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一家人都得找人家裁縫去。
把兩個孩子還有手裡的東西送到家,宋明韻拎起廚屋的籃子又匆匆往集市上走。
買雞蛋,哦不,搶雞蛋去。
這段時間,家裡的雞蛋吃得特别快。
早上煮,中午荷包,有時候還要蒸。不得不說這是個百搭而且有營養的東西。
這條街上賣雞蛋的人家不少,一般來說定價是很統一的,普通雞蛋四分一個。
這跟超市賣雞蛋還不一樣,人家那個按斤兩稱,每天的價格還會變。可能今天還是四塊五一斤,明兒個就成五塊一斤了。
宋明韻找了一家剛到集市上來的,賣雞蛋的是個年輕小夥子,呲着一口大牙笑的傻氣。
她先前在集市上買東西被人坑過。
說好的論斤賣,回家放稱上一稱,嘿,缺斤少兩。
你拿過去人還不認,自那以後宋明韻買東西就更偏向年輕人的攤子。
年紀小臉皮薄,還沒随着年紀練出來一張厚臉皮,做生意都還是誠信人。
雖說雞蛋造假也很難。
宋明韻問了問價錢,跟她認知中的差不多,“能自己挑不?”
“能挑。”
宋明韻把籃子放在一邊,“還是一個價吧?”
小夥子點點頭。是一個價,要不這一個個的,那都不肯到你的攤子上來看的。
得了準信,宋明韻開始挑雞蛋。說是挑雞蛋,但是宋明韻還沒到隻挑大的那份上。
雖說看到大的她也不會不拿,專撿小的。
那是不缺德了,但是缺心眼子。
宋明韻看雞蛋,就是看磕壞了沒有。能拿齊整的誰拿壞了的啊。
挑了五十個雞蛋,“50個,你也查清了是吧。”
宋明韻站起身,跺跺腳,蹲久了腳麻。而後遞出去兩塊錢。
“你點點。”
确認沒問題之後,宋明韻挎着雞蛋回家。
中午做點什麼她已經想好了,糊塗面條。
說起來,剛才還看到有人賣漿面條,挺懷念的。她不會做漿面條,但是糊塗面條她會啊。
早上玉米面不是做出來白飯嘛,先前提到過,白飯就是糊塗。
這糊塗面條也是在糊塗的基礎上做的。
宋明韻來到廚屋,從房門後邊的袋子裡薅出來一把幹豆角,幹芝麻葉兒。
像是做正常面條一樣,就是清水還是糊塗的區别。
宋明韻喜歡吃稠一點的,所以做出來的成品幾乎不流通。
正好兩碗的量。她一碗,孩子各分一半。
宋明韻端着三碗飯到屋裡,“吃飯了。”
吃過飯,宋明韻看着窗外的天氣,深感不妙。
好像要下雨,看着牆邊沿的螞蟻洞,螞蟻搬家呀。
要真是如此,那也就隻能在家裡待着。
天公不作美,擺攤沒有門面房穩定,這東西也是看天吃飯。
宋明韻還沒那麼着急賺錢,她覺着撩開簾子,聽着雨聲休息也不賴了。
隻是跟孩子說好的去宋家,也去不了了。
又過了兩個小時,宋明韻來到院子。
天色陰沉沉的,地面已經被小雨潤濕,先是一滴一滴的小雨,忽而下得緊了。
宋明韻瞧着屋外這天氣,要是等五六點還不停,她得去給趙舒送趟傘。
她拖着躺椅到堂屋門那兒,上面鋪一層被子,省得硌背,往上面一躺,舒坦。
兩個閨女在屋裡頭睡着了,午睡到什麼時候都不一定,四點多鐘也是有的。
宋明韻心想,賺錢不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夠不賺錢。
不再為了錢煩心,也能說出來錢就是一串數字。
伴随着雨滴砸落在地面,房頂,樹枝上的聲音,宋明韻漸漸失去意識。
再次醒來,宋明韻動動脖子,而後左手捂住,落枕了好像。
時間将近四點半,她來到屋裡,冰糖一扭頭看向她。
眼半眯着,帶着迷茫,看得出剛醒。
她小聲地說,“我去給奶奶送傘,等妹妹醒了你帶着她玩,我一會就回來。”
“餓了桌上有吃的,自己拿。渴了自己去泡點麥乳精喝。麥乳精在廚屋放着呢。”
家裡的東西一般不鎖,兩個孩子也都知道在哪兒放着。
宋明韻拿一塊布把車座擦了擦,屋外的風這會還行,傘不會被吹的東倒西歪的。
她舉着傘,騎車往趙舒的單位去。
這條路她曾經也走了很多次,宋明韻倒是想要不要讓趙舒就專門做吃食。
後來想了想沒必要,兩個人要是都外出,整個孩子就沒人看了。
趙舒也沒提,也就先這麼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