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遠,暑熱難耐,頭頂是皎陽似火。
薄青瓷還是送了一路。
直到目送闵奚和陳春華坐上前往鎮子三輪,她才戀戀不舍地收回眼神,沿來時的山路往回。
路上,遇見幾個村裡同齡的小孩,大家态度不一,其中有羨慕,有同情,更多的是好奇:“薄青瓷,那個城裡來的女的是不是給了你很多錢啊,你還打算找婆家不?”
這些天,村裡人傳她要找婆家的事情已經人盡皆知。
薄青瓷沒有理會,踩過崎岖山路,趔趄着繼續往前。
沒多久,身後傳來幾道噓聲。
回去時候比下山多花了一倍時間。
這條路薄青瓷走了很多年,卻沒有哪一次像今天這樣覺得漫長難行。
而她卻知道,自己出山的路還有很遠,很遠。
陳春華趕在太陽落山之前回到了村子裡。
晚上八點左右,她帶着家裡男人一起,兩個人雙手拎滿東西走進薄家院子。
彼時薄青瓷正提着桶往水缸裡倒水,見着兩人這副樣子,扔下水桶忙不疊就跑過來幫忙:“書記!”
“哎!吃過飯沒有啊小瓷?家裡晚上飯煮多了,嬸給你帶了幾個地瓜過來,今晚不吃明早吃也成,老甜了。”陳春華将手裡幾件分量比較輕的東西過到小姑娘手裡,又反手過去接男人手上的。
兩人樂呵着往屋裡走,東西擺了一地。
雞蛋、牛奶還有糧油,都是些日常用的東西。衣服和鞋各置辦了兩套,另外還有幾本雜貨店裡随手挑的讀物和學習用具。
“這些都是闵小姐走之前在鎮上買的,讓我帶給你。”
陳春華甩動自己略微發酸的右手,蹲下,又從一衆東西底下摸出個東西,往前遞去:“還有這個……”是個巴掌大小的老式手機,屏幕方正,應當隻有簡單的通信功能。
陳春華:“咱們村也隻有村委會拉了台座機,她讓你以後有事就用這個聯系她。”
“電話号碼你有的吧?”
夫妻倆在這邊待着,順手也幫忙将買來的糧油歸置到後屋,一直忙活了大半個小時才打着手電離開。
深夜,對面山頭上的最後一戶燈也熄滅了。
岑寂的大山裡,隻聽見來回呼嘯的風聲。
這裡一入夜,就仿佛與世隔絕,偶爾聽見遠方傳來幾聲狗叫。
薄青瓷洗漱完後擦幹淨手上的水漬,懷裡抱着陳春華晚上送來那幾本舊書裡的其中一本,靠在床頭,小心翼翼地翻開。
《城市中國——嘉水》
……
沒兩天,薄青瓷受到“城裡有錢人”大方資助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村子,說她們家窮得叮當響乍一下變富,現在頓頓都是能吃雞蛋,喝牛奶。
薄家那小破院裡,時不三五就有人上門來看熱鬧。
特别是一些嘴上沒把門的皮孩子,在家裡聽大人念叨,轉頭就跑到當事人面前來嘻嘻哈哈:“薄青瓷,你能不能跟資助你的那個有錢姐姐說一下,讓她也資助我,我也想頓頓吃肉喝牛奶。我也想天上掉錢!”
最後還是陳春華這個村書記出面,找到幾家私下議論得過分的,狠狠批評教育了一頓:“人家爹媽都死絕了,你們也想死絕嗎!”
這些,薄青瓷都沒跟闵奚說。
還和以前一樣,闵奚雖然從不要求,但薄青瓷每個月都會給對方寫封信,彙報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情況。
現在雖然有了手機,但薄青瓷還是覺得寫信的感覺和發短信不一樣。
她更喜歡給闵奚寫信。
九月,縣裡高中開學。
薄青瓷背着闵奚給她新買的書包,坐上村裡拉貨的小三輪,先到鎮裡,再從鎮裡坐大巴轉去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