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笑了笑,晃晃手中的發帶,“要試試嗎?”
兩個女孩互相對視一眼,又移開。
“算了吧。”
“我試試”,個子稍高的女生道。
兩個人話說出口,相互對視一眼,而後視線轉向宋明韻。
宋明韻站到攤子另一邊,她注意到,經過的人視線多會瞥過小攤,在旁邊觀望的,湊近看一下就走的……
她收心,在女生原本的麻花辮上“穿”發帶,發帶的一種用法就是在編發上。随着編發三股中的兩股,隻是現如今在路上,她也不好給女孩子拆開頭發,重新做。索性耐心點,慢慢繞出她想要的狀态。最後系一個結,她收手。
現如今不比後世,淩亂美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就是亂七八糟,不好好收拾。宋明韻努力使頭發不顯雜亂。
她身子微微後傾,稍整理下發帶,女孩扭頭,“好了?”
“嗯,好了,可以讓你同伴看一下。”旁邊一直在旁觀的女孩聞言,“真的還不錯啊,看起來是挺好看的……”
宋明韻站在一旁,聽不清兩個人後來說了點什麼。
她又回到另一旁,看到兩位顧客轉過來,“攤主姐姐,來兩條。”
宋明韻笑的燦爛,還夾雜着一絲不易為外人覺察的得意。
又補充了發帶的兩種系法,這才送走兩位顧客。
陸陸續續地,攤子邊被人圍起來。宋明韻一邊跟人介紹雜志,一邊介紹自己的貨品。
售賣途中,還算順利,隻是她好像在人群中看到了……她嫂子,匆匆忙忙離開。
她沒管,最多就是被宋爸罵上幾句,她媽跟老頭子不會打人的。更何況,她早就跟她媽媽說過了。
宋家父母不打小孩,這是小時候宋家兄妹被同齡人羨慕的原因之一。她好些叔伯打人真不是說着玩的,皮帶,雞毛撣子,瞧見啥拿啥……雖說手上還是有點分寸的,那也隻是鬧不出人命,疼也是真疼,她想想就揪心。
她嫂子也是小時候會被打的人。郭美霞的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她是家裡最小的,頂上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可三個小孩小時候都沒少得了一頓雞毛撣子。
她收回發散的思緒,繼續給人介紹發帶用法。
雖說她今天主打的是賣發帶,但是攤子上的發飾也沒少賣,銷量出乎意料地還不錯。
當然,主打的産品銷量更不錯。
忙活到晚上7點,這條路上的人漸漸少起來。
忙活許久,宋明韻把架子、小馬紮也收起來,收攤回家。
夏季的夜來得很晚,臨近起點,夕陽的餘晖還光顧着路邊的房子,蓋上一層橙紅色的薄紗。涼風習習,泛起宋明韻心中陣陣漣漪。
她一回來,就在自家看到闆着臉的宋爸,她特别驚訝地環顧屋内,宋母沒來。她婆婆還在廚房忙碌着,怕是為了避開在堂屋的她爸。
秉持着伸手不打笑臉人的想法,她笑的谄媚,“我媽沒來?那爸,我給你倒杯糖水”。
“不用了。”宋爸輕呵一聲,語氣淡淡,“姑娘大了,什麼事也不直說了”。宋明韻聽到這兒,竟然聽出來點委屈。
她就知道這事輕輕放下了,不過這麼輕易的嘛?宋明韻端來一碗糖水,“爸喝點?”
宋爸端起來碗,咕咚咕咚,一點氣勢都沒有,說不喝還是氣話。
她忍不住笑意,“爸,你幹嘛來了?不是聽我嫂子告狀來說我來了?”後半句話又難免挂上了臉子。
“說什麼呢,你嫂子不是這種人。”宋父對兩個人的恩怨也有所耳聞,他原本還勸,在他看來,跟嫂子關系不好總歸不好,時間久了難免他兒子心不會偏,他們老兩口遲早有蹬腿的一天……
“嘿,爸,你什麼意思,我就是這種人了?”
宋爸轉移話題,語氣還是很平淡,“你要是缺錢,就來跟我和你媽說,一天天地竟整花架子”。話到最後,帶上了點埋怨還。
宋明韻低頭,擡眼看着她爸,“嗐,不缺錢”。
“不缺錢啊,不缺錢好,那我就走了。”
宋明韻一驚,“這麼快啊”,這話題轉得也太快了。
“你都不缺錢,我還在這幹嘛!”
宋明韻:……我送你吧。
“用不着,我身體好得很,當飯後散步了。”
宋明韻看着快步走出去的宋爸,心緒複雜。
*
宋明韻和宋明震約定好三天後早八點見面。
剩下的這兩天,宋明韻開始為出行做準備。
拾掇行李、提前給女兒做鋪墊、然後拜托錢嬸多注意一下她家的情況。出門在外,她也擔心家裡會不會發生什麼事。
舊衣服帶上兩件,提前做好的玉米碜餅子帶上,甚至還帶上了一個碗,裝水裝飯都能用,好使得很……還沒有經曆嚴打的時期,她信不過火車上的人員。火車上魚龍混雜,什麼都有。
餅子是純玉米碜做的,就怕被人盯上。這餅子幹巴,好在根據她打聽到的信息,這時候火車上的熱水也是免費的。
穿上舊的打了好多補丁的衣服,在這個時代才是不惹眼的。她看着自己壓箱底的這件衣服,這是她補丁最多的一件上衣和褲子。布票難得,扯一尺布也不便宜。衣服嘛,能穿就行,補丁衣服遭人嫌棄,不存在的。誰家不是這樣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