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夠預料到,初期盈利怕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那麼原始資金的積累必須繼續,現在這點還遠遠不夠。
她們一家四口的抗風險能力還遠遠達不到預期。
猛灌一口雞湯,跟事業有成美美享福的興奮劑,宋明韻報名後離開學校。
從這天起,她晚上就得按時按點來這邊學習了。
宋明韻乘着晚風,坐車回家。
人生還是有點奔頭,這一天天才好過。想要騾子一直跑,前面最好一直釣着一根胡蘿蔔,一個接一個,一直不滿足,一直在眼前。
這次她到家的時候,趙舒跟兩個孩子已經在了。
宋明韻又在這邊購置了兩輛自行車。
趙舒買東西上下班,都更方便點。她現在相信錢不是省出來的這句話了。
她很清楚地知道,錢是會貶值的,在未來的幾十年裡。
宋明韻跟趙舒講了自己還要再進一步學點東西這件事。她晚上到家怕是得十點多鐘了,不提前報備一下也不合适。
一聽她這時間點,趙舒眉頭一皺,“這個點,有點晚了。一個人在路上不太安全啊。”考慮到晚上不安全的問題,但還是沒有太好的辦法。
路上還是隻能防範着,辣椒水是離不了手的。隔日還能再問問陳鈞他這兒有沒有合适的人推薦,學點防身術。
沒有的話就打聽打聽現在有沒有武術培訓班這類的機構,她還真是不清楚市面上有沒有這種東西。
記憶中九十年代教育機構發展的比較蓬勃。其餘的倒是不清楚了。
趙舒面上還有擔憂,但也隻能如此。哎,家裡還是有個男人好……
宋明韻不知道趙舒心裡想些什麼。
發展的動力有了,那麼眼前下蛋的金母雞她還得好好養着。
那麼再雇兩個人就是有必要的了。
店裡的生意會越來越好,人流量高峰的時候她完全顧不過來,常常是喊了一聲又一聲。
還有别看單件衣服不重,可一沓衣服摞在一起,她搬起來也不是不費勁。
不能因為眼前看得見的利益,把身體健康給丢了。她不認為腰因為這個壞了值得。
雇了人再考慮擴大店面的事情。月牙一天變不成大圓盤,飯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
在沉寂的夜色中,房間穿出來四道均勻的呼吸聲。
*
宋明韻穿了簡單的白色短袖跟黑色喇叭褲,腳上蹬着一雙運動鞋,走路帶風。
路過的地方傳來一聲聲打招呼的聲音。
“小宋早啊。”
“孫姐早。”
一路上帶笑,跟認識的人打完招呼,宋明韻來到自家店鋪。
短短幾天,宋明韻跟街上不少的店主初步相識。
見面打招呼,平日裡搭把手,看個店什麼的也都習以為常。
宋明韻一開門,室内傳來一陣熱浪,她把門窗打開通風。
然後坐在門外扇風,一邊跟隔壁店主聊天。
忽然想起來什麼,宋明韻手寫了一份招聘啟事貼在門上。
幾乎是她剛粘上,就有人湊在門口看她寫的内容。
一邊看一邊念,“招收兩名店員,一男一女,負責搬貨理貨推薦記賬等雜事,要求會寫字算數,月工資一百五十以上,有意者面聊。”
宋明韻沒指望着今天就能招到合适的人選,不料一上午真的吸引了不少人來面試。
她思考之後,留下來三個人,兩女一男。三十多歲的兩個女性,男的二十九,考察期一個星期。
沒有錄用的話工資結三十。一個星期這個數有的是人來。
這一個下午,宋明韻都在教三個人上手。
三個人在店裡多少是有點大材小用的,但是考量期嘛,多一個人也沒什麼。
沒指望三個人第一天把店裡的所有事都做好,可不得不說,學習能力也是一個蠻重要的評判标準。
宋明韻下午不忙的時候就一個一個看成果。她面上不露喜怒,看着三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緊張。
一整個下午看下來,這幾個店員各有各的特點。
菊姐性格比較會來事,懂看人眼色。葉姐做事很踏實利落,記東西上稍微差了點。
男生楊哥性格比較木讷,但一把子力氣沒讓她失望。
她初始的預想,就是招一個男性做力氣活,重點就是搬東西。她這店裡的強度比起很多廠裡的搬運工,還是好了很多啊。最起碼傷身體應該是不至于的。