上整齊的擺放着一整套鲙刀,看這架勢是要現場斬鲙。據《膳夫經手錄》中記載:“鲙莫先于鲫魚,鳊、鲂、鲷、鲈次之。”,可見時人食魚鲙以鲫魚為最佳,而做魚鲙的鲫魚最好選用長八寸左右的,魚肉必定鮮嫩可口。唐風事先便從空間裡的河裡挑出了數條合适的鲫魚,不僅肉質是上品中的上品,而且還可以保證絕對沒有寄生蟲。
唐風一時興起,用襻膊将袖子束縛起來,露出一雙玉臂,她小心地取下腕上的手镯放在一邊,仔細地淨了手,親自去盆裡選了一條鲫魚,再用潔淨的幹布将鲫魚身體上的水和自己手上的水擦幹,接着以眼花缭亂的手法,快速地完成了制作魚鲙的工序。一時間,隻見一片片嫩白透亮的魚肉如雪花般落入盤中,擺成了一朵牡丹的造型,正如詩中所雲:“饔子左右揮雙刀,脍飛金盤白雪高。”此時,菜墩上隻餘下一副完整的魚骨,魚頭上魚嘴還在輕輕地開合。
衆人見唐風親自動手斬鲙,紛紛向她道謝後取了鲙蘸上早已調好的醬汁,放入口中,滿足的表情瞬間溢于臉上,她們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隻覺得平生所食之魚鲙鮮美莫過于此。一條鲫魚切出來即使切得再薄也就隻有淺淺一盤,一人嘗一兩片就沒有了,好在魚是應有盡有,定能讓魚鲙愛好者吃到盡興和滿足,不過接下來就得由專業的廚娘來炮制了。
宴會前,唐風命人在坐席後面的角落裡安放了一個洗手台,水閥一開,清涼的水便緩緩地流了出來。唐風在洗手台淨了手,旁邊女使遞上自家出産的香皂,此物不但很好的去除了手上的魚腥味,而且還在手上留下了淡淡的清香。
姜家的香皂是在唐風的指導下按後世植物手工皂的方式制作的,香味清淡,與現下各家用的澡豆大不相同。澡豆的氣味非常濃烈,用完之後身上像腌了半個時辰的肉一樣,那濃烈的香氣隔着十米開外都能聞出用的是哪家的澡豆,甚至一些對香味有研究的人還能分辨出是用的哪些香料制成。有的人出門喜歡帶自己習慣用的澡豆,就是為了避免别家用的澡豆的氣味與自己身上的熏香串雜。而姜家的香皂不同,香味淡淡的,不但不掩蓋衣服上的熏香,反而增添了熏香的香味,讓衣服上的熏香更加與身體本身的氣味相合,聞起來清新、淡雅,令人心曠神怡。姜家的香皂不僅香味獨特,而且式樣也好看,它們被做成一朵朵花的樣子,顔色更是多種多樣,不同的花型搭配不同的顔色代表着不同的香味,幾乎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座中有人頓時想起最近在西市上新開的那家香料鋪,好像也有此物售賣。此物價格不貴,與澡豆相差無幾,可用起來卻特别方便,一塊能用很長時間,造型和顔色也非常漂亮,還有很多種香味可以選擇,在座的貴婦中已經有人用過了,現下正與旁人分享使用心得。有人心下暗自慶幸:原來那家香料鋪是姜家的本錢,還好自己沒來得及巧取豪奪香皂的配方,要不然都不知道該怎麼收場。
像今日這種宴會沒什麼很嚴格的食不言、寝不語的講究,如果有人跟你講這個規矩,那就是她不想與你說話。事實上我華夏有豐富的飯局文化,很多事情都是在飯桌上談的,如果沒有談好,那就是還差那麼一杯酒。
說到酒,使女們端出來的各種各樣的酒水可是獲得了大家的一緻喜愛。這些酒度數不高,味道香甜可口,無論是搭配魚鲙和其他菜品,或者是搭配姜家獨特的糕點都恰到好處,唇齒留香,令人愉悅,關鍵是還有好多種釀酒的果子是平時不容易吃到的,更别說拿來釀酒了。尤其是像荔枝這種保鮮期非常短的,就是各家的當家主母每年也隻能吃到十幾顆來解解饞,其他人更是摸都摸不着。
觥籌交錯間,各類正式的、非正式的消息有意或無意的在席間傳播着,還将在進入各家後很長的時間裡被拿來分析、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