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較為合适,姜永卓把做的八根火折子都各自找了兩層的保護殼,之後姜永卓便拿着火折子的把手,将頂端放進火堆裡點燃,幾秒鐘的功夫,火折子的頂部已經燃燒起來,她吹了口氣把上面的火焰吹滅,火折子還在不斷地冒出黑煙,她看了看頂部,這次她輕輕地往那邊吹氣,可以看到頂部的位置原本有一點的火星,在她吹氣之後燃燒地更為猛烈,變得更加明顯了,這說明她這個火折子制作成功了,它像是香燭一樣緩慢地在燃燒。
姜永卓把它放進小竹筒之中,再放進大竹筒裡面,大竹筒在側面鑽的一個小孔就是為了通過人為的方式控制火折子和空氣的接觸面積從而延長火折子的燃燒時間,這樣做一個可以用很久。
等到她把剩下的火折子全部套上竹筒保護殼,天也開始蒙蒙亮了。
昨天事情多,再加上之前漂流的那兩天,讓姜永卓忘了洗漱,雖然在野外的條件不如現代,但也要盡可能地保證自己的衛生,減少生病的概率。
火堆周圍有很多燃燒後的木炭,姜永卓捏下一塊來用指腹頂在牙齒上刷牙,草木灰刷牙能夠去除牙漬污垢、減少牙齒受損,而且它的作用還遠不止于此。
草木灰不僅僅可以用來刷牙,還可以用來洗頭,其中的氫氧化鉀可以清潔頭皮但也會損傷毛發,有可能會造成炎症,所以在古代富貴人家會用皂莢洗頭,窮人則會用淘米水或者草木灰。
再比如草木灰還可以用來做天然的肥料,裡面提取的堿可以做堿面、堿水粽子,在古代,女子們也會在月事布當中鋪上草木灰來增加它的吸收效果。
用草木灰清潔了牙齒之後,姜永卓就到了水潭邊用水漱口,将嘴巴裡的木炭碎屑全部吐了出來,再用河水洗了把臉,整個人都被清晨的冷水激地精神抖擻。
姜永卓望向山洞外面,天色已經亮了大半,已經能看清大多數的事物了。
早飯還沒着落,不過她記得河邊有不少水滑菜,正好自己做好了竹筒,可以摘一些回來煮着吃。
水滑菜是一種野菜,隻有在水質較好的地方才能生長,姜永卓摘下自己早上需要吃的分量,在河邊洗了洗,帶回去放進竹筒裡再用一節竹筒當舀子往裡面加水,不得不說有了竹子之後很多事情都方便了很多,這要是昨天,她還得兩隻手掐着海芋葉趕緊趕忙地往裡面加水。
等到水加的差不多了,姜永卓就把燒好的石頭放了進去,這個竹筒比較高,用樹枝夾得的話很有可能掉下來燙到自己,所以姜永卓找了塊粗的木棍從中間劈開了一些,這樣就可以使用木棍的裂縫夾住石頭,這樣更加安全,在野外最違紀的就是受傷,受了傷不像現代有各類的藥物來加速愈合,一旦處理不當就會惡化,捕獵能力也因此受到了掣肘,嚴重了會發燒,這期間肯定是沒辦法捕獵了,沒辦法捕獵,那就意味着餓肚子,沒營養,傷口會進一步惡化,就算最後撐了過來,也沒了半條命。
所以為了自己的性命考慮,能不受傷就盡量不受傷。
煮好了水滑菜,姜永卓把它們倒了出來,用在地上撿的兩根細長木棍作為筷子,架起一些來吃到嘴裡,因為沒有調味料,這一頓吃的非常寡淡,但為了飽腹,姜永卓還是皺着眉頭吃了進去。
她得保證有足夠的能力支持她去探索,找到空曠地帶求助。
哎,要是能吃到皮蛋瘦肉粥就好了。
但再怎麼哀歎,也隻能想想了,這裡根本沒那個食材給她做。
找完了早餐,少年還是沒有回來,此時的天色已經大亮,姜永卓用藤蔓綁住一個火折子挂在自己腰側,拿上長矛和石斧便出發尋找空曠地。
這一次她順着昨天留下的痕迹,往竹林的另外一邊探索,路上沒有什麼值得留意的東西,不過姜永卓倒是發現了一種神奇的大樹。
名字是見血封喉樹,這種樹有劇毒,被稱為毒木之王,以前人們會用它的樹汁塗在箭上來獵殺動物,而且這種樹的樹皮很厚又富含纖維,經過特定的處理手段可以衣服或者床褥。
但是這樹現在對姜永卓來說沒什麼用處,她隻是記了一下大概的位置便繼續往前走了。
而在她身後一處直入雲霄的大樹樹枝上,一隻花豹正在打量着她的身形,它并沒有攻擊或是伏擊姜永卓的意思,眼神當中透露出的更多是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