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流落荒野後和鳄魚一起求生 > 第14章 制造陶瓷,怎麼又是這條鳄魚?

第14章 制造陶瓷,怎麼又是這條鳄魚?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山洞潮濕不适合人類居住,黴菌細菌以及許多蟲子都喜歡在溫暖潮濕的環境繁殖,山洞當中就是一個水潭姜永卓就看到過水潭上面有不少的孑孓,長期和這些東西住在一起患上皮膚病和呼吸道疾病的風險大大提高。幸好姜永卓沒有風濕之類的病,不然在這樣的環境中她自己應該得每天疼的睡不不着覺。

于是建造庇護所就成了當下一個長遠的目标,這處山洞的位置很好,在上坡的位置,也接近河流,取水方便,至于建築材料的選擇,姜永卓打算選擇竹子。竹子本身就結實,曬幹後還能夠防蟲,在野外中實在是建造庇護所的不二之選。

她今天早晨的時候日常教了一會兒姬雨學習說話,便拿上斧頭和長矛,将自己制作的可以扣上蓋子的竹子水壺和火折子挂在腰間,就出了山洞。

之前找到的那片竹林離着這裡有些太遠了,每天往返一次體感要三十分鐘以上,讓姜永卓直接在竹林旁邊建造竹屋,她又不是傻子,誰願意天天和一隻鳄魚做鄰居?打個水都得小心翼翼的不被吃掉,而任何的動植物離開水都不行,那不是把自己命交給那條鳄魚了嗎?

所以姜永卓今天出來打算去附近找找有沒有更近的竹林,如果實在找不到,那就隻能每天抽出時間往返在竹林和山洞了。

姜永卓出門溜了一圈,竹林沒找到隻找到了幾顆零零散散的竹子,加起來估計也就比她第一次從那片竹林拖回來的竹子多,她都不忍心去砍了,想着再往前找找看,說不定就能找到了呢?

結果又走了快十分鐘還是沒有找到竹林,要是竹林就在這附近,那跟自己第一次找到的那片竹林路程已經差不多了,那還不如去第一片竹林呢。

姜永卓歎了口氣,将挂在腰間的水壺握住,擰開蓋子慢慢地喝了一口涼白開,她漫無目的地看着周圍,還想着能不能看到一些有用的地方帶回去,她的目光最終定格在不遠處的河流上,這片河的水位看起來已經降低了不少,姜永卓突發奇想,能不能順着這條河找到一些粘土呢?

在河流的下遊低窪處,經過風力和流水遷移,可能會形成一層粘土,姜永卓決定到這條河的下遊去看看,走了一段時間之後,總算是到了下遊,她先是在河岸邊仔細看了看,确保河面上沒有可疑的浮木,之後再用長矛橫掃了幾圈,也沒有碰到任何的活物,這才放心地站在淺水區尋找着粘土層,一些看起來比較潮濕的地方,姜永卓用手挖了挖,粘土通常都在中間層,将外面的一層土和沙子挖掉,姜永卓總算碰到了粘土!

粘土的土質細膩,握緊它的時候能感受到有些粘手,這對于姜永卓現在來說也是有大用處的,雖然她現在用竹筒也可以煮水煮湯喝,但是那畢竟隻是鍋的替代品,竹筒太深,竹底又窄,一次性煮不了很多湯,而且竹筒隻能往裡面放高溫的石頭來使水燒開又不能直接放火堆上燒,要是放在火上,還不等水燒開了,先把竹子燒炭化了。

而用粘土制作的陶瓷碗陶瓷鍋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使用壽命也比竹筒要長很多。

姜永卓當下便去河邊找了一塊比較平整的石頭,開始兩手共用,将挖出來的粘土往石闆上放,在石闆上的粘土都堆成了小山再也放不下了之後,姜永卓才再河裡洗了洗手,走到了河岸邊上,制作陶瓷還需要一個幹淨平整的平台,眼下姜永卓找不到第二塊這樣的石闆了,隻好先把上面的粘土轉移到嶙峋不平的石頭上,用找來的這一塊石闆來制作陶瓷。

姜永卓先把一部分粘土放在石闆上,再撒上去一些水開始和泥巴将粘土和軟一些,過程有點像是家裡和面做饅頭,還要往石闆上摔打幾下,來排除其中的空氣,在揉泥巴的時候還要盡量将裡面的沙子給撿出來。

摔打,揉還有把沙子撿出來都是為了增加粘土的密度,漸少粘土中的空氣,這散布若是沒有做好,在燒制的過程中粘土中的空氣熱脹冷縮受熱開裂爆炸,那真是白費功夫了。

揉泥巴的過程非常費力,若是以前的姜永卓不會感到如此吃力,她到了這個荒野上雖然每天都有少年帶來的魚肉補充蛋白質,但魚肉中的脂肪含量很低,她生病發燒的那段時間也掉了不少的肌肉和脂肪。

很多女人都會焦慮自己的身材,自己的脂肪,但這些脂肪正是女性的保護和本錢。女性的脂肪是皮下脂肪,而男的則是内髒脂肪,也就是說男的脂肪多更容易生病,女人脂肪多則對身體有利。

大自然對雌性多有偏愛,雌激素會改善脂肪代謝,相比碳水化合物,雌激素會優先使用儲存的脂肪獲取能量,每克脂肪也比碳水化合物有更多的熱量,也就是比碳水化合物更耐用,所以可以延緩耐力活動期間的疲勞。

姜永卓才揉了這麼一會兒就感覺肌肉酸疼,很大的原因就是自己最近沒吃過脂肪。

這也是需要迫切解決的一個問題,她有時間得制造陷阱來捕捉動物,從動物身上獲取脂肪了。

姜永卓将揉好的粘土取下來一塊來放在手掌上面用另一隻手掌壓下去,盡量将它壓的平整壓成自己想用的罐子底部大小,再用泥塑法将另外的一些粘土放在石闆上搓成長條再将整根長條盤在剛剛做出來的底部邊緣,接下裡就按照這樣的方式用泥條一根一根地往上摞,摞到差不多的高度後再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一起塑造起形,沒過多久一個像模像樣的陶瓷罐子就做好了,姜永卓把它的外形再修正了一下,厚的地方往周圍抹平,薄的地方再用粘土黏上繼續用手指撫平。

将陶瓷罐子的周圍和内部盡可能地修飾平整,這樣可以降低陶瓷在燒紙的過程中因為厚薄不均而産生爆炸裂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