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一過,林季陽和覃飛一早便帶上準備好的資料前去糖廠報道。
兩人先去了辦公樓的二樓人事科,給兩人辦入職手續的是人事科的一位中年大姐,為人頗為飒爽親和,工作的同時也不影響聊天,她自我介紹道,“我叫孔蓮芳,你們以後叫我孔大姐就成。我托大叫你們一聲小林和小覃了哈,你們也别見外,進了廠子,咱就是一個鍋裡吃飯的人,以後遇到啥問題也都可以找我。”
入職手續并不複雜,沒多一會兒便辦完了,正巧銷售科主任也估摸着時間過來領人。
銷售科的主任叫姓趙,全名趙輝。倒是不用人介紹,林季陽和覃飛便主動問好。
其實三人在去首都之前便已見過,主要是當時趙輝這個銷售科主任得給兩人做些簡單的培訓。不然到時候被人一問,一點兒不了解廠裡情況可不行,更何況兩人還是去确定訂單的。
“老趙,我這邊手續都辦完了,你們科的兩員大将我可就交給你了啊。”孔大姐開了個玩笑。
趙主任哈哈大笑,“走吧,我們科的兩員大将,咱回銷售科。”
趙主任領着兩人來到一樓銷售科辦公室,拍了拍手示意道,“大夥兒都到了哈,我介紹下,這兩位是林季陽和覃飛,今天入職我們銷售科,大家歡迎一下新同志。”
衆人立刻鼓掌,雖然隻有四、五個人卻硬是鼓出來掌聲震天的效果,當然其中以郭亮最為激動。
林季陽和覃飛先後分别做了一番自我介紹,“我們初來乍到,如果有做得不好或者不懂的地方,煩請大家多多指教。”
“歡迎加入!我在廠子裡工作好幾年了,以後有啥不懂的盡管問我,保準你很快就能适應。”
“嗨呀,大家以後就是一個部門的了,這有啥指不指教的,都是兄弟,肯定是互相幫襯。”
“對,有啥不清楚的就吱一聲。”
大家七嘴八舌、十分熱鬧,都表現得相當熱情。不一會兒的功夫已經有稱兄道弟的意思了。
林季陽和覃飛偷摸對視一眼,都有些懵懵的,這怎麼跟想的不大一樣呢?
雖說兩人都是第一次上班,但還是聽人說起過,這新人剛到單位估計得伏低做小一陣才行。不說别的,就是他們在村子裡幹活掙工分也是要分個老人新人的,像是這種單位更是如此,他三姐林書柔前兩天還特意提醒過他呢。
而覃飛從小就在機械廠大院長大,更是沒少見這種事兒,像是他們機械廠車間工作的學徒工,不止在工廠裡要乖乖聽師傅的話,有些趁着放假休息還要去師傅家裡幫忙當孫子呢。沒辦法,得學技術啊。
雖說銷售科不用學手把手技術,沒那麼誇張,但這也太友好了吧!就算是有趙主任在也不至于表現得這麼熱情啊!
其實,兩人不清楚這裡面都是有原因的。
當初梁廠長同意林季陽的提議,安排兩人出差時,他們這些銷售科的業務員真是覺得廠長得了失心瘋。
一個沒背景的農村小夥兒外加一個知青能幹啥?
這出差去首都,兩個人光是來回一趟的車票和吃喝花銷也要好幾十塊,完全就是白瞎了,浪費錢。
到頭來錢花了沒賣出去東西還不是甩鍋到他們銷售科頭上。
他們因為這事兒更是被廠子裡其他工人指着罵他們這些業務員是吃幹飯的,光拿錢不辦事。
連帶着郭亮這個引薦人也被幾人埋怨得夠嗆。
可沒成想打臉來得如此之快,整整六千斤的訂單就像是一記響亮的耳光直接扇在臉上,啪啪響,抽的人生疼生疼的。
他們努力了幾個月,才賣出去小兩百斤,人家前前後後加上路上耗費的時間,半個月六千斤,他們就是拍馬都趕不上。
然後又經過這後面幾天時間的緩沖,他們也想清楚了,其實林季陽和覃飛入不入職又影響不到自個兒的利益。
他們銷售科跟廠子裡其他工人一樣,工資都是根據工作崗位、級别、工齡等因素來定的,賣得再多都不會增加工資收入。
他們這個崗位不像工人,排除掉技術考級,基本隻剩下兩種漲工資的方式,一是靠每年的工齡增加,二則是晉升。
不過,晉升這條路基本堵死了,短期内應該是沒可能的。畢竟趙主任今年才四十出頭,離退休還早着呢。
當然萬事也有特殊情況。比如說,如果完成了超出計劃的銷售任務,或者在銷售工作中有突出表現,廠裡也會給一定的獎金或者榮譽稱号等獎勵。
獎金不用說,就是實實在在能拿到手的錢。
但也别小看了這榮譽稱号,榮譽稱号能在每次評級時發揮大作用,可以作為重點加分項,其實算下來也約定于隐形的工資獎勵了。
比如說,像是這次林季陽和覃飛直接銷售六千斤就是超額完成了今年的銷售任務。
但因為這是兩人談好的入職條件,并不會再進行獎勵。
這一通分析,為難新人屬實沒必要。
再說就算真想要為難也不一定能成,他倆一看就不是好欺負的主兒。而且銷售科除了銷售主任,原本也就四個人,如果他們針對這倆新人,郭亮肯定是不跟他們站一邊兒的,三對三不具備太大優勢。
都不是傻子,吃力不讨好的事兒,他們才不做呢。
而且細算下來,林季陽和覃飛入職對他們來說,有利無害,還能跟着沾光呢。至少他們再不用像之前一樣求爹爹告奶奶的到處找銷路。
那就更是犯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