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們跟三到六年級的分開,高年級的孩子正兒八經在搞運動會,有各種田徑項目,低年級的就隻在足球場的草坪上開辟了幾塊專屬區域,用來辦趣味運動會,主打一個重在參與。
等學生們的家長都到齊之後,李老師和體育老師就帶他們走向了屬于一年級的片區,按照班級次序排好方隊。
“第一個項目,三人四足,需要小朋友和兩個家長一起配合,參加的舉手!”李老師笑眯眯地大聲說。
袁滿早就期待這個,立刻把小手舉得高高的:“我要參加!”
“好,參加的出列。”
丁舧用手肘搗了搗袁辛:“鮟鱇魚一家參加嗎?”
袁辛:“……”
“别叫人外号。”他雖然看的是妹妹的眼睛,但教育的是兩個人,意味深長地說,“取外号就更不對。”
“小苦瓜”三個字多少給他留下了一些創傷,盡管隻有丁舧叫他這個,隊裡那幫二百五都叫他“苦瓜蛋子”。
沒成年的袁滿同學态度很好:“知道了哥哥,以後不會了。”
但另外那位剛成年的騷人則驚訝地挑起了眉:“我感覺你在内涵我,為什麼?因為‘小甜瓜’嗎?那怎麼能是外号,那明明是愛稱!”
“閉嘴吧你!”袁辛非常糟心,轉頭看許安康一家居然真的參加,立刻道,“做好戰鬥準備。”
一年級有五個班,合起來一共自告奮勇地站出來了二十個家庭,最後分成兩組比賽。
袁辛他們正好跟許安康家在同一組,大人們看起來還算淡定,兩個小孩已經隔空用手勢和表情表達起了垃圾話。
面前是劃出來的十條比賽路線,領了用來綁腳的繩子之後,各組有十分鐘的時間進行簡單的訓練準備。
雖說是趣味運動會,重在參與,但運動員的基因裡就寫着一個“赢”字,袁辛觀察了一圈同組的其他家庭,父母們有胖有瘦,但總體看來,沒有一個像是有運動技能在身上的。
估計挑戰不大。
袁滿主動請纓給三人綁腳,丁舧半蹲着做技術支持:“綁在腳腕上就行,别綁太緊,對,就這樣,别系死扣。”
“我系的是蝴蝶結!”袁滿從小手巧,系鞋帶這樣的事兒沒花多少工夫就學會了。
丁舧伸手摸了摸,贊許道:“唔,很完美。”
摸到袁辛和袁滿綁的那雙腳的時候,還捏了一把他的小腿肚,誇獎:“小腿後群肌練得不錯。”
“廢話!”袁辛抖了抖腿,擡手把他爪子拍掉,“練練?”
丁舧眉毛從鏡框裡飛出來:“給他們一點體育生震撼!”
根本無需言語,袁辛是默認的話事人,他手腕架起袁滿的手臂:“小滿,一會兒說開始,你先邁右腳,再邁左腳,小舧哥哥順着你,先邁左腳,來,咱們試一下,準備好了嗎?”
袁滿脆生生地回答:“好了!”
“準備好了袁辛哥哥。”丁舧唇角噙着笑,學着小孩兒語氣。
袁辛說了“開始”,三個人便非常默契地往前走了幾步,一聲“停”又令行禁止。
“我感覺不錯。”丁舧低頭看向袁滿的方向,“滿滿,這個遊戲的關鍵點在你身上,你要是亂了套,我倆都得摔倒,但你也别緊張,如果覺得不對勁,兩條腿别和我倆硬别,放松别使勁兒,順着我倆往前走就行。”
袁滿仰頭看他:“明白!”
“舧哥,步幅别太大,小碎步,不然滿滿該劈叉了。”袁辛補充道。
他下意識地跟着别人這麼稱呼,自己沒覺得哪裡有問題,但這确實是他第一次叫“舧哥”,丁舧臉上的笑意越發明朗起來。
“收到!”丁舧食指中指并攏,在太陽穴一晃,行了個風騷的軍禮,“走了,老……”那個“婆”字在嘴裡打了個晃,最後變成了“夥計”。
準備時間結束,所有參賽家庭站在了起跑線上,他們位列第一“走道”,站在另一端的,正是許安康一家。
對方爸媽各抓着自己的兒子的腋下,做好了全力以赴的準備。
一名體育老師站在側邊,大聲道:“全體都有——準備……出發!”
号令一出,所有人便往前竄了出去。
像兩人三足、三人四足這樣的遊戲,不僅要講默契,還要講節奏和心态,如果步子邁得大小不一、步速有快有慢、心态上又急于求成,絕對走不長。
沒過幾秒鐘,有的學生硬生生地被父母帶着劈了大叉,有的自己先倒地,帶着爸媽一起摔倒,還有的雖然想着要把中間的孩子拎起來,但父親走路不顧母親,一字橫隊活活走成了斜杠,非常影響速度。
許安康那邊起初還好,但也犯了急于提速、步子越走越大的錯誤,走着走着節奏一亂,一下子就歪到在地。
場地旁邊圍觀同學齊聲大喊“加油”,氣氛空前熱鬧,丁舧和袁辛都習慣了賽場,完全不受困擾,兩個人緊緊抓着袁滿的手,聽着袁辛喊的“一二一”的節奏,十分穩定地勻速前進,五十米輕松拿下!
“到了!”袁辛大喊,“我們第一!”
第二組、第三組陸續抵達,其他的家庭基本已經出局了,有的爬起來又摔倒,有的連拖帶爬地才到了終點。
丁舧對此絲毫不意外:“鮟鱇魚一家呢?”
袁辛:“……”
“他們摔倒啦!一直在摔跤!哈哈哈!”袁滿興奮地彙報,拽了拽丁舧讓他半蹲下來,小手把他的臉掰向許安康一家的方向,“在那邊!”
丁舧放聲狂笑:“啊哈哈哈!”然後比了個大拇指向下的手勢,吐出舌頭,“略!”
袁滿笑得前仰後合,拉着袁辛一起蹲下和自己并排:“哥哥我們三個一起!”
蒼天啊大地啊體育精神去哪了?
算了先爽了再說!
袁辛隻遲疑了一秒,便道:“來,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