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芐水鎮忙着把糧食赈災,于是好幾個臨近的鎮都湧來。
有些鎮的老百姓更是嚣張暴動,抗議芐水鎮隻配稀粥,不配肉素。
得知此事的大同國太子妃黃洛委托林嶽到綿思鎮和風月鎮調取鎮上人口數量,同時按照信函上在不日内執行。然而,綿思鎮卻不配合,直接把人拒之門外。
安度笑着躺在衙門院子曬太陽。
“那些愚昧的使者居然敢來這裡。真以為老子事事順他們不成?”
得知此事的黃洛卻不在意。依然在衙門中泡茶喝。
林嶽不解問:“為何随他們意願?”
“因為本宮要先留下派人上府的痕迹,日後好追究二人的責任。再說,不配合,不正擺明他們心術不正嗎?估計暴動推波助瀾之人是他們。”
林嶽也點點頭,然後再問:“那麼太子妃如何處理那些暴民?”
“當然是以工代赈。想吃肉?沒有。對了,吩咐下人,在稀粥上撒幾層地上的灰土。”
林嘉兒莫名其妙了,這樣做還有人吃嗎?
“放下心,絕對有人吃。”
然而,為了利益最大化,糧商運來肉和素菜,當天綿思鎮大賣肉糧捆綁銷售。而芐水鎮和風月鎮堅持稀粥救災。
而芐水鎮的人和風月鎮的人也開始暴動,要求加肉。然而,這件事很快得到平息。
兩鎮張貼公告,公告圍觀了一大堆老百姓和商人。
其中,公告寫明白了:招募農耕人員,日結十文錢一人,時長為辰時到未時,午時休息,含免費稀粥,招完即止。
“官府終于出台一條是人的公告啦!”
“我們可以用這些銀兩去隔壁鎮買肉呢!”
“看來這官府的人還是考慮我們糧商的立場。”
這份通告,直接激起林府府和安度的怒氣。他們二人在花園裡頭直接拍案而起。
“沒想到啊,對方居然可以用此等方法借力打力。”
“度哥,要不咱們就把綿思鎮的人都推到那邊去吧,這樣我們就不用管。”
安度一手拍去林府府頭。
“肯定不行!他們要這樣做,俺們不能放過他們。管她是不是太子妃,我們都要赢!”
林府府和安度商議定計後,便迅速安排人手喬裝打扮,混入了前來應招的農耕人員之中。
幾日過去,農耕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着。這天,太陽高懸,熾熱的陽光灑在大地上,農耕的人們早已汗流浃背,但手中的活兒卻沒停下。
潛伏在人群中的一個人,名叫張三,他向旁邊的同伴李四使了個眼色。李四微微點頭,然後故意大聲嚷嚷起來:“哎呀,這活也太累了,就給這麼點銀兩,還不如不幹了呢!”
旁邊的人聽到這話,紛紛皺眉,有人說道:“别亂說話,好好幹活,這機會來之不易。”
張三卻趁機接話:“哼,有啥來之不易的?說不定這官府就是在剝削我們呢!”
李四笑着戲谑說:“就是,我看這稀粥也越來越稀了,根本就吃不飽,還幹這麼重的活。”
人群中開始出現一些議論聲,氣氛漸漸變得緊張起來。
突然,張三猛地把手中的農具一扔,大聲說道:“老子不幹了!”
李四也立刻響應,跟着把農具扔在地上。一些不明所以的人被他們的舉動吓了一跳。
有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忍不住說道:“你們這是幹啥呢?别搗亂啊。”
張三卻惡狠狠地瞪着他說:“你懂什麼?我們這是在為大家争取權益。”
農民氣憤地說:“争取啥權益?有活幹還有銀兩有糧食,這些就不錯了,你們别瞎折騰。”
張三沖上去推了老實巴交農民一把,吼道:“你給我閉嘴!”
老實巴交農民也不甘示弱,回推了張三一下。這下可不得了,李四立刻沖上去,和老實巴交農民扭打在一起。
張三和李四卻拿着農具以打架為由四處破壞農具,還故意推搡其他的農耕人員。
一個老人顫抖着聲音說:“你們這是要幹啥呀?這好好的農耕怎麼就變成這樣了?”
張三卻滿不在乎地說:“我們就是要讓官府知道,不能這麼欺負我們。”
很快,官兵前來把這些暴動的人鎮壓下來。而農耕工作被迫中斷,老百姓們看着被破壞的場地和受傷的人,心中充滿了憤怒。
他們開始指責這些搗亂的人,而那些潛伏者卻裝作無辜的樣子,試圖把責任推給其他人。
而張三還嚣張跋扈地表示:“如果不是上面藏着掖着,我們又怎麼會挨餓?他們不願意提供肉類,就是在幹旱季節保存自己,中飽私囊!”
老百姓們也覺得有道理,他們聚集在衙門門口,向官府抗議。
花園裡坐在草地上的黃洛得知此情況,于是無奈歎息。
“三天兩頭就抗議。抗議有用就不用法了。傳令下去,頒發通緝令,通緝散播謠言者。然後,放火燒糧!告訴老百姓,官府糧倉已經燒沒,不日衙門之人即将與老百姓齊齊餓死。罪人揚言把綿思鎮、芐水鎮以及風月鎮的糧食銷毀。速速緝拿歸案!”
林嶽和林嘉兒先是愣了一下,然後林嶽問:“真燒啊?”
“肯定不燒我們的。但是别人的難免了。”
看着黃洛奸詐的表情,林嶽連忙揮揮手,然後坐下來倒茶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