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南宮瑾一早便去觐見了皇上,他來到昭儀殿,與皇上商談他與蘇長樂的婚事。
“父皇,兒臣給您請安。”
“平身。”皇上挪步走來,當他看到安然無恙的南宮瑾,這顆懸着的心終于塵埃落定。
“父皇,兒臣此番前來,是想與您商議與長樂成婚的大事。”
“成婚?難道說瑾兒急着趕回來,不是着急想見父皇,而是想讓父皇賜婚。”
“确是如此。”
“昨晚長樂又是住在容園吧,也罷,你們成婚之後,這般黏膩地處在一起,也可少些閑言碎語。”
“父皇,既然如此,那我倆的婚期定在何時?”
“待朕與長公主商議過後,再做打算。”
“兒臣多謝父皇。”
說完,南宮瑾将從江陵帶回來的特産,擱放在了昭儀殿的木桌上。
“父皇,這是江陵的特産,還望父皇喜歡。”
“瑾兒有心了。”
南宮瑾離開後,南宮奕讓侍從拿了身裘袍過來,然後他披着裘袍去了蘇府。
瞧将瑾兒急的,若是不快些将婚事辦了,怕是瑾兒夜裡都睡不踏實。
抵達蘇府,南宮奕與長公主小叙了一會兒。
聊聊家常,再商議兩人的婚事,這時間很快便打發了。
“皇兄,三日後便是良辰吉日,便定在三日後成婚,就是不知皇兄覺得這世間是否太過倉促。”
“無妨,今日聽瑾兒的語氣,瞧将他急的,也許他巴不得今日就成婚呢。”
“今日成婚的話,時間太過倉促,畢竟是皇家的婚事,聘禮嫁妝樣樣都不能少。”
“玥兒說得極是,不過三日後成婚,這時間也夠倉促的,朕這就回宮,讓宮中的麽麽準備兩人的婚禮。”
“如此甚好。”
南宮奕前腳剛離開,南宮瑾便帶着蘇長樂回了蘇府。
前些日子,鬧出這麼大的事情,想必阿娘擔心極了,這不,蘇長樂馬不停蹄地趕到蘇府,來向阿娘報個平安。
來到門口,蘇長樂跳下馬車,她小跑着來到長公主的跟前。
“阿娘,長樂回來了。”
長公主見是長樂回來,連忙出來相迎。
那日,當她得知長樂被人綁票了,她這心裡頭可擔心死了。
“長樂,過來讓阿娘瞧瞧。”
“好。”蘇長樂飛奔而來。
“告訴阿娘,此次可有哪裡受傷?”
“阿娘,長樂沒有受傷,倒是瑾哥哥,為了救長樂,身上受了傷。”
長公主一聽南宮瑾受了傷,她連忙關切說:“瑾兒,你可還好?”
“回禀長公主,瑾兒身上的傷早就好了,已無大礙。”
“那便放心了。”
說完,南宮瑾将從江陵帶回來的特産遞給了長公主,并囑咐說:“長公主,這是從江陵帶回來的特産,還望長公主喜歡。”
“瑾兒竟然帶了禮物回來,本公主自然是歡喜的。”
“如此甚好。”
南宮瑾好不容易來一趟蘇府,長公主留南宮瑾在府邸用了晚膳。
用過晚膳後,南宮瑾便回宮了。
臨走時,蘇長樂有些依依不舍,她站在風中,與南宮瑾道别:“瑾哥哥,長樂舍不得你。”
“長樂,父皇已經下旨了,三日後便舉辦我倆兒的婚事,長樂出嫁時得從蘇府出嫁,未出嫁前也得待在娘家,長樂,再忍兩日,我們便可以一直在一起了。”
還要忍兩日,可是,蘇長樂一刻也不想忍。
怎麼皇家的規矩這麼多,成婚之前,女子還須得住在娘家。
也罷,再難熬也就這兩日。
“那好吧,瑾哥哥,長樂等你來迎娶我。”
“好,我們大婚之日見。”
—
三日後
今日便是長樂郡主與六皇子南宮瑾大婚的日子。
阿瓦皇子為了看到蘇長樂成婚,特地等到兩人大婚之後再回去,此時,他立在皇城中,等着六皇子殿下将長樂郡主迎娶進宮。
一旁的使者感歎道:“阿瓦皇子,真是想不到,大燕國的女子成婚,婚禮竟然如此盛大。”
“本皇子聽聞,也不是每一個女子成婚,都有如此盛大的婚禮,就比如不得寵的公主,成婚都是極簡的,也不會像這般場面,盛大熱鬧。”
“那等會兒有熱鬧可看了。”
蘇府
蘇長樂身穿一襲紅色的嫁衣,她立在銅鏡前,心想着南宮瑾為何還沒有過來迎親。
“芷蘭,你說會不會今日是良辰吉日,所以京都城内成婚的女子有好幾個,這迎親的隊伍擠在京都城的市街上,南宮瑾才遲遲不到。”
“郡主,沒個準兒,的确如此。”
一想到這裡,蘇長樂便深深歎了一口氣。
芷蘭見狀,連忙勸說:“郡主,今日是您大喜的日子,可别唉聲歎氣啊。”
“芷蘭說得對,不管如何,本郡主都應該開心才是。”
市街
今日是個良辰吉日,的确有好幾家女子要辦婚禮。
南宮瑾迎親的隊伍堵在市街上,怎麼也過不了。
南宮瑾瞥了四周一眼,他凝眸問:“無影,今日究竟是個什麼狀況?”
“回禀殿下,無影聽聞,今日京都城有好幾家女子要成婚,這是撞上了。”
“原來如此,既然這樣,那我們繞小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