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晨看了舅母寫的信,也聽了二人的疑惑,深思一番便明白背後之人是奔着雪兒去的。她一時有些着急,轉而想到京裡有舅母在,這才把心放回了肚子裡。
“龐将軍,除了五皇子那丢了個人,可還有其他人不見了?”
“此次秋狝,各官員隻可帶随從兩人。皇上身邊的人都是有數的,行宮裡的人也是有數的。天元衛和信武将軍的麾下都有名錄。皇子們帶了多少人,是什麼人也都有記錄。已經核實,隻有五皇子那丢了一個人。末将在暗中探查時得知,丢的那個太監是三皇子送給五皇子的。”
顧晨冷笑,嫁禍他人,五皇子這手法練得愈發爐火純青呀。
龐将軍察言觀色,低聲道:“王爺,五皇子先是主動坦白,然後……這一手……”說完看了眼甄明理。
甄明理隻聽着,不發一言。
顧晨點頭,“嗯。這一手看着是不錯。不過……”
“不過什麼?”
“沒什麼。你查到的這些,皇上必然已經知曉了。”
“末将也是這樣想的。不說其他人,劉淮怕是早就查清了。王爺,你說五皇子讓人回京散播消息,到底圖什麼?”
顧晨輕哼一聲,道:“心思深沉,陰險狡詐之人是如何想的,不是我們能猜明白的,也沒必要想那麼多。左右本王沒死,等回到京城,謠言不攻自破,他們愛傳就傳吧。再者,本王又不是一國之君,死不死都不會造成動亂。行宮這裡都還安分吧?”
“都還安分,沒有異動。”
“徐将軍快到了吧?”
“是,明晚或後日一早就該到了。”
“隻要你在徐将軍到達之前守好了,一切都會相安無事。等徐将軍到了,你再把查到的一五一十的禀明聖上。三皇子和五皇子就不用咱們操心了。”
“末将明白。隻是京中出了謠言這事,是否要禀明?皇上應該還不知曉。若無甄大人這封家書,怕是整個行宮,除了始作俑者,還無人知曉京中出了這事。若是向皇上禀明,這事又該怎麼說?”
顧晨目露寒光,道:“說,怎麼能向聖上隐瞞呢。舅母這封家書到的最快,丞相那裡應該也會派人送來折子,皇上早晚都會知道。其實,這事也好推測。你想呀,京中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消息散播的最快,不出幾日就會傳遍大周。你别忘了,京中還有一個北齊的質子。”
甄明理看着外甥女,眼神複雜。
龐将軍目光一凜,道:“北齊最是懼怕王爺,若是知道王爺……不在了,北齊怎會甘心一直稱臣,納貢?怎會不想着奪回割讓出去的土地?難道,五……他是想和北齊……可此時的北齊……”
顧晨打斷了他的話,道:“後面的就不是咱們能說的了,萬事有皇上明斷。”
“是。”
顧晨狀似不在意的道:“北齊被咱們打怕了,可根本還在,死灰複燃,未可知呀。皇上若是問,你就照實說呗。”
龐将軍險些笑了出來,北境有王将軍鎮守,北齊也沒這麼快恢複過來,拿什麼打仗。除非是豁出去,拼着亡國滅族的風險也要争口氣。但北齊怎會如此做賭?所以五皇子就是想勾結北齊也沒什麼用。王爺不會不明白這些,卻偏偏把事情說得很嚴重,這是要給五皇子送份回禮。王爺應是猜到了五皇子為何散播消息,裡面定是有什麼彎彎繞繞。王爺不想說出來,他也沒必要追問。
“末将明白了。”
“勞煩舅父給舅母回一封信,就說孩兒一切安好。”
甄明理道:“信是要回的。可你受傷的事,你舅母怕是已經知道了。你也不想想,此時京中必然已是謠言四起。你外祖那麼疼你,怎會不去找丞相詢問?密旨是讓丞相不可說,但面對你外祖,他怎麼都會吐露一二。”
“唔,舅父說的是。那就回信說孩兒傷勢不重,已經大好,讓外祖外祖母和舅母放心。”想了想,道:“舅父,此時京裡的情況,丞相必會出來主持大局,說一切皆是謠言。但徐将軍趕來了鹿山,即便丞相如此說,怕是也難控制住京中的謠言。沒準還會讓人更多心,越描越黑。”
甄明理明白她的意思,道:“不錯。是早些回京,還是繼續留在行宮,需聖上決斷。”
二人離開後,顧晨喚道:“雲逍,你去姑母那,就說我這離不開阿笙。姑母若是要讓阿笙診平安脈,勞煩姑母再來我這一趟。”
等人的工夫,顧晨打了個盹,見到姑母便将一切都說了。
顧漪瀾冷笑了下,道:“顧曙沉不住氣了。”
“孩兒也是這樣想的。”
顧漪瀾幽幽的道:“若非查證你這次遇險是意外,我必會懷疑是他做的。敬妃突然身體抱恙,出行的前一夜上吐下瀉,哪有這般巧合?我原以為顧曙他們是有什麼謀劃,一直盯着他。沒想到呀,他真就沒打算做什麼,卻又趁機想出了如此陰險的計策。”
“巧合之事不常有,卻也時有發生。也許,敬妃之事便是巧合。顧曙這一招确實陰險,他還想賊喊捉賊,将一切按在三皇子顧晟的頭上。可此事隻要仔細想想就會發現說不通,顧晟未來的嶽丈在南疆捷報頻傳,與北齊勾結什麼的,實在沒必要。”
“是,也不是。你小看了他這一手。”
“姑母的意思是……”
“皇帝曆來多疑,皇兄也不能免俗。皇兄就算明白顧晟沒必要這麼做,也會在心裡留下懷疑的種子。而且,據我所知,皇兄隻見過北齊質子一次,之後都是讓顧晟負責安頓。幾個皇子之中,顧晟與那質子接觸的最多。你看,是不是對上了。”
“按姑母這麼說,皇伯會對顧晟起疑,但最應該懷疑的還是顧曙呀。”
“汐泠去了一趟你的王府,病就慢慢好了,你卻沒有揭發他們母子。還有通城剿匪,你讓朝廷發了海捕文書,雖然緝拿的是木央,但顧曙不會沒有猜測……顧曙必是察覺到了不對,擔心你要對付他,這次才會冒這個險,想要攻你的軟肋。即便顧曙被懷疑了,但皇兄不會知道他到底為的是什麼。散播謠言并不會造成太大的後果,就算治罪也不會重,所以顧曙并不會怎樣。他是想好了,認為值得冒這個險。”
顧漪瀾幽幽的道:“顧曙還将顧晟也拉了進來,攪渾了水。他能在那麼短的時間,順勢做出這樣的安排。如此工于心計,陰險歹毒,有些事不能再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