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無塵受傷離去後,李無逸并未追擊,因陳良幾人搶救回太子,太子一直昏迷不醒。況且對方還有數萬精兵,而長安元氣大傷,故而暫時停戰。
十八年來,易無塵首度現身,此時兵敗如山倒,十萬兵馬,也折損過半。然此時若不除易無塵,天下始終不得安甯。
此時,李無逸收到雲南羅烨來信,羅烨已尋得君菡屍身,已扶靈北上,送君菡回長安。
十月晦日,羅烨便到長安,李無逸親自到長安城外迎接,見君菡靈柩,又見羅烨形銷骨立,李無逸怅然不已。
朝中文武百官皆跪地相迎。
楊馳想起當初他兄長死時,皇上親自上香,心中猶痛,卻見皇上神色平靜,面色蒼白,手卻微顫,不覺淚下,皇上心中縱然悲傷,亦須強忍。
李無逸忍淚道:
【雙調】【新水令】英雄屍骨入皇都,全城缟素。烏雲滿布,似欲人間同一哭。賊未除,故人身死入殊途,淚如注。
羅烨扶靈柩而沉默,良久方道:先入城吧。
天色陰沉,不刻便下起大雪。
王麒以袖拭淚,高星酉蓦然淚下,顧月白任淚縱橫,楊馳已嗚咽哭起來,訴道:
【駐馬聽】說甚男子漢大丈夫,铮铮傲骨;其不知亦有女子,須眉不輸。本在阆苑仙居,卻憐惜人間苦楚。到天涯,夢斷天涯魂歸故土。
高星酉是幾人中與靖南王殿下接觸較多者,知其性情潇灑,卻領軍于危急存亡之秋,護住雲南,以緻殒命,莫不悲歎。
顧月白儒雅,卻仰慕殿下風度,又見皇上如此,越發感慨萬千。
皇上悲不能已,王麒親上前,接了靈柩馬車,送至皇上手中!
四大軍侯伴随在靈柩兩側,一路入長安!
楊馳本是四人中最粗犷者,此時卻哽咽嚎啕。
衆将士聽了楊馳如此哭泣,皆嗚嗚咽咽,一則是為靖南王,一則是為戰友,一則是為天下。
滿城缟素,百姓迎道,皆跪地俯首大哭。
【喬牌兒】天不憐人間苦,如何不肯開眼将那賊子除?如何使天下民不聊生,四境鬼哭。
【得勝令】可憐人間幾人心如初,情如故?不到生死空相妒;把真心錯付,把前情辜負。
【慶東原】夫妻本是同林鳥,到白頭時幾個如初?遇大難時誰如故?貪圖功名的,不擇手段将功名追逐;貪富貴的,因金錢變得糊塗;貪美色的,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孤獨。時移世易,生死相隔半步。
【喬木查】世道輪回,代代霍亂原因相如!人心難測,本心難初。風雅君子總被名聲誤?國手泰鬥其實難副。
【攪筝琶】到底是遇善則善,遇惡則惡。兀自不把人心颠覆,兀自不教人間自苦。本性将人生拘束,欲望将人生綁縛。幾人能,潇灑江湖,幾人能,煙波沉浮,回頭總覺人間味似無。悲歡離合怎相入?
【落梅風】他走的英雄路,她是美人遲暮,待個人生相見如初,端地是黃泉路。幾個神仙眷屬,幾個白頭相濡?
【甜水令】猶豫,躊躇,人間多苦。功名,利祿,空守着名望宗族。千百年來覆轍如故。
十裡長安街,白紙飄飛,哀泣接雲。
入了皇城,停靈畢,群臣跪拜後告退,殿内隻留羅烨與李無逸二人。
羅烨忍住悲傷,與李無逸具說了雲南之事,當初羅燦擄走君菡,欲救治,卻回天無力,由此與孔雀王朝徹底反目,羅烨亦助其剿滅孔雀王朝五十萬象軍,戰事慘烈異常,但此役過後,南境統一,時南境内部又因羅燦羅烨二人誰為王而紛争,因羅烨手持王印,加之本為南境太子,故而得了人心。羅烨得知君菡在羅燦手上時找其交涉,羅燦便提出讓羅燦交出王印,從此不得踏入南境半步,亦不得受□□任何官爵,羅烨具答應。羅燦方歸還君菡屍首。
李無逸聽罷,淚已朦胧,見棺椁中君菡面色,皆如生時,頓時又涕淚縱橫,隻道:
【折桂令】天道崩殂,吾道不孤,可憐天下許多無辜。昨日個言笑晏晏,今日個人鬼殊途。王孫公子擁裘圍爐,朱門歌舞,王謝燕子,金玉滿屋,一夜風雲忽,都化作了土。
【雁兒落】是賢是愚,是人是物;富貴乞兒,貧窮大戶,同赴黃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