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飯,屋裡隻剩下了顧晨和顧清滢。二人在桌前相對而坐,很是鄭重。
顧晨沒有拖沓,道:“清滢,我知道你是怎麼想的,一直都清楚。”
那放在桌下的雙手倏然緊握,顧清滢出現了一瞬的慌亂,又帶着幾分期盼。
顧晨覺得她有如此反應很是正常,道:“你一心在為顧昀謀劃,想讓他成為太子。終有一日,登上皇位。”
顧清滢松開了緊握着的雙手,原來,顧晨是在說朝局。
“我知道皇伯和皇嬸也希望顧昀能成為太子。清滢,我可以向你承諾,隻要皇上的心意不變,我會盡全力擁護顧昀,助他成為儲君。我可以和你聯手,為顧昀清除掉那些妨礙。我甚至可以成為你手中的刀,聽憑你的差遣。年節後,顧昀就會參政,我可以不再避着,讓局勢明朗起來。隻要我表明立場,憑着我手中的懷朗軍,旁人再是謀劃也是無用。”
顧清滢仔細聽着,揣摩着顧晨的每一句話。
“所以,你不必再為此事過于憂心,更不必再小心翼翼的謀劃。你有何想法都可直接與我言明。我會成為你,成為顧昀最大的助力。”
顧清滢冷靜的開口,直點要害,“若是父皇改變了心意,你又會如何?”
“皇伯的身體如何,你應是心中有數。顧項和顧晟都非明君之選,亦無帝王之能。顧煦年紀尚小,毫無根基,已經沒有他的機會。皇伯一直屬意顧昀,如今還将我和你,和顧昀綁在了一起,想來皇伯不會改變想法。”
父皇和母後有此想法不假,自己也是如此。但自己對她的情也是真。顧晨卻隻将這門親事當成了父皇的一步棋。至于顧煦,顧晨已經表明了态度,不會因為宋雪而如何。
顧清滢嗓音清冷的道:“你沒有回答我的問題。”
顧晨沉默片刻,道:“正如我所說的,顧項和顧晟都非明君之選,亦無帝王之能。他們若是登上帝位,也許不至于生靈塗炭,讓大周亡國,卻會滿腹猜忌,嫉賢妒能,容不下忠臣良将。即便我不在意,但我不能不為國公府和姑母考慮。所以,若真是到了你說的那一步,我願抛棄忠義,擁立明君。”
顧清滢想了下,道:“若是顧昀也非明君之選,亦無帝王之能,你又要如何?”
“顧昀尚未參政,還年輕,就如一張未着筆墨的紙,隻要有良臣能臣輔佐,一切皆有可能。但顧項和顧晟不同,從他們現在的行事就能看到以後了。”
顧清滢直視着她,追問道:“若是顧昀登基之後,你發現他也并非明君,會如何?”
顧晨垂下了眼眸。
顧清滢的心提了起來,知道顧晨明白了她的意思。
作為顧昀的親姐,顧清滢早已意識到顧昀有很大的不足,甚至可說是有很大的問題。但她沒有辦法,必須要讓自己的親弟弟登上帝位,否則顧昀和母後,還有她自己都很難有活路。她隻能寄希望于顧昀能有所改變,有所成長,得良臣輔佐,虛心納言,至少可以做個仁君,做個守成之君。
顧晨擡起眼眸,心累的道:“清滢,你說的這些,我可能管不了了。”
顧清滢蹙了下眉頭,問道:“此話何意?”
顧晨淡淡的笑了,道:“等顧昀成為太子,我便會離開京城,不再過問這些。隻要顧昀能夠善待國公府,善待姑母,不要屠殺忠臣,對我來說便夠了。有你和皇嬸在,我相信顧昀不會成為殘暴之君。”
顧清滢心中一緊,“你要離開?”
“是。我向雪兒承諾過,等定下儲君就帶她離開京城,隐姓埋名,遊山玩水,悠閑度日。”
顧清滢瞳孔一縮,一瞬不能呼吸,眸光冰冷。
顧晨要帶着宋雪離開……顧晨曾經對自己和汐泠說過,等汐泠病好了,要帶着她們二人煙花三月下揚州,泛舟河上,遊曆大川,賞遍大好河山,吃遍天下美食……
顧晨道:“這便是我要與你說的第二件事。清滢,我一直将你當做親妹妹,咱們感情甚笃,所以我不想對你隐瞞。我要帶雪兒離開的事,隻告知了你一人,連姑母和舅母都不知曉。我希望你能替我保守這個秘密。等我助你成事之後,我會親自去與姑母和舅母說明。我心意已決,不會改變。”
親妹妹……好一個親妹妹!
顧清滢冷聲問道:“你要棄大周,棄百姓于不顧?”
“這大周和大周的百姓,我負擔不起,真的負擔不起。地球……”顧晨輕咳一聲,道:“大周離了我一樣會運轉下去。或者這樣說,這天下離了誰都不會天崩地裂,不是嗎?”
顧清滢反駁道:“你怎會如此想?縱觀曆朝曆代,因為能臣良将的離去而分崩離析,甚至是被滅國的還少嗎?大周若是沒有你……”
顧晨打斷了她,道:“并非如此。你要是這樣想便錯了。一個朝代的結束,絕不是因為某一個人的離開,而是因為許多問題長久的累積,積弊已深,最終徹底爆發。隻是多數人看不到深處,或者是因為自身的利益而不願正視,故而将事情歸到某一個人,某一件事。”
“你難道不清楚你對大周是何等重要?父皇都要依靠你。”
“沒有我,還有龐将軍、錢将軍、徐将軍,他們都是忠臣名将,不比我差。江山代有才人出,即便是現在的大周,也定有比我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