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時間:8月4日
線路:東線
情況:15: 20,搜救隊在猴子瀑布附近找到了8月2号失蹤的遊客。已将其送往醫院。
(第28頁)
時間:8月6日
線路:東線
情況:我失蹤了
葉何看到最後四個字時心頭一跳。簡簡單單的四個黑字好像穿透了紙頁般格外刺目。
第28頁沒有别的文字了。葉何便将工作記錄本往後翻。
第29頁、30頁、31頁……都一片空白,幹幹淨淨,沒寫一個字。
葉何一頁一頁地翻看,直到翻到了整個記錄本的第89、90頁,也就是倒數第二頁和倒數第一頁,才看到了廖永福寫的另外的文字,看起來他是從第90頁倒着往前寫的。
這些文字簡短地記錄了他失蹤後的遭遇和心路曆程:
[ 我确定我在大聖廟附近,但我找不到廟了 ]
[ 好多猴子 ]
[ (潦草的、看不出是什麼文字的一行字)(已劃掉) ]
[ 我逃到了正氣亭,但路牌上寫的是清風亭 ]
[ 這裡明明是正氣亭,雖然那對石獅子不見了,但是這裡絕對是正氣亭 ]
[ 我從大聖廟(劃痕)逃到了正氣亭? ]
[ 從正氣亭往南門走居然到了紅葉亭(火葉亭?) ]
[ 紅葉亭往南是撈月潭 ]
[ 撈月潭往南是山神廟 ]
[ 山神廟往南又是正氣亭? ]
[ 不對,不是 ]
[ 亂了,全亂了 ]
[ 我要瘋了 ]
[ 我到底在哪 ]
廖永福的最後一句話,也是葉何現在的心聲。
從記錄本的内容看,廖永福是在8月6号失蹤的。葉何記得,張泳告訴過他們,目前搜救隊正在找的是8月9号失蹤的遊客和李心琦。也就是說,這位叫廖永福的巡山員,應該已經被搜救隊找到了。萬幸。
雖然不知道廖永福現在的情況怎麼樣了,是否已經回到了巡山員上三休一的工作崗位上,但葉何得對遠在原世界的他說一聲謝謝,因為他的《巡山員工作記錄本》,給葉何帶來了很多很重要的線索。
葉何照例掏出手機,一頁頁地翻着鵝黃封皮的記錄本,先将每頁文字都拍下來,然後打開備忘錄,将發現的線索和自己的推論一一整理下來。
(14)登山道變新了;火葉亭(紅葉亭)變新了;熊山風景區在八年前被重新翻修過 -> 裡世界可能是過去的世界
(15.1)熊山風景區發生了八次失蹤事件,失蹤路線均為東線,日期分别為:7.15、7.22、7.28、8.2、8.6(巡山員廖永福)、8.9(論壇用戶rng的朋友)、8.12(李心琦)、8.13(葉何) -> 八次失蹤發生的間隔時間分别為7天、6天、5天、4天、3天、3天、1天
(15.2)7.15、7.22的失蹤者很快被找到;7.28、8.2的失蹤者被搜救隊找到并送往了醫院;8.9、8.12的失蹤者尚未被找到 -> 日期越往後的失蹤者面臨的處境越危險
(15.1)+(15.2)=>(15.3)熊山的異境在勻速惡化,且目前已惡化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
葉何吸了口氣,頓了頓,繼續寫道:
(16)裡世界景點與原世界景點的對應情況:清風亭—正氣亭;清水潭—撈月潭;驚雷岩—疊浪岩;地廬—?;火葉亭—紅葉亭;悅?書院—四象書院
(17)廖永福記錄:大聖廟可通往清風亭(正氣亭);清風亭(正氣亭)往南門方向走通往火葉亭(紅葉亭);火葉亭(紅葉亭)往南通往清水潭(撈月潭);清水潭(撈月潭)往南通往山神廟
将廖永福的手寫記錄整理完,葉何翻回了記錄本首頁。《工作守則》入目,内容和之前他看到的一樣——葉何現在,時不時就要确認一下三折頁上的《遊客守則》有沒有再改變。《工作守則》也是一樣。他實在是被不斷變化的規則弄得有點PTSD了。
葉何仔細閱讀完《工作守則》,托腮思索片刻,沒有采用之前對比V1、V2、V3時逐條分析的方法。他将《工作守則》記為W1,重點分明地寫道:
(18.1)W1的第二、三、四、五、八條規則,與V1的前八條規則内容對應
(18.2)W1第六條,強調巡山員穿黑色衣服
(18.3)W1第七條,記錄本每三個月一換;第九條,巡山員早六晚六,上三休一;廖永福的記錄本符合規定
(18.4)W1的第十條規則,疑似與V1第十條相對應,∵都涉及景區電話
(11)+(18.1)+(18.3)+(18.4)=>(19)W1可信
(19)+(18.2)+(10.2)+(10.3)+(10.4)=>(20)顔色可信度排序:黑色 > 黃色 >> 紅色
整理至此,葉何長舒一口氣。現在,他腦子裡對于熊山風景區這場異境,已經有了個模糊的輪廓。
“接下來試試看能不能把地圖推出來。”
葉何打開《熊山風景區地圖》,用右手食指指尖自南門伊始,在各個景點之間不斷遊移和連線。
他根據第(16)條推論、第(17)條廖永福的記錄以及手機備忘錄裡自己的行動路線,推演着裡世界的地圖。
“首先,排除各個景點的絕對位置沒有變化的可能性。廖永福、老俠和我自己的經曆都能表明,裡世界的地形地圖和原世界不一樣。
“其次,一路上看,每個地點的路牌存在着相近的規律——
“驚雷岩,也就是疊浪岩,能夠通往清水潭(撈月潭)、觀月亭、地廬。
“清風亭,也就是正氣亭,能夠通往熊山山神廟、劍池、山頂、地廬、南門。
“火葉亭,也就是紅葉亭,能夠通往楓林、劍池。
“這裡,假設把地廬排除在外,那就可以發現,原世界的疊浪岩、正氣亭、紅葉亭能通往的景點,裡世界的路牌都有所指向。但這些路牌所指的地點,卻并不與名字相對應。比如,驚雷岩往地廬走卻到了清風亭,清風亭往南門走卻到了火葉亭。
“因此可以得出結論:裡世界路牌所指方向與原世界地圖對應,而不與裡世界本身對應。”
葉何将這條結論寫入備忘錄,而後繼續思考。
“此外,(17),廖永福從清風亭往南門走,也到了火葉亭,和我一樣。
“所以可以得到第二條結論:裡世界的地圖大概率是固定的,沒有實時變化。
“不過這一條結論暫時不能百分百确定,還需要更多樣本。我等會可以試試從這裡往南走,看看會不會到清水潭。如果真的能到,那這條結論就沒問題了。
“這樣的話,至少可以通過笨辦法,枚舉,遍曆,走個兩天兩夜,總能把裡世界的地圖畫出來。”
“最後,是最困難也最關鍵的問題。
“——裡世界的地圖,究竟能不能幫我找到‘眼’?
“如果異境之眼和裡世界被打亂了的地圖根本沒有關系,那我在地圖上下功夫,就沒有任何意義。反之,如果那些發生了變化的景點最終能連成某個規律的圖案,比如圓形、五角星之類的,那就很容易通過圖形找到關鍵位置。
“或者,還有其他思路嗎?”
葉何凝視着地圖,沉思半晌,忽然輕聲道:“範圍!
“這場異境看起來大,但也是有範圍的。廖永福從正氣亭一路往南,最後似乎又回到了正氣亭。
“所以說,沿着一個方向走能夠回到起點——異境是個邊緣相接的封閉圖形?像球體那樣?”
得出這個猜測的葉何精神一振。
就在他打算深入思考下去時,一陣“吱吱”的聲響突然闖入耳簾。
葉何擡頭,看見火葉亭旁的樹林裡,一群棕黃色的身影正蕩着樹枝,飛快地朝他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