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kList,也就是排行榜,比賽中的實時比分公布欄。本場比賽共計五個小時,RankList在前四個小時都是實時刷新的,隊伍提交題目、通過題目都能被其他隊看到,隻有最後一個小時RankList會關閉。
聰明的隊伍能從這張榜單上看出不少信息,像剛才封瑾瑜說的“秒題”——就是一支隊伍用極短的時間解出一道題的正确答案。榜單上能看到該隊編寫這道題的具體時間,雖然無法得知他們場下用紙筆計算的時間,但通過編譯時長也能看出一定的端倪。
題目能被秒,就代表那道題的編譯量不大,換言之,就是容易解決。
海選賽每年的題目難度都不相同,在前幾年的IOP賽場上,個别題目甚至出現過整場選手沒一個能解出正确答案的情況。
這就代表着,不是每場比賽的分數都可以拿滿的。
在這種情況下,取舍就顯得尤為重要。把能拿的分數全部拿到手,尤其是簡單題目,絕不能丢分,這樣才有突圍的可能性。
而如何判斷題目難度,如何判斷一道題目有沒有解出來的可能性,除了自己讀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觀察RankList。
隻要有隊伍提交答案,無論正确與否,都會在RankList上顯示。若隊伍回答正确,這條消息的提示框内會顯示一個綠色的【AC】——也就是Accepted的縮寫。
如果錯誤,則會是一個紅色的【WA】——代表Wrong Answer。
而此時,離比賽開始已經過去了15分鐘,RankList上面還是一片飄紅。
場館内,為了維持一個安靜的比賽環境,現場觀衆都保持着沉默,但在直播畫面裡,彈幕已經刷上了天。
——作為星際最受關注的光腦競賽,IOP從海選就開始全程直播了。
“怎麼回事?15分鐘了一個通過的都沒有,今年的題這麼變态?”
“這場面好幾年沒見到過了,RankList全紅啊,太兇殘了吧。”
“我剛看了眼他們的屏幕,那個題目難度是認真的?這個階段的隊伍應該都在解簡單題型吧?還是他們先開難題了?”
“該不會那就是今年的題庫裡最簡單的題目了吧?”
紅色的【WA】字樣不斷地從RankList上跳出,往年這個時候已經有題目被首通了,但今年,所有隊伍都還在自己的位置上埋頭苦算。
彈幕漸漸跑偏,不知從何時起,彙聚成整整齊齊地一屏“聽取WA聲一片”。
但很快,這種整齊的隊形就被打破了。
【Code Monkey-7-20:23-[AC]】
【累計正确1題】
“快看,第七題有隊伍首通了!”
——時隔20分鐘,在滿屏飄紅的RankList上,終于出現了一抹亮眼的、有着代表首通的閃光邊框的綠色。
“終于!!!”
“Code Monkey……這是哪個學校的隊伍?之前沒聽說過啊。”
“不知道,估計是個新隊伍吧?”
“新隊伍?第一次參賽就拿首殺,這個隊還挺牛逼的。”
與此同時,跑去IOP官網查詢參賽隊伍信息的觀衆們也紛紛跑了回來。
“家人們!猜猜我們發現了什麼!”
“這個Code Monkey是帝綜大的隊伍啊!!!”
此言一出,炸出吃瓜群衆無數。
“帝綜大???”
“樓上的别開玩笑了,帝綜大有保送名額,他們的隊伍可以直接進搶位賽的,怎麼可能來參加海選?”
“說是這麼說,可官網信息上這個隊的所屬學院确實是帝綜大啊!我兒豁!”
越來越多的人證實了這個消息的真實性,于是,他們再一次恍惚了。
“帝綜大的人來海選幹嘛???”
“本來晉級難度就大,帝綜大的人還來摻一腳,這還比個錘子啊。”
“帝綜大的來了幾隊?不會兩隊都來了吧?”
“那倒沒有,就來了這一隊。”
場上出現首通隊伍的瞬間,鏡頭就向他們指了過去,畫面中喻文彬一邊活動手腕一邊和封瑾瑜交換位置,同時從對方手中接過下一道簡單題目。
唐元拿着道高難題目繼續埋頭苦算,封瑾瑜手裡一道中等難度的題目已經解到了尾聲,正好接替喻文彬上機。
季麒景拎着張紙,看着上面的題目漫無邊際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途中他随意掃了一眼RankList,然後動作一頓,眯起眼睛确認了一下榜單上的信息。
緊接着他轉向自己的隊友:“第七題有其他隊通了,編譯用時16分41秒。”
這支隊伍緊跟在他們後面提交的答案,但編譯時長比他們要短。
屏幕上的上一條信息就是他們的通過提示,而他們的編譯時長是20分23秒。
封瑾瑜的手指在操作屏上飛舞,光标下的字符以一種均勻的速度流動。他一邊将自己在紙上打的草稿鍵入光腦,一邊就着季麒景的話分析起來。
“比賽開始已經二十多分鐘了,但他們的編譯時長隻有十六分鐘,也就是說他們并沒有拿到題就開始編寫,而是在紙上算出來一部分之後才上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