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劉岩走後,蘇羅回到屋裡,坐在鏡櫃前,看着鏡面,思緒紛飛。
要想村莊發展,要麼是倚仗人勢,村中出了大人物,他們心念着家鄉的發展,大力促成此事,可顧村這麼多年也沒有出過幾個當官的,何況大人物。
其次,就像西延村一樣,因為社戲而聞名,上達聖聽,顧村也不具備這個條件。
再者,蘇羅靈光一現,一個月讓顧村成為大黎數一數二的富裕村,必定能名聲大噪。
既然此事,對雙方有利,那麼為何不去做,蘇羅很快便擺正了心态,她改變不了别人的行為,她長吐了一口氣,在心裡默數:五、四、三、二、一,好了,該放下過往,向前看了。
蘇羅朝着鏡子中的自己笑了笑,她起身離開了鏡櫃,往屋外走去。
她雖然心中下了決定,卻是往山上走去,爬了一會兒,她來到山頂,在山頂遠眺,舉起一隻手掌,遮在眼前,這樣她看不到顧村了,放下手掌,整個顧村就像一隻未張開的扇貝。
顧村并不大,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顧村既有山也有海,村民們有出海捕魚的,有下海采珠的,有上山打獵的,有行商的,卻很少有種田的。
因為顧村适合種植的耕地并不多,村民種植的糧食多不足以繳納賦稅,是以,顧村村民多靠其他途徑賺錢,買入糧食以繳賦稅。
村民們頭腦活絡,比起閉塞深山裡的村民,要見多識廣,隻是,他們有着根深蒂固的思想,優先眼前看得到的利益,并沒有長遠的預判,就從辦社戲一事,便能看出。
不過,需要有威望的人出面,引導村民往一處使勁,那麼此事也不難成。
蘇羅不是沒有想過劉岩,他身為村長,在村民心中算得上靠譜的人,但是他過于寬容,是以村民覺得他好說話,有些事也不聽他的安排。
到底,該誰出面呢?
蘇羅腦中突然出現了祠堂的場景,她想起來一個老人,那就是劉氏族長。
他雖然年紀比較大了,而且身無官職,但是他說話有份量,不過,蘇羅深知,她請不動這位老人家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