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飯菜未免過于不合口味了。
這個時期的主食,稻谷并不普及而且脫粒技術不高,因此吃的還是糙米。鹹陽地處北方,人們每日吃小米粥、黃米更多一些,成喬倒也能吃慣,但這調味料品種太少,調出辛味主要靠的是姜,甜味用饴蜜,連辣椒和蔗糖也沒有。
這對成喬一個無辣不歡的人來說,可謂是難以忍受。
可是轉視身邊的人,似乎都能大快朵頤,包括甘羅都能吃得心滿意足,再怎麼說也是提供給貴族的食物,已經是當時的頂尖水平了。
肥雞、清蒸野鴨、煎炸鲫魚,飲料上還搭配楚國的酪漿,甘羅從出生就餓到現在,一下子見到這麼多豐盛佳肴,立即埋下首就鑽進碗碟之中了,哪裡還管得上成喬食不甘味的表情。
果然是沒有見過太陽,所以能接受黑暗。成喬在心裡感歎,再好吃的食物,沒有辣椒調味,真的不會腥嗎?
可惜朱低煦收到成喬的求救時,回了一條信息。
【抱歉,我也愛莫能助。】
“你不能傳送些辣椒種子過來麼?”
【你以為哥們不想?哥們有心無力啊,辣椒得明末才能傳入,哥們現在是明初,欣欣向榮哪姐們。】
“明朝還沒有辣椒?”
【何止沒有辣椒,哥們想啃玉米都沒影子。都怪咱們身在福中不知福,現在才知道新時代的好。不過上回鄭和下西洋帶來了一堆調味料,我背着老爺子扒了半天才找到幾袋辣椒,還好這幫人不識貨,我一轉身全順兜裡了,就是沒有種子。】
“現成的也行。”成喬退而求其次。
拿了辣椒來,成喬用小刀切了小半段,決定親自給甘羅展現廚藝。
這時的料理方式有煮、炙、蒸、煎、脍、漬、羹等,成喬剛拿出從外援那借來的火柴,火星子才起,就被學監喝止:"學堂怎可生火?"
行。成喬乖乖地放棄炙和烤兩種方式,隻得選擇做生魚片。
這種吃法雖然有很多細菌,但是沒辦法中國人的胃就是耐造,隻要吃不死,就沒有什麼是不能進肚的。
從膳房裡捧了條捕進桶裡的鯉魚,央求做飯的姑姑切好片,這便是當時最風靡的魚脍。
這種吃法雖然用不着火,但很講究刀功的細緻與佐料的美味,一般來說是春天用蔥,秋天用芥和花椒,然而成喬将辣椒末子剁碎放入,再多攪拌攪拌,味道頓時就提升了一個層級。
看成喬品味得陶醉其中,甘羅端了碗過來蹭飯,才夾了一口放入嘴裡,立即發出驚歎:“甚佳!”
“是吧。”成喬擦了擦嘴,“這調味品你肯定沒有嘗過。”
甘羅顧不上回答,夾了一片又一片,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辣椒的肯定。
見這廂有生魚片這等美食,那邊不少人聚攏了來讨飯吃,成喬也很大方,來者不拒地與他們分享。
果然沒有人能抵禦辣椒的魅力,除了少數幾個實在天生吃不得半點辣,才嚼了一口就大呼小叫,其餘的都大為贊歎:“成蟜公子這廚藝,啧啧,我等佩服。”
不過生魚片數量有限,供不應求,當衆人意猶未盡地散去時,成喬便收拾起空空蕩蕩的碗筷,卻見還有一男孩留在原地。
她打量起這人,年紀應是和自己差不多大,長着一雙小鹿般的大眼,皮膚顯現出喜歡曬太陽而導緻的微黑。
他撓了撓頭,低聲道:“公子,下回還能做麼?”
“可以啊。”成喬點點頭,但她不能保證這些辣椒還能支撐多久,當務之急是要來辣椒的種子,“你很喜歡嗎?”
“我活了這六年,還沒吃過這般好吃的食物,簡直天賜美味。”男孩咂咂嘴。
成喬心中一動,問他:“你叫什麼?”
"我叫李信。"男孩說,“我的父親是隴西郡守,所以我能在這裡讀書。”
他發現對面的小公子眼裡驟然發光,差點沒來拽住自個兒的手臂:“你是李信?”
“你認得我?”李信疑惑。
我還知道你和我哥哥天生一對,一個敢說一個敢信,兩個人拿二十萬秦軍比賽誰頭鐵,還好老秦家底子厚,不然得落個長平之後小趙的結局,這回六世餘烈奮不成,秦二世都得難産。
“這樣。”成喬拉過他的手,兩雙大眼睛對視,“你以後就跟着我,我一直做飯給你吃,好不好?”
六歲的小朋友沒有大人那樣彎彎繞繞的腸子,李信也壓根不知道自個兒價值,就這樣稀裡糊塗被一碗辣椒哄騙,嘴唇咧到了耳根:“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