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青青還沒怎麼看過,他又心疼起來。
等劇情播完,兩人才驚覺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了。
下午清水鎮散集,趕集的人陸陸續續往回走,比起以往的愁容,今日個個都興高采烈地回家。
楊建國和徐秀蘭吃了午飯,下午都在村口裡稻田裡忙着拔草,最近田裡雜菜瘋長,好些草長得比稻谷秧子還高,必須得拔了,不然現影響稻子生長。
兩人忙了一下午,腰都有些伸不直了,兩口子不得不坐在田坎上歇口氣。
趕集的人三三兩兩往村裡走,以往楊建國和徐秀蘭跟村裡好多人關系都不是特别的好。隻因為楊家這些年因為家裡老人治病花光了錢,家裡窮了起來。
大女兒好好的山外人嫁進了窮山溝裡,沒什麼前途。
外甥女養得再好終究是個外人。
小兒子才十一歲,還沒長大,也幫稱不了什麼。
眼看楊建國兩口子也老了。
村裡人表面沒什麼,平時遇到了點個頭,笑笑就過去。
實際上村口大柳樹下說楊家窮的,看不起楊家的一抓一大把,有什麼好事也不會想到楊家。
說得最厲害的就要數楊建國的二弟楊建設和二弟妹昌招娣。
徐秀蘭每每聽了這些閑話,心裡就有氣,楊建國平時在外幹活也從不與人深談。
但是現在楊建國和徐秀蘭兩人有些疑惑,村裡從鎮裡趕集回來的人一波一波地上前與他兩打招呼,好些人手裡都提着在鎮裡買的糕點,糖,水果或者自家種的東西一股腦地往兩人懷裡塞。
人太多,楊建國和徐秀蘭兩人差點被他們擠進了田裡。
村裡人什麼時候這麼大方了。
徐秀蘭看着眼前這位笑眯了眼的婦人,一隻手拿着一包白糖,一隻手抓着徐秀蘭的手,讓她一定要收下。
這位婦人是她們村有名的潑婦,徐秀蘭和她還有些解不開的過節。
當年楊磊還小的時候嘴饞,路過這婦人家李子樹下,伸手摘了個李子吃,被她抓到,當場把楊磊十八代祖宗都罵完了。”
“就這還不算,當天就上楊家的門,指着楊建國和徐秀蘭的鼻子罵,說他們不會教孩子,這麼小就學偷,以後長大了是社會的敗類,拉圾,那話難聽之極,徐秀蘭氣得與她大吵了三天三夜。從此兩家互不來往,見面都甩臉子。
眼前不止一位與徐秀蘭有過節的,現在怎麼回事,都趕着來送禮。
這以後見面她還怎麼好意思擺臉色。
還有那位提着袋花生的大哥,楊建國記得他好像是隔壁二隊的人,他們什麼關系也沒有啊,他怎麼也拿着東西來了。
楊建國往人群裡看了看,好家夥,三隊,四隊,五隊,連離他們一隊有些遠的六隊都拿着東西來。
不光如此,還有好幾個手裡還提前肉。
兩口子徹底懵了,這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群人都争着送東西,生怕慢了一步,也沒誰會想到跟楊建國兩口子解釋發生了什麼。
一時間楊建國和徐秀蘭仿佛成了十裡八村最受歡迎的人。
最後,還是楊進先扒開人群走了出來,給楊建國和徐秀蘭講了今天鎮裡發生的事情,兩口子才知道事情始末。
再次聽到今天鎮裡發生的事,在場的人心裡仍然激動。
他們這幫外鄉被李有财那幫人壓制得厲害,如今這口惡氣總算出了。
鄉裡人大多淳樸,沒有什麼壞心思,今天顧飛宇出面幫他們阻止了一聲惡戰,又為他們這些外鄉人争取了南街的賣菜權,他們發自内心感激。
以後他們就不用趕集天才去鎮裡,想去擺攤賣東西,随時都可以去。
本來想送些新鮮的蔬菜瓜果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沒想到那小夥子死活不要,扔下他們就溜了。
還好和平鄉一隊的人認識他,從他們口中知道顧飛宇是他們村楊建國的外甥女婿,這不離得近的都來找楊建國了。
事情一解釋,楊建國和徐秀蘭心裡暢快,臉都要笑爛了。
飛宇這是做了件大好事啊,以後他們這些外鄉人在南街賣菜,再也不怕被欺負了。
一群人圍着田坎不遠荒地席地而坐,大家各自說起這些年鎮裡賣菜的不易,又不忘誇如今的顧飛宇。
場面一時非常熱鬧。
以往跟徐秀蘭不對付的幾個婦人,仿佛忘記了她們之前的恩怨,揚着笑臉讨好地講徐秀蘭的好話,說他們會養兒子,連外甥女都養得比村裡任何一家都要好。
等柳青青跟着楊磊回來的時候,就看到舅舅舅母笑容滿面的地跟村裡人在村口聊天。
啊,這?
舅舅舅母什麼時候跟村裡人關系這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