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無逸拜别恩師,心頭洞然。人生之路他早已選定了,隻不過待到直面之時,一時不敢預料結局。然則,此事非該是他糾結的。
太子之事,還需他親自解決。李無逸才行至半路,便收到一封密信,關于君菡的。
君菡乃是皇上的親妹妹,五歲上被人拐走,十三歲時到長安找他,那時李無逸已是君臨天下的皇上,君菡卻不願與他相認,隻願做個江湖散人。今番出來,還是李無逸請她出山相助的。然信中卻言君菡被暗算,不知曉去向。
那密信來自李無逸的暗衛。李無逸南下出巡,并非為了微服私訪,隻因先前天下動亂一百餘年,一直有一個傳聞:傳國玉玺出,江山易主。
李無逸登基以來,國家物阜民豐,他本無需憂心流言。然數年之前方知,當年背叛他之人是詐死,即他一直在一個圈套之中。為了掌握主動權,李無逸決計主動出擊,故而連從不涉足江湖的君菡他都不惜打擾。為的就是一舉破對方陰謀。
千算萬算,李無逸沒有料到,第一個站出來與他反目的竟是自己親手培養的太子。
太子廷武功了得,才智過人,卻不知是經曆了怎樣的事受了蠱惑。如今身上又有傷,若是一味地殺伐無由,最後必然會禍及自身。即便廷兒無繼承大統之心,也不能因他而被牽連。
隻可惜那太子廷正當叛逆,一旦嫌隙生,便萬劫不複。李無逸想了片刻,已猜出背後之人。那麼接下來,便是傳國玉玺重出江湖了。
李無逸方到武昌,荊襄一帶數日暴雨如注。李無逸欲聯系上白衣鬥笠人,竟毫無線索,心頭不虞,莫非他也出事了?
若是如此,對方力量委實不可小觑。
李無逸歎道:
【南呂】【一枝花】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如許。這天雨如注,把來路去路都堵住。欲問江山依舊,明日天下安否,百千惆怅沒個安排處。欲将利劍斫天下,卻怕殃及池魚。
歎息一番,李無逸并未猶豫,找了一處歇腳客棧,便寫了數封飛書出去,一封往雲南,一封往浙東,一封往西疆,一封往北疆,最後,又寫了一封,往荊州。
布署畢,李無逸也穿了一身白衣戴着白鬥笠決計往長江邊看看災情,正欲動身卻收到溫如玉的飛書,說襄陽局勢岌岌可危。
果然,看來對方潛藏這麼多年,勢力已非同小可了。
李無逸走不多時,四周忽然殺出七個衣衫顔色各異之人,七人均戴着孔雀面具。
李無逸喃喃道:金鳳幫?
為首的紅鳳凰道:認得本座,算是有些見識。
李無逸身影如幻,袖中飛出七枚暗刃,那七人都未反應過來,胸口已中了暗器。皆倒地吐血。
七人呻吟道:神秘人,你會後悔的。
李無逸并不打算搭話,正欲離去,忽然一陣樂器響起,有箫管音韻錯落有緻,琴瑟琵琶此起彼伏,夾雜着暴雨砸落之聲,倒十分悅耳。
緊接着一陣聲音傳過來,溫香甜軟道:妙啊!
雨幕如紗,并看不清對方臉面,但聽聲音便知曉,不是什麼正經人。
李無逸倒有些好奇這人來曆,并未即刻離開。
不想,對方一陣樂聲起,道是:
【梁州第七】春湛江頭廉纖雨,打在人心深處。酒向佳人飄香去,欠一場巫山雲雨。這雨水如瀑,像極了簾上珍珠。這春風如簇,催拍着幾處歌舞。莫放了好風色,邀佳人與公子同住。唱一出瑤台曲兒,惜一回蓮花步;回塘袅娜不勝力,玉山醉倒倩人扶;莫謝此中幽夢,把溫柔鄉辜負。雲穿花柳春深處,留佳人與公子同住。翻雲覆雨鴛帳裡,且與他朝朝暮暮。
這曲子,除了天下第一風流公子東樓,還能是誰。李無逸想起先前用天眼之身份與東樓交易得了二千萬兩黃金之事,多少是了解一些的,隻不過東樓公子從未見過他真容,此時他又戴着鬥笠,對方自是誤解了。
李無逸不打算糾纏,準備退,不想東樓先從花團錦簇的八擡轎辇中起身道:神秘人,你說過,見一見你真容,一千萬兩黃金奉上。
這東樓,真是富可敵國。
李無逸道:閣下認錯人了,在下并不是神秘人。
東樓聲音狎昵道:見一見容貌而已,又不讓你脫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