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清晨雪 > 第267章 第 267 章

第267章 第 267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當日晚些時候,杜大人拉着甄明理私下長談,憂愁不已。

這幾日,顧晨一直都在甯國大長公主府處理朝政,周平得知王爺終于回府了,出府恭迎。見到狼狽不已的劉淮,心中酸澀。京中皆知,皇上找了個由頭,把伺候了先帝一輩子的劉淮給關進了大理寺。

顧晨見王府一切安好,讓周叔帶劉淮去好生收拾一番。劉淮感激不已,跟着周叔走了。

大臣們在大長公主府撲了個空,知道瑞王回了王府,拿着奏折匆匆趕向王府。

顧晨在書房坐了片刻,讓海遙将人都帶了進來,開始處理朝政。

孫言慶和程柏、甄衡、錢進率先進了書房,回禀赈災之事。戶部撥了銀子,搭棚施粥,讓災民可以果腹。其他受災的地區,戶部也已經撥了銀子過去,盡快安置好災民,恢複春耕。此次雖非水患,也不是大興土木,但工部也出了許多力,和巡城兵馬司幫災民将被雪壓塌的屋子搭起來……

大臣們在書房外候着,一一入内上奏,顧晨一項一項的料理着。

過了一會兒,劉淮換了一身衣裳,端着雲逍準備好的茶,躬身入内。奉上茶後,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一如他伺候先帝。

大臣們見到了劉淮,微微愣了一下,很快恢複如常。

顧晨道:“劉公公,你去一趟大長公主府,将留在那裡的奏折取回來。安生,你陪劉公公過去。”

當今聖上說他私自查看奏折,意圖不軌,瑞王卻讓他親自去取奏折……

劉淮躬身稱是,低下頭,藏起眼中的濕潤。

自這日起,瑞王府成了大周理政之處。京中私下言說,這瑞王府才是大周的朝廷所在。

幾日後,杜大人向攝政王奏禀,他的嫡孫女身染重疾,不治而亡,無福嫁與帝王,入主中宮。顧晨寬慰了他一番,說了些場面話,沒有深究。杜大人感激不已。

又過了幾日,榮祿公奏秉,他最小的嫡女也病逝了……

顧晨看了榮祿公一會兒,榮祿公緊張不已,汗水順着下巴滴落。顧晨溫聲開口,把對杜大人說過的話又說了一遍,此事就揭過了。

榮祿公出了王府,看向瑞王府的匾額,一揖到底。

紀管事将一切看在眼中。

杜大人和榮祿公是看清楚了當今聖上的德行,也明白京中的形勢,不願将孫女和女兒嫁進宮去,顧忌着先帝賜婚的旨意,隻能出此下策。如今有女兒的朝中重臣和勳爵人家都是提心吊膽,就怕突然被下旨賜婚……

顧晨沒再管這事,顧昀的親事,就交給清滢和太後處理吧。

這日,于斯來了,奏禀三日後對丞相一族行刑。同時提到皇上被天元衛擡着,私下來了一次大理寺,屏退衆人,單獨見了丞相。

顧晨歎了口氣。

于斯立即跪地,戰戰兢兢的請求責罰。

顧晨用毛筆蘸了朱砂墨,在奏請行刑的折子上寫了個歪歪扭扭的“準”字。沒再提皇上的事,讓于斯去忙他該忙的事。

三日後,丞相一族盡被斬首。期間,太後沒有傳下懿旨,宮裡安安靜靜。

随着丞相之死,朝中再無丞相之職。

顧晨任命吏部右侍郎郝觀為吏部尚書,補上了魏源留下的空缺。将程柏從工部調到了吏部,擔任右侍郎。同時下旨,任命六部尚書、督察院左右都禦史、大理寺卿和幾個忠臣能臣組成了内閣,共同商讨國家大政,成為大周的中樞。暫時并未指明以誰為首,達成共識的政策,或是遇事不決,都要上呈攝政王或安國長公主定奪。如此一來,“皇權”得到了進一步集中。

設立内閣,少了丞相這個代執行人,事事都要掌權者最終定奪,會累死人。但現在的大周内憂頗重,必須如此。顧晨打算後面交由清滢決定,是否挑個合适的人為内閣首輔,對首輔适當放權,減輕掌權者的負擔。再将左右都禦史從内閣中拿出來,或者再建個機構,負責監察内閣。

若是大谏張松玉還在就好了……

想到這,她想到了一個人,李謙。

顧晨單獨召見了李謙,請他擔任大谏之職,加入内閣。

“我知道你重‘禮’,隻要是與禮不符之事,你都不會認同,就比如由我一個女子擔任大将軍,做了女王爺。但你心中也有百姓,且敢于谏言。如今的朝中,正缺少你這樣的人。我希望你能多為大周考慮,将百姓放于‘禮’之上。你飽讀史書,為人最是正直,能做到對事不對人,直指弊處,這正是大谏最需要的。”

李謙定定的看着眼前的女子,片刻後垂下眼眸。他自覺受不起顧晨如此評價。他敢和南魏的公孫儀對峙,敢直言請先帝不要派顧晨出使南魏,全是因為他有私心……

“李謙,就當是看在咱們同窗之誼的份上,你能否接下這最難的差事?我不是在以攝政王的身份下令,你可以回去和令尊商議,然後再……”

李謙掀袍跪地,道:“臣願擔任大谏之職,必不負殿下的信重,對天子的言行進行勸正,對朝中的政事直言利弊!”

顧晨欣慰不已,從書案後走了出來,雙手扶起李謙,道:“我代陛下,代大周的百姓謝你!我也要謝你!”說着躬身一禮。

李謙也躬身行禮。

顧晨難得高興,将程柏和孫繼善都找了來。酒菜上桌,李謙想起程柏的兄長程榮喜得一子,馬上就要擺滿月酒了,提前舉杯道喜。四人把酒言歡,說說笑笑,好似回到了無憂無慮的少時。

李禮得知兒子接下了大谏之職,直接暈了過去。許久才清醒過來,對着兒子就要動用家法。

李謙第一次忤逆父親,正色問道:“敢問父親,兒犯了哪條家法?”

李禮被問住了。

少頃,壓低聲音道:“你親眼看到張松玉是怎麼死的,你還敢接下這差事!現在朝中是個什麼情況,你不清楚嗎?你是活膩味了?”

“我自幼熟讀聖賢書,行仁義事。如今在朝為官,自當盡忠為國。正是因為朝中現在的情況,我才更該為朝廷出力。攝政王殿下沒有逼我,正相反,還讓我與父親商議。能得攝政王殿下如此信重,我怎能推辭?張大人實乃當世第一诤臣,名留青史。若有朝一日,兒就是如張大人一樣,死而無憾!”

李禮震驚詫異,最終長歎一聲,憂慮不已的回了屋子。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