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這個詞,薄青瓷并不陌生。
高一開學的時候,身邊就有很多同學已經在用智能手機了,隻不過學校不允許,大家都是偷摸藏着用——聊天、上網,看小說。
那一年,大多數人還是習慣用企鵝軟件。
直到去歲微信的支付功能被開發出來,用這個軟件的人開始漸漸變得多起來。
不過這些都和薄青瓷的生活沒有關系。
吃飯買東西,她仍然用的紙币。
可人總是會對新鮮事物好奇的,尤其在她這個年紀。
聽到身邊同學的口中頻繁出現“朋友圈”,“微信錢包”之類的詞語,薄青瓷難免會生出一點好奇和豔羨的心理。
現在自己也有微信了,而且列表裡第一個好友,就是闵奚。
晚上洗漱後,薄青瓷早早回到自己房間。
她靠在床頭,開始研究闵奚給她新買的這台手機。
鬼使神差的,她點開了對方的朋友圈。
以前總聽班上的同學說誰誰誰又在朋友圈裡傷春悲秋,朋友圈就代表一個人的生活和心情狀态,就和那些年很火的空間一樣。
那,姐姐的平時的心情狀态是怎樣的呢?
薄青瓷想象不出來,像闵奚那樣如四月春光一般溫柔又美好的人,也會有不為人知的煩惱心事嗎?
薄青瓷懷着期待點開她的朋友圈,失望而歸。
闵奚的朋友圈半年可見,幹幹淨淨,就像她本人的行事風格一樣,明了利落。
最近一條,是六月底公司周年慶的大合照,配的文案也規規矩矩,沒有任何個人風采。
薄青瓷遺憾地退了出去。
破天荒請了兩天假,已是闵奚的極限。
次日是周三,她出門去公司前,沒忘記和剛起床薄青瓷知會一聲:“小辭,我去公司上班了,備用的門禁卡和鑰匙在玄關櫃子上,你如果要出門記得拿上。”
“姐姐,你吃早餐了嗎?”
“路上吃,如果有事可以給我打電話。”
薄青瓷扶着房門邊框,低低應了聲。
随着防盜門關閉,很輕一聲響,屋子變得阒然無聲。
早晨七點多,窗外還能聽見清脆的鳥啼。
薄青瓷打開家裡的冰箱點了點現有的食材,簡單給自己下了碗雞蛋挂面,邊吃,她用手機打開地圖搜索附近的商場和超市。
臨近中午十二點,闵奚打開家門,意外地發現屋子裡空無一人。
她将手裡提的餐盒放在一旁,摸出手機,正準備給薄青瓷打電話。
這時,玄關的傳來鑰匙插入鎖孔轉動的聲音。
闵奚回頭,和滿頭薄汗剛到家的薄青瓷四目相對。
“姐姐,你中午特地開車回來不會很麻煩嗎?其實我自己一個人在家也沒關系……”
炎天暑月,闵奚帶回來的打包盒裡飯菜還冒着熱氣。薄青瓷趁着對方擺盤,鑽進廚房做了盤解暑的涼拌黃瓜端上桌,在對面坐下。
空氣中飄溢着清新的黃瓜香,讓燥熱的煩意消去不少。
家裡裡空調打了好一會兒了,闵奚撩起散在後頸的長發,簡單束起:“不麻煩的,沒有特别遠,今天是剛好落了東西順便回來取。”
“你上午出門去哪了?給你發的微信也沒回。”
“我去附近人流量大的商場和超市周邊逛了逛,想看看有沒有店面招暑假臨時工……回來騎的共享單車,沒看見你給我發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