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婆婆扶着門框,有些呆愣的樣子。
柳濂沒好氣道:“怎麼啦何婆婆,看到我們平安歸來很吃驚?”他刻意加重了“平安”二字,顯然是記着何婆婆讓送信、結果連他們一起坑的事。
何婆婆垂眼在夏迩、羅北北、柳濂三人手上搜尋:“信呢?”
柳濂:“帶到了啊。”
何婆婆:“真的?沒騙我?”
柳濂攤手:“為了給你帶信我們仨都差點死那,你一句謝謝都不說就算了,還——”
夏迩打斷他,直說老人想聽到的内容:“那些害人的村民都死了,他們被封進湖底,再也出不來了。”
“沒錯,”羅北北說,“而且我們答應了鬼嬰,要為她們做棺材。”
“啊,好啊,好啊。”何婆婆一邊口齒不清地嘟囔,一邊朝裡屋去了,“我的信終于送到啦……”
【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癡想
——山那邊是什麼呢?
媽媽給我說過:海
哦,山那邊是海嗎?】
村子裡唯一的學堂裡,孩子們正學習一篇新課文。陳德貴一邊讓學生齊聲朗讀,一邊跟随着他們讀過的内容在黑闆上畫出幾條曲線。
他指着黑闆:“同學們看,這便是山。莽山村群山環抱,大家每天都能看到這樣的一座座山。”
孩子們點點頭,繼續讀下去。
【有一天我終于爬上了那個山頂
可是,我卻幾乎是哭着回來了
——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
山那邊的山啊,鐵青着臉】
讀到這裡,孩子們童稚的臉上多少有些懊喪。陳德貴适時提問:“咦,為什麼翻過山還有下一座山呢?媽媽說過的海去哪裡了?”
一個曬得黑黑的小男生舉起手:“俺曉得!俺爹經常帶俺上山撿柴火,山上看得可遠哩,可是除了山還是山,就是看不到海哩。”
陳德貴微笑着說:“阿福很會觀察生活呢,山往往是一座挨着一座,我們甚至可以用‘連綿起伏’這個成語來形容群山。還有,阿福,我們書面語不說‘俺’哦。”
阿福笑着拍拍手:“我知道了,老師!”
楊老二家的男娃狗蛋反駁道:“不是的陳老師,山那邊明明有海,我見過!”
阿福不服氣:“拉倒吧你,你倒是說說在哪看到的?海又長什麼樣子?”
狗蛋眼睛亮晶晶的:“大海很大很大,看不到盡頭,太陽照着還會發光,吹風的時候涼快極了,張大嘴巴可以吃風呢!鹹絲絲的。”
阿福聽得入迷了,其他學生也向往地看着他,叫他再多說點。
“海邊的沙子很軟很軟,可以堆起來,沙子裡有小洞洞,媽媽說一直挖一直挖,可以挖到……挖到……”
狗蛋結巴起來,擰着眉頭回憶,卻始終記不起那長着大鉗子的蟲子叫什麼。于是他不好意思地摸摸後腦勺:“哎呀,記不清啦,小時候看的,我已經好久沒去海邊玩了。”
阿福不滿嘟嘴:“什麼嘛,說不定你編出來唬我們,海根本不存在哩!哼哼,狗蛋說謊,要長長鼻子哩。”
“是真的!我絕對見過,我發誓!”男孩大聲說,急迫地想要證明自己沒說謊,可是除了翻來覆去發誓外也說不出什麼證據。
……他真的已經很久沒看過大海了。回村子以後,媽媽就再也不許他往山上跑,山那邊應該是海吧?他今天放學回去,得央媽媽好歹讓他去看一次,他一定要證明給小夥伴們看,要是媽媽不許,他就偷偷去。山那邊一定是有海的。嗯,就這麼辦!
陳德貴拍拍桌子,示意大家把注意力收回書上:“好了,我們繼續往下讀,說不定會找到剛才問題的答案。”
【在山的那邊,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沒想到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
卻在我的心中紮下了深根】
……
【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
一次次浸濕了我枯幹的心靈】
……
【人們啊,請相信——
在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後
在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