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将軍緩緩的道:“老夫自入軍營起便追随老王爺,直至老王爺戰死沙場。後來,先帝太祖感懷老王爺,取了老王爺名中的“朗”字,建立懷朗軍交由王爺執掌,老夫才有幸回到瑞王麾下。老夫至今追随王爺近二十年,可說是最明白王爺心中所想之人。老夫今日腆着這張老臉,倚老賣老一次,請郡主聽從我等所請,遵從王爺的囑托,擔任大将軍之職。”
“秦老将軍快快請起,我作為晚輩,如何受得起。各位将軍都是我的叔伯,看着我長大,快快請起,莫要折煞晚輩。”
幾位将軍不為所動,大有她不同意便長跪不起之勢。
看着恭敬跪着的幾位将軍,再想到父王薨逝,大仇未報,怎能不顧父王的遺願囑托,一意孤行。最終,她同意了。
幾位将軍當即就繼任大将軍之事與她商議,最終決定先攻占寒城,奪回凜關,再以軍功之名上奏天子。
三月後,三路大軍成功會師于寒城。敵軍見定北軍勢如破竹,一個個将士都殺紅了眼,猶如從地獄而來的惡鬼,全被吓破了膽,再無抵抗之意。寒城之戰,勝。又不費吹灰之力奪回了凜關,至此,北境光複。
定北大軍入城的那一日,整個寒城成為了一座哭城。
父王的身後事要做打算,她想,父王定是甯可在北境看着他們攻打北齊,也不願獨自回京。有父王在此,還可激發衆将士對北齊的恨意,戰場之上必是戰意凜然。此時天氣也已經漸熱,送父王回去甚為不妥。她與幾位将軍商量,最終決定不送父王回京。用了保存屍身的法子,将父王安置在了大将軍府中的冰窖之内,待大勝北齊之後,再與大軍一同凱旋歸朝。
衆人商議畢,開始布置靈堂。這邊,由她親自寫凜關大捷的奏折,又給皇上寫了一封信。另一邊,幾位将軍寫了聯名奏折,奏請皇上任命她為大将軍。
隻有父王的參将靳忠知曉,她已于一月之前,在行軍的路上傳書與京城中的外祖和姑母。她派靳忠回京,并且将天子可能問到的問題一一預設,讓他記住該如何回答。等靈堂布置好了,靳忠對着靈牌磕過頭後,便帶着兩封奏折、一封密信和早已準備好的應對之語,奔赴京城。
雲逍推開門,身後跟着兩個婢女。兩個婢女低頭斂眸,将手上端着的吃食一一擺放在桌上,向着郡主的方向屈膝行禮,退出了門。
前任駐北大将軍張雲死後,這大将軍府就被北齊的周孚所占,府中婢女的遭遇可想而知。很多婢女被淩辱緻死,還有一些不堪蹂躏,選擇了自我了斷。如今大将軍府裡沒剩下多少婢女,多是做粗使活計的,還算懂些規矩。
雲逍與這些婢女的身份自是不同,她不僅是郡主的貼身婢女,也是親衛。
雲逍自小與顧晨一起長大,比顧晨大兩歲。她的父母原是一官員府裡的人,但這官員犯了事,她的父母受了牽連,被罰入賤籍。瑞王府缺人手,便被安排進了王府為奴。瑞王府有不少這樣的奴才。
雲逍被王妃選中,照顧郡主的起居。顧晨從不把她當外人,雲逍這個名字也是顧晨賜的。主子賜字更名,對奴才來說可是極為長臉的事。但雲逍從未因此得意忘形,恪守着做下人的本分。
顧晨十二歲時進出軍營,彼時王妃已經不在,王爺心疼女兒,便讓雲逍女扮男裝跟着郡主。幾位将軍也心疼郡主,就當眼瞎,看不出來。
顧晨在軍營中摸爬滾打如普通将士一般操練,雲逍便也跟着一起操練。王爺和将軍們教授顧晨兵法,她便在旁邊用心聽着。待王爺率軍出征北境,雲逍便作為郡主的親衛,随侍在側,照顧生活起居。雲逍曾經跟着顧晨上戰場殺敵,隻因她第一次殺人後連續幾日噩夢不斷,顧晨再不準她上戰場。這幾年,軍中的将士們早已适應了雲逍的身份,對她禮遇有加。
雲逍見郡主眉頭緊鎖,趕忙走到床邊,道:“主子可是哪裡不舒服?奴婢現在就去喚阿笙過來。”
顧晨收拾好情緒,道:“沒事。我就是太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