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你,現在已經入宮,成為了宮中的郎君。這事情說出來,不僅對你不好,更可能掀起不必要的波瀾。“
沈一諾聞言,眸光中掠過一抹難以言喻的苦楚:“我一定要清楚,你知道嗎?新程就是因此而死。”
沈雲望聞言,臉色驟變。
沈一諾深吸一口氣,仿佛下定了決心,将中秋夜那一天的事情如實告知:”中秋宴有一個人,随使團而來,談論那曲春江月影,她以為我隻不過是一個攀龍附鳳的小小樂官,便道出了三十年前的陳年往事。”
“甚至告訴我一件事,那一天,她殺了一個人,就是她的未婚夫。但是那一天,我要獻藝,是新程穿着我的衣服上了高台,卻成為了那些仇家的目标。他……他因此……“沈一諾已經不成聲。
“所以她說的都是真的,但那個被指腹為婚的未婚夫,是我,是我害了新程。“
随着沈一諾的叙述,沈雲望的臉色愈發蒼白,仿佛聽見了世間最不可思議之事,喃喃自語:“是她?不,這不可能……她分明已經……”
“新程為我犧牲,難道我不能為手刃仇敵,但連知曉兇手是誰的權利都沒有嗎?”沈一諾的聲音中帶着痛苦。
沈雲望決絕地搖頭:“此事關乎太大,你知曉不得。”
“姑姑,她說我們沈家背信棄義,說陛下是殺了她全家的仇人。“沈一諾殷切的看着姑姑。
“她已經投誠了大慶,除新程之外,更企圖對大楚不利。事到如今,姑姑仍要隐瞞真相嗎?那個‘她’究竟是何方神聖?“
沈雲望聲音在靜谧的空氣中緩緩流淌:“這事追溯起來,已逾三十載春秋。昔日江淮之地,沈家書、顧氏琴、魏族香、松煙墨,被譽為四絕,但與其說是這四樣事物出名,四家姓氏中,出了四位才華橫溢、名動一時的才女。”
“母親也是其一,然而,那時潘家筆憑借家族勢力,搶占了風頭,讓我們沈家稍顯遜色。但世人不知,除了這四位才女之外,還有一人,她就是小時候我們看過的禁書,落款都是無名的那位女子-慕南汐。“
“慕南汐以詩為媒,以詞會友,廣交賢才,有才無門。團結江淮地區的諸多名士,誓要為寒門子女争得一席之地,可惜四處無門。但那年,她遇見了一位貴人,就是微服私訪的先帝。“
”二人一見如故,先帝力排衆議,封了慕南汐為東林閣大學士,她的衆多摯友,也随之進京,共計二百餘人,她們心懷家國,誓以布衣之軀,挑戰世家門閥。”
”慕南汐深知江淮乃世家之基,她不遺餘力地搜集證據,意圖扳倒世家。數次向陛下進言,江淮乃是世家根基,江淮不除,天下絕無出頭之日。當日曾經在殿上列出世家十大罪過,言辭犀利,擲地有聲。“
“然而,人心難測。就在她以為勝券在握,先帝卻反悔了,她本就一無所有,一夕之間,被誣陷為叛國之徒。那二百多個人,一起下了大獄,劊子手手起刀落,鮮血染紅了朱雀大街。“
”其實當時母親和她的關系最好,但是母親受家事所累,也認為時機未到。所以不曾上京,在三陵,抛光養晦,安安心心的做一個教書之人。漸漸的将沈家撐了起來。“
沈一諾不禁問:“難道那位女子,真的是慕南汐的後人?”
沈雲望沉思片刻,緩緩點頭:“若她所言屬實,那位女子,應是慕南汐的女兒,慕青時。”
沈一諾眉頭微皺:”所以?“
沈雲望搖搖頭:”你的婚約和她沒有關系,是因為……因為哥哥。“
沈一諾驚訝:”父親?父親怎麼會和這些人有關?“
”我也是聽哥哥偶然間說起的,哥哥當年喜歡樂器,數次前往的顧家,因此結識了一位顧家子,二人是閣中密友,後來更是約定好,若是将來各自誕下一兒一女便結親。“
沈雲望聲音低沉:”但誰知道後來顧家子和慕南汐一見鐘情,這樣跟着她去了京城。卻……“
沈一諾急切地問:”那位顧家子是誰?“
沈雲望搖搖頭。
江淮第一美人……
沈一諾不禁猜測:”他難道是……“
沈雲望卻按住了他的手不許沈一諾開口:”據說,當年那二百多人死在朱雀大街上的時候。都是被割去舌頭的,因為有一人在死之前。曾經在殿上高呼一句。君奪臣夫,天理不容。大楚萬世基業,毀于一男子。“
從此世上沒有顧家子,宮中多了一位俪君。
沈雲望輕輕歎息:“三陵俊秀正風華,滿城掩面歎不如。回望紅塵諸多憾,朱衣輕舒故人無。”
沈一諾不敢相信,先帝的郎君曾經嫁過人,有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