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詩道,“誰說長得帥就不可能是殺人犯,表裡不一的人多得是,誰讓這個世界的人喜歡以貌取人。”
“這麼說,你也可能是連環殺人犯?”
“我不僅可能是連環殺人犯,還可能越了好幾間監獄,是要被立即執行死刑的重刑犯。”
那人笑了一聲,聲音低沉有磁性,“你真像個炸毛的小貓咪。”
巫硯,“…”
他應該生氣吧,他應該生氣吧,當着他的面,調戲他的對象。
最終兩人還是上了車,聽他們自述,是在附近工作的人,别人都下班了,唯獨他們倆有事留下,晚了一個小時下山,卻發現自己怎麼也走不出這座山。
兩人中,最初向他們搭話的叫李新,另一個不太愛說話的叫張正禹。
“什麼技術工人,都是假的,”此話來自葉詩。
“那他們是做什麼?”
“牛郎店的。”
巫硯想,葉詩絕對是記仇了。
見葉詩和巫硯下車,李新低聲問身邊的張正禹,“名單上有嗎?”
“沒有。”
李新遺憾道,“我還以為這回能立個大功。”
“其中一個有異能,點級,另一個,我探測不到,是個普通人。”
“普通人嗎?”李新瞧着車窗外,夜色暗沉,但異能者的視力要比常人好得多,他能看清兩人的位置和距離,他也能聽到兩人的談話,自然聽到了葉詩那句話,就好像是故意讓他聽到的。
葉詩和巫硯回車,李新提出要開車,他說自己是當地人,認識出去的路,四人都心知肚明,這條路已經不是最初的那條路,不過葉詩和巫硯一時也不知道前往哪裡,便讓李新開車。
一開始隻有一條道路,開了大約一個小時,出現了岔路口,李新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右邊那一條。
巫硯不放心,偷偷觀察着李新一路來的表現,他發現,面對選擇,李新都能很快地做出選擇,但葉詩說過,在成核的過程中,周圍的地貌會重新組合,所有的道路都是混亂的,無法依靠常理去推測。
也就是說,李新是頭一次走這條路,他又沒有地圖,他判斷的依據是什麼?是他的能力?那麼他的能力會是什麼?
記憶力?依靠記憶的前提是有記憶存儲。
現場的分析能力?大腦強化?
很有可能是這方面的能力。
但如果真是這樣,他們出去的概率就會增加,這對迷路的人來說是好事,但對他們來說不是好事,他們需要找人,一邊是簡斟和學生,一邊是許今和孟紅妝。
趁着休息,巫硯找到李新,說明了此行的目的,“你擅長找人嗎?”
“既然坐了你們的車,不做點什麼,也說不過去,說吧,你們要找什麼人?有他的物品嗎?”
需要物品,那可能是跟氣味有關的能力,巫硯找到葉詩,“你有沒有簡斟的東西?”
葉詩在後備箱的一堆雜物裡找到了一件外套,“這個。”
巫硯看到那件又灰又舊的外套,覺得概率不大,“那孟紅妝的呢?”
“沒有。”
巫硯将那件希望不大的外套拿給李新,李新倒是沒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