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胥的朝會慣例是三日一小朝、五日一常朝,正旦、冬至才會有百官集會的大朝。逢五逢十的日子,寐君都要去皇宮太極殿上早朝,這種時候,姜味也就難得能睡到自然醒,不用被他鬧騰得早覺都睡不安甯。
也不知道為什麼,她上輩子996就算了,這輩子都變成宮裡的“金絲雀”了,都還不能随心所欲地睡到日上三竿。
七月,正是暑熱的時候,有賴于鵬鳥的隕滅 ,今年的氣溫比往年已經降了不少了,但體感溫度仍然高。
姜味坐在窗邊,神色淡淡,但腦子裡全是胡思亂想。
京城莫非也有熱島效應,所以城裡的溫度才會熱得讓人受不了,怪不得清朝那些皇帝一到夏天就要出去避暑,也不知華胥有沒有類似的避暑山莊。
天氣一熱,人就容易沒胃口,侍從擺在隔壁膳廳上的各色早點密密麻麻擺了滿滿一桌,就連瓜果都有二十四種,姜味雖然沒甚胃口,但看着琳琅滿目的餐點,還是勉強自己吃了一些。
能少浪費還是少浪費一點吧,在宮中愈久,就總覺得西洲的生活離自己愈遠。
陽關城外的饑民屍體壘得都快有城牆高了,整個西洲草木荒蕪,作物無收,底層百姓掙紮求生,易子而食的事情并不在少數。
即使這幾年,因為玉米的大範圍推廣,災民的數量有所減少,但姜玖跟她彙報時,依然憂心忡忡。
姜家能力有限,即使姜祈風聯合西洲洲牧嬴書,大範圍推廣玉米,但她們也隻能保證西洲玉米的種植。玉米這種高産耐寒耐寒作物要想短時間内推廣到整個華胥,必須得以朝廷之力,号召全國上下共同種植才行。
如果官方不出面,那玉米的推廣速度就會大大減慢,就像是姜味上輩子一樣,從明朝玉米進入我國到普及開來,中間也經曆了漫長的時間。
但目前,玉米的推廣再一次停擺了,姜家全族被迫退回祖地,其中就包括不少在朝廷任職的官員将領,驟然退出,對于當地百姓肯定會造成動蕩。不少心懷百姓的姜氏女子就因為這個原因,沒有立刻回去,立馬就被寐君的人馬逮了個正着,然後當場斃命。
其餘人收到消息之後,即使再不舍,也隻能先保全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也有幾個不肯走的硬骨頭,下場就是被嚴刑拷打之後,折磨緻死。
寐君的此番行徑在朝野上下惹起了不小的非議,更是有一些郡縣的百姓怒到極點,手持菜刀和鋤頭,開始反抗,但結果也不過就是血腥鎮壓,修仙界的武力差别更為懸殊,如此也就導緻凡人的反叛更加艱難。
再加上整整兩個月的絨雪讓各地草木繁茂、作物生長,如此反抗的勢頭一下就被壓了下去,朝野上下看着一片和樂。
沒人找麻煩,寐君就天天在姜味身邊沽湧。
他的餐食用度不僅比以往高了不少規格,最近更是鬧着要修個什麼摘星閣,說是要姜味教他煙花的制作方法,以後他天天在摘星閣上放煙花給姜味看。
姜味既希望他更胡鬧一點,引得群情激憤,之後就更好殺了他;但另一方面,她又希望寐君能安分一點,少惹點事,這樣百姓日子就能好過一分。
但是,即使姜味能夠在情感上控制住寐君,他也不可能事事聽姜味擺布,這樣一個驕縱跋扈、大權在握的太夫,他的任意一句吩咐都會影響到無數人的命運。
底層人的一生永遠在艱難求生,永遠在被迫接受上層統治者的安排。
姜味的憂慮不是沒有道理的,這不,此時,侍從就慌慌張張地跑進了殿内,腳步踉跄直往前栽去,姜味伸手扶住了她,
“怎麼了?”
“寐君,寐君殺了張相,還,還派禦林軍去張府,要對張府滿門抄斬!”侍從眼裡寫滿了驚懼之色,被姜味握住的手臂都在顫顫發抖。
姜味悚然而起,“是張禦史?”
華胥官制,三公六省九卿,三公分别為丞相、太尉、禦史大夫,禦史大夫掌監察職能,位同副相,地位僅在皇帝、丞相之下,與太尉同階。
張相任禦史大夫十年有餘,公正清明,朝野上下皆知。這樣一個手握重權,萬萬人之上的副相,竟然被嬴昭寐直接處死?
姜味知道寐君一向肆意放縱,但沒有想到他竟然會放縱至此!
侍從帶着哭腔說道:“姜姑娘,您快去看看吧,要是晚一步,隻怕,隻怕張相滿門都要蒙冤而死。”
紫宸殿其餘的侍從臉上也都是驚慌之色,紛紛看向姜味,眼神裡寫滿了祈求,寐君以往就嗜殺成性,最近幾個月姜姑娘進宮之後,寐君的脾氣性格都好了不少,她們都快忘了寐君以往的樣子了。
陡然遇上事情,衆人不知如何是好,隻能看向姜味,希望姜味能勸住寐君。
驚詫之下,姜味一時也忘了自己韬光養晦、百忍成金的策略,連衣服都沒換,赤着雙腳,匆匆往太極殿而去。
但是她沒用系統卡牌的時候,速度也就比凡人稍快一些而已,會武的侍從見此情景,連忙拉住她,禦劍飛往太極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